安全有余量

10月1日,山东烟台马家沟景区发生了一件惨祸。一对母子乘坐游览用的氢气球时,用以固定气球的钢缆脱落,气球失控飞向高空,最终破裂,导致游客双双坠亡。可怜那个孩子还只有3岁。事发后,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该气球经营业主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目前已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

通报中没有提到有几根钢缆,我心里有一个疑问,对于安全措施来说,多一点总好一些,难道就只靠一根缆绳维系安全吗?我看到过有家安装空调的公司,安装人员攀到窗外安装室外机的时候是带了两根安全绳的,并且分别固定在室内两处窗框上。安全措施是应该留有余量的。

后来我又特地去找了气球惨祸的新闻视频,只找到剪辑过带码的视频,依稀可以看出,氢气球周围本有至少五六根绳状物。可是,没有看到脱落或者断裂的那一刹那。如果说真是几根钢缆同时脱落的话,那么还要再多加几道绳索才能留出安全的余量呢?

这个问题不是说安全不需要余量,恰恰相反,余量还不够!光靠增加绳索数量,还不能算是“安全的余量”。要安全,我们还必须从量变到质变。

网友们在相关新闻下纷纷留言,质问:为什么发生事故后才发现是违法项目?上世纪90年代广州新开游乐场就曾发生过同样的惨剧,一名香港女游客被断了绳子的氢气球带到高空,高空气压低,气球爆裂,人掉下来把地砸了个大坑。事后氢气球旅游项目被全面叫停,因为它不可控制高度,缆绳一断必然是亡人大事故。烟台这个项目据说也没有报批过,因为经营者很清楚,即便报批,也批不下来。所以要防止此类事故再发,还得靠日常监管。监管就是另一条安全的缆绳。

这个旅游项目,即便没有报批,当地监管部门难道就不知道吗?景区在宣传册上赫然就登载着氢气球旅游的图片,监管部门是否也熟视无睹了?还是有更多经济上的考量?

行政部门或许真是囿于人手、经费等客观原因而无法面面俱到,事后亡羊补牢也差强人意。所以说,监管也需要余量。让游客监督,让群众举报,让媒体曝光,这无疑能成为又一个安全的余量。

交警开发的APP上有违法举报的入口。实名登记后,用户就可以上传自己拍到的违法视频。交警可以根据视频,直接判定违法行为,并以此为证据对违法人员作出处罚。这样的功能不知道是不是可以推广到其他监管部门。试想,如果有一天,消防违法行为也可以通过APP上传视频,行政监管人员不需要到现场就能发出处罚决定书,那该是怎么样一番景象?当然,这还需要相关法律的修改修订。或许现在还只是“科幻”,但不要忘记,法治建设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法律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不断进步的,安全也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获得余量的。

选择专业 选好安全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石家庄、天津、杭州、深圳这八个城市相继出台了机动车限购的政策,但市民购买车辆的热情却始终未能降温。当买车人把汽车配置、车内空间、车辆外观等显性因素作为性价比的重要参考时,对车辆安全的知识却普遍浅薄,毕竟车企是专业的,所以消费者很容易就相信了车企的宣传。把专业的留给专家,这话不错,但有时也要看看专家的尊臀是安置在哪张椅子上的。

王婆卖瓜,没有一家车企会说自己产的汽车不安全。历史上有过一个著名的案例。1971年的时候,福特汽车公司生产了一款车叫平托车,耗油量低,卖得特别便宜,只卖 2000 美元一辆。然而,平托车的油箱设计不同于其他车型,是放在后轴承下面的,一旦后车追尾,容易引发油箱的爆裂,甚至是爆炸。福特公司在第一批平托车投放市场之前,就已经知道这个问题,也有解决办法,只要在油箱内安装一个防震的保护装置,每辆车因此需要增加 11 美元的成本。福特公司经过计算,发现因为产量大,加装保护装置会增加 1.3 亿美元成本,按照事故概率而言,即便取上限可能赔付的费用最多也就是 4,953 万美元。在车企眼里,人命都是可以用钱来计算的,所以它们就节省下每辆 11 美元的成本,不加装保护装置,听凭乘坐者在车祸后被焚。这番算计在次年的一次平托车事故后被捅到了法庭上,法院就此判决福特公司支出惩罚性的巨额赔款,但再多的钱却不足以弥补消费者所遭受的伤害。

