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飞 / 文图
五月,暮春之末,初夏之初。原本应是享受绿茵艳阳,鸟语花香的季节。
但在上海市消防总队特勤支队金桥中队的操场上,此刻,却蔓延着别样的 “战味儿”。
第三批灭火救援业务骨干培训班 5 月在特勤支队展开,我有幸被选送参与其中。为期 15 天的集中培训,是一次眼界的开阔,更是一次加钢淬火。
第三批的学员一共 21 人,分四个组,我在第三组,和来自徐汇、闵行、长宁、黄浦 4 个支队的战友组成一个团队。
确立分组后,组员们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随后便开始讨论此次培训的相关科目内容。
虽然,大家都是长期战斗在灭火救援的第一线,但对很多科目也都只是了解一二、知之甚浅,达不到真正的具体掌握。再加上所有培训科目只提供了课题,没有具体的操作规程,我们便也无从下手。
后来,询问教官才得知,此次培训课程全部都是以日常实战为例,重在“找准软肋、补齐短板”,课程结合以往典型事故案例的经验教训,立足于现有设施还原现场,力求做到研讨交流,模拟想定,组织试训,项目改进,完善设施,从而解决日后类似事故处置中的难点。
建筑物倒塌训练模块
“结合 5·12 汶川地震、6·11 上合组织演练、中部地区地震拉练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分别设置了横向破拆、支撑技术、安全破拆、重物牵引等内容,最大限度还原建筑物倒塌事故现场可能出现的障碍形式。”
报到当天下午,按组划分训练科目,我所在的第三组开始进行安全破拆训练。情景假设在一块长宽 1 米厚 26 厘米的预制板下方发现有人员被困,我们需要在预制板上进行破拆,要求破拆时不得有超过规定大小的石块掉落下方,以防给被困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在领取到任务后,小组人员是茫然的。虽然都是长期工作在灭火救援一线,但毕竟建筑物倒塌系统训练还是第一次,有些无从下手。于是,我们带着内心的困惑请教带训教官。
“按照救援人员的体形,先测量破拆三角形的大小,三角形破拆分两步进行,第二步尤为关键,全程需要小心翼翼。”教官边说边用笔在地上边画三角形边提示注意点。
在整个破拆训练中,印象最深的是横向破拆训练,在狭小的空间里对一块 20 厘米厚的预制板进行破拆。刚开始没有掌握方法,致使液压破碎镐没有支撑点,打在预制板上无济于事。后来利用方木制作了一个靠背凳,用它来做支撑点,几名队友轮流进行破拆,从下午 2 点开始,一直到晚上 10 点才将预制板打穿,用了整整 8 个小时。如果一开始就能掌握方法,或许 6 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训练了。
在经过 5 天的分项训练后,第六天进行建筑物坍塌综合破拆训练,这个科目是将 5 天所学的横向破拆、支撑技术、安全破拆、重物牵引等内容进行综合。
消防救援人员需要在坍塌物上方建立制作救生平台,先向下破拆,再沿被困者方向进行破拆。需要破拆打穿一块 25厘米厚的墙体,在无缝隙的情况下支撑起一块高 1 米、厚 25厘米的预制板,再向上破拆一块 26 厘米厚的预制板,最终将被困人员救出。
有了前五天经验的累积,综合训练显然就要得心应手一些了。
烟热室训练模块
“烟热室训练模块,是指主要在模拟烟气热气相对复杂的环境下,展开战斗行动的训练,行动的内容包括防轰燃训练、消防固定设施使用、狭小空间水带铺设、火场排烟方法、紧急避险、浓烟环境下防盗门破拆、黑暗环境下空气呼吸器组装、空气呼吸器他救接口使用、沿水带进攻与撤离、被困人员的施救方法等训练,能有效提高火场适应能力,提高深入火场进行内攻近战与单兵单组作战行动。”
5 月 14 日,开始进行烟热室训练,烟热室模块共有两层,分四大功能(模拟船舱、模拟地铁与隧道、烟热笼狭小空间、模拟电梯前室与避难层)。烟热室训练主要在环境狭小且复杂的空间下进行,需穿着全套个人防护装备,体验烟热室高温、浓烟、嘈杂、黑暗、爆炸、未知等情况,对心理素质是极大的考验。
不知是老天对我们眷念,还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我们在高温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从进行烟热室训练开始,天气逐渐热了起来,最高达 36℃。穿着厚重的灭火救援服,光是坐着就是一身汗。
烟热笼狭小空间训练时,从监控中看着队友在漆黑的烟热室中摸索,又看着大汗淋漓、疲惫不堪的队友从里面出来时的表情,不禁对烟热室里的未知情况感到一丝紧张,我认真地听着电台,反复记着队友从烟热室里面报出来的情况消息。
很快轮到我了,佩戴好空气呼吸器面罩,打开电筒,进入烟热室,才发现灯光在满是浓雾的烟热笼里是那么的微弱。
“正攀爬竖梯,到达第二层。”“正在经过斜面。”“已经过独木桥。”“正在下竖梯。”
黑暗里,我报告着情况,并摸索前进,过程中,也逐渐适应了周围的黑暗。大约 10 分钟,我顺利通过了烟热笼的狭小空间。
从烟热室出来,体能消耗并没有想象的大,通过烟热室的难度也不及之前预想。
队友惊讶地问,“你怎么这么快?”
我回答,“因为你们之前给电台报消息,给我做了很好的向导。”
此次培训,时间短、科目多,涵盖了个人防护装备应用、水带铺设技术、绳索救援技术、建筑物倒塌救援技术、危化品侦检技术、车辆交通事故处置技术、真火模拟训练以及日常组训与训练管理 8 大训练内容,这里也就不一一举例了。
所有参训的队员们都严格按计划完成每天的日常训练,到了晚上,小组会对白天训练科目的得与失进行研讨,有时也会谈起对此次培训的所思所感。
“在这里,从日常组训、案例分享、实际操作、经验操作等多种形式,无形中提高了灭火救援能力。在这里,打破了以往组训模式,而是模拟现场场景,让我们自己想办法,去试训操作,拓展了思路和想法,相信我们一定会不负众望、满载而归!”
15 天的培训,就像是一个大熔炉,把承载着梦想的逆行者们一个一个淬炼一遍。锻造出一支精悍的队伍,让有梦想的人躬行实践、百炼成钢、涅槃重生。仔细品味,不难发现,平淡无奇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色彩,正是对消防事业的执着,使得我们献身消防,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