车企不可信,那么汽车安全评测机构又如何呢?生活中,绝少有消费者能说出几家权威的汽车安全评测机构来,更何况原本应该中立的测评机构,有时候并不中立。近两年,国内一家新的汽车安全评测机构,陆续公布了共 28 款车型的测试结果,引发了网上的热议。因为榜上有多款畅销热门车型,其安全评分“惨不忍睹”,尤其是原本在欧洲的 E-NCAP、日本的 J-NCAP、美国的 IIHS 和 NHTSA等机构“评分很高”的车型,这家机构却给出了相反的结果,而几款“不被看好”的国产车却拿到了高分,冲击了不少人对于汽车安全的认知。细一打听,这家机构本身并非独立运营,背后不仅有与各大车企千丝万缕的联系,还兼了轿车质量检验的差事,车企开发的新款车型要到这里来通过各项测试,拿到实验报告后才能去发改委申报以获得审批。所以它们的评测标准是自己制定的,而上述其他几个机构的评测标准却是需要该国政府、行业协会和消费者等共同制定的。

由车辆的安全,再联想到消防安全。随着改革的进程发展,行政许可的权限逐年放开,市场调节的功能日益强化,从事消防行业的各类企业的前置审批也逐步取消,这对活跃消防市场、促进行业竞争、提升企业自律都有好处,但同时也对消防安全的最终用户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能再停留于空泛的口号阶段,而是要实实在在提高自己辨别优劣的能力,不然光想着省钱选错了消防安全“管家”,将来可要吃大亏哦!

 

  

Warning: getimagesize(): php_network_getaddresses: getaddrinfo for df.sh70119.com failed: Name or service not known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1

Warning: getimagesize(http://df.sh70119.com/wp-content/uploads/2015/02/唐鋆签名-300x156.png): Failed to open stream: php_network_getaddresses: getaddrinfo for df.sh70119.com failed: Name or service not known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1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4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5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http://df.sh70119.com/wp-content/uploads/2015/02/唐鋆签名-300x156.png);" data-width="0" data-height="0">

人在旅途

8月4日傍晚,暴雨导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躲避峡山洪暴发,造成至少13名游客身亡。据官方通报,进入该峡谷的人员多为外地分散的自驾游人员。一位当地人士告诉中新网记者,躲避峡属于在建景区,尚未对外开放,但一直有充当导游的当地村民带游客进入峡谷游玩。

夏季天气炎热,又是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的时节,本不该成为旅游旺季,但因为学生们放暑假在这个时候,工商业又遭逢淡季,才使得出行旅游的人群蔚为大观。我不由得想起上个世纪的某年,也是趁着大二的暑假,与同学一起去过韶山。那可真叫是“穷游”,因为雇不起车,所以我们是徒步上山,爬到山顶宿营的地方,已是星空漫天。第二天下山,因为对前一天爬石级的苦痛回忆,就撺掇着导游走坡道下山。哪成想,坡道不是寻常旅客走的路,不仅人烟稀少,而且路程更长花的时间更多。走着走着,大家都快累趴下了。好在前面的同学就发现了一条“捷径”,于是招呼着大家一起舍了坡道。不知何时,天又渐渐暗了下来。同行的导游突然说“不好”。我们都吓了一跳,只听导游说,你们知道我们走的其实是河床吗?同学们懵懂不知。导游又说,前些日子太阳大,山上溪流都干了,现在眼看着要下雨了,要是水下来,我们一定就“漂流”了。不知是巧合还是怎么,应着他的话语,一个炸雷在天际响起。不一会儿,雨点就淅淅沥沥落了下来。我们都吓得不行,走了一整天的疲惫,忽然都扔到九霄云外去了。大家争先恐后的跑了起来。狂奔了大概一刻多钟,我们终于见到了山下的公路。雨这时也大了起来。直到我们跑进了路边的小店,大家才喘上了气。不知是累还是惧,最后没有人回去看一看我们走过的河床里是否漫上了水。

夏季旅游遭遇灾害危险,并非凤毛麟角的事儿。7月21日,江西靖安高湖镇西头村局部暴雨导致山洪突发,283名户外徒步驴友被困山中,至少4人遇难。25日17时05分,位于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甘坝乡4A级天意谷景区遇罕见暴雨,持续的雨水引发了当地的洪水灾害,导致22名游客及村民被困,所幸均被救出。此外近期类似的自然灾害也在多省区接连发生。7月23日21时20分左右,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灾害,造成42人遇难,另有9人失联。7月25日16时30分左右,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称杆乡突发泥石流灾害,导致1人死亡,1人失踪;26日,怒江州贡山县捧当乡迪麻洛村白汉河发生山洪灾害,造成2人死亡,1人失踪。8月6日凌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突发特大强降雨引发山洪,至少造成13人死亡……人在旅途,其实就是人在险途。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每一位旅友都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旅游不仅要知道哪里好玩,更要懂得哪里安全。正规的旅游景点在安全上的保障系数大,对于没有野外生存经验的普通旅友来说应当是不二之选,尤其是要注意旅游主管部门的安全警示或提示。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对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等一批景区予以取消质量等级处理。这其中就有对一些景区的安全投入不够,做出的警示。

随着政府机构的改革深入,文化与旅游合并为一个主管单位,文旅融合已经成为现实发展方向。文化是核心,旅游是平台。在发展旅游产业、壮大文化战略的大前提下,平安文化理应成为旅途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Warning: getimagesize(): php_network_getaddresses: getaddrinfo for df.sh70119.com failed: Name or service not known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1

Warning: getimagesize(http://df.sh70119.com/wp-content/uploads/2015/02/唐鋆签名-300x156.png): Failed to open stream: php_network_getaddresses: getaddrinfo for df.sh70119.com failed: Name or service not known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1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4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5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http://df.sh70119.com/wp-content/uploads/2015/02/唐鋆签名-300x156.png);" data-width="0" data-height="0">

生命诚可贵

文/唐鋆

很多时候,人们看似漫不经心的一个举动,就会危及生命。近日,《印度家庭医学杂志和初级保健杂志》刊载了一项关于因自拍导致死亡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2011年10月至2017年11月期间,至少有259人在世界各地因自拍身亡,而同期仅有50人死于鲨鱼。

自拍,这个时髦的举动竟然如此危险。这项研究显示,按照自拍死亡人数排名的话,第一名为印度,拥有超过13亿人口和8亿部手机的印度在统计期间一共有159人因自拍死亡,这超过了全球自拍死亡人数的一半。这其中有因沉船致死,因火车致死,还有因溺水致死的。其次是俄罗斯,该国有16人因自拍而死亡的人数,与印度不同的是,俄罗斯的死因更硬核一些,包括摔落致死(俄罗斯年轻人热衷于高空行走)、地雷致死与开枪自杀。第三名是美国,该国因自拍而死亡的人数是14人,自杀前自拍是重要死因之一,此外也有许多人在大峡谷悬崖边自拍时遇难。

看到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稍微松一口气,因为分析原因,我们可以看出,并不是自拍直接导致死亡,而是在自拍的时候遭遇意外或者是自杀。

自拍,是种带有自我炫耀意味的行为。为了捕捉到最好的背景,自拍者往往疏于观察周围的情况,让自己陷入了危险之中。媒体曾报道过,美国一名男子在澳大利亚悉尼南部赏鲸自拍时,不慎从悬崖边滑落死亡;俄国一名男子手持手榴弹自拍,手榴弹爆炸身亡;中国大陆的一名游客在与大型海洋哺乳动物海象自拍时,被海象拖入水中死亡。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自媒体的蓬勃发展,那些所谓“主播”的自拍者更是挖空心思做一些匪夷所思的危险动作来取悦观众,获取流量利益。有人在高楼顶上做杂技动作,结果失手丧命;有人吃各种本不能吃的东西,结果或窒息或中毒而亡;有人搞恶作剧,或者高空抛物,让无辜路人受害。凡此种种,不仅给自身与他人造成了危害,还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自杀前的自拍,则更是让人细思恐极,这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漠视,而且还借助科技手段恣意放大这种错误的行为,给他人的身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有鉴于此,各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关应对措施。比如,印度官方在国内设立了“无自拍区”,仅仅在孟买就有16个无自拍区,俄罗斯警方也发布了“安全自拍”指南,以引导年轻人安全自拍。各地还有不少公益组织,进行自杀干预,媒体曾报道过江西的防范自杀公益热线开通后,自杀干预成功率达95%。当然这些还仅仅只是应对措施而已,要想避免自拍的伤害,还是应该要让大家都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认识到生命只有一次,尊重生命的可贵!

总少不了一个备胎

5月29日上午11时许,上海移动突然间崩了。一时间,不仅4G无法上网,而且打电话发短信都用不了,甚至连10086都打不通。顿时让无数移动用户开始“怀疑人生”,大家都觉得是自己手机出了问题,不断开关飞行模式,或者频繁重启系统,直到12点45分,上海移动才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称,当日11:10分左右,上海移动网络出现异常,部分用户业务体验受到影响,经紧急处理,在11:20分左右上网业务全部恢复,少量用户的语音通话受影响,正逐步恢复中。

这次网络异常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想起来却令人后怕。从前我们使用网络,不过是为了多一点娱乐或阅读的方式,现在的网络却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联络途径了。试想如果在这十分钟里,有需要拨打紧急电话的用户,被网络异常而延宕,是否会有生命危险呢?

说起通讯网络,这些年真的是发展迅猛,2G翻3G,3G还没用熟,又已经4G了,而今5G商用就在路上,可谓是速度越来越快,带宽越来越宽,我们也越来越对它产生了依赖。移动网络如此,有线网络也不例外。记不清是何时起,家里的固定电话,也换成了光纤电话,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必须有一个“光猫”来转换数据,而这只“猫”是必须始终通电的。也就是说家里一旦断电,不仅不能上网,连电话也不通了。许多年前,有不少科幻小说、科幻影视,都曾描述过未来某天,全球失去电力的情况,那可真真是一夜回到史前社会啊!

想到这里,“备胎”二字就呼之欲出了。再先进的系统,也都需要备份,再完善的计划,也都需要后备。在流行文化中,有一种人群被称为“生存狂”,他们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看待,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是他们的信念。他们具备极强的忧患意识,准备好各种应对计划,以最艰苦的方式生活并锻炼自己以及家人、朋友。他们每天都会携带一些必备物品,称之为EDC(英文Every Day Carry“每日携带”的缩写)。EDC中必备切割工具,比如各种刀具、绳锯等,以及取火工具,比如防风打火机或火柴、镁块和引火棒等。除此之外,生存狂的背包中还有急救包、收音机、手电筒、绳索、记事本、地图、罗盘等工具。请注意,这当中的收音机。对现代媒体来说,广播因为缺少了影像而落后于电视,一度被认为很快就会消亡,但是在应急救援上,广播却成了首选通讯手段。当灾难来临时,最有效的工具,往往是一些已经处于现代边缘的用具。

备用的工具,越简单往往越有效,因为它们对现代技术和外界环境的依赖尽可能地少,反而更加可靠。再比如说阅读吧,如今网络很发达,内容很丰富,可是一旦断电还能看什么呢?那些甲骨上的字、钟鼎上的文、竹简上的书,虽历尽数千年劫波却仍为我们留下了祖先的信息。再看十几年前,我存在软盘上的文章和程序,却因为新买的计算机上已经不配磁盘驱动器而再也不能读取了。当然,在淘汰旧机前,对这些数据,我还是进行了备份,转到了新的介质中。从数据安全的角度来说,执行备份要遵循3-2-1法则。即是说,重要数据一定要有三个拷贝,保存在两种不同的介质上,其中至少要有一份存放在异地。对于以应急救援为事业的人们来说,各项应急预案,多种后备计划,都是必不可少的。备胎在车辆运行时,毫无作用,但为什么没有备胎上路就是违法呢?可见,备份是多么重要,“备胎”是多么必须啊!

 

谁的智慧

去年夏天,因幼儿被遗忘在校车中闷热致死,我写了一则小文,文中还提到这一年的夏天来得特别早。然而,令我没想到的是,今年的夏天还没来,又出现了幼儿被遗忘在车里的悲剧。所不同的是,这次忘性大的是遇难儿童的生身父亲。4月8日,就读于湖南益阳读幼儿园小班的四岁幼儿琪琪(化名)由其父驾车送去幼儿园。车在幼儿园门口停下,那个爸爸接了个电话,还用手机玩了几个社交软件,然后就忘记孩子在车上没有下去。他将车开走后,停到了工作场所,直接下车锁上了车门。直到当日黄昏,在车内被困了近十个小时,琪琪才被家长在车内再次找到。遗憾的是,琪琪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应对媒体采访的时候,家长质问幼儿园为什么孩子没进幼儿园,老师都不知道?没有考勤制度的吗?直到下午放学,孩子都没有出现在幼儿园,园方为什么没有及时向家长确认去向?对此,网友评论了两个字——无耻。这个评论实在太犀利了,也有点不太人道。还是给家长出个主意,把锅甩给手机吧。谁让它早不响晚不响,偏偏在送孩子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响?谁让它越来越智能,除了打电话还能玩社交?要不然,怎么能让亲爱的爸爸忘了骨肉至亲呢?

琪琪爸爸需要放下智能手机,而琪琪则应该穿上智能校服。媒体报道,贵州某中学给学生配置了带有智能芯片的校服。只要身着这套校服,学生进出校门的准确时间就会自动发送给学校老师和家长。当然,如果未经许可出校门,那也会激活自动语音报警器。而且校服还会配合校门口的智能摄像头一起使用,假如学生互换校服,警报也会响起。据介绍,后续升级后,还有一系列功能和前景。比如“侦测”到学生打瞌睡时会自动响起警报;可建立“无现金校园”,学生通过智能校服、指纹、指静脉,及人脸识别在校园内支付各种消费,家长也可通过手机查看子女在校的消费情况,并控制消费上限。试想,幼儿要是穿了这样的智能校服,又怎么能让人遗忘呢?再有遗忘的话,那位家长就又多了一个可以甩的锅了吧。

层出不穷的各种智慧校园工程,挟带着包括“智能校服”在内的各种智能设备来赶这个科技大潮。然而,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智慧工程却难免因为隐私和数据保护问题而遭受质疑,甚至出现了涉及刑事犯罪的案例。任职某科技公司的张某负责管理维护安徽全省学籍管理系统,她利用职务之便,以每条1毛钱的价格,出售了4万名学生的隐私信息,于去年8月被安徽省繁昌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定有罪。

智能设备首先应该保障使用人的安全,不然它越智能,祸害更大。《名侦探柯南》第22部剧场版《零的执行人》,虚构了一起利用智能设备发起互联网恐怖袭击的事件,虽说是文艺作品,但有其合理性,理论上也是可行的。当然我们也不必杞人忧天,现阶段个别智能设备使用不当虽会引发火灾、爆炸等危险,但还是可防可治的。如何预防,大家不妨翻到我们科普栏目,后面的文章会有介绍。我只想说,智能技术是一种工具,也永远只是工具,别以为冠上了“智慧”一词,它就真的能自我思考起来,它永远也无法代替人类做出决策,因为真正的智慧永远只属于“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