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消防新常态

2014年的年度热词中“新常态”与“法治”齐头并进,一个是宏观经济层面的,一个是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层面的,看似各有所属,实则殊途同归。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新常态之下,发展速度、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变了,法治建设和百姓生活自然也会呈现新的变化,而以保障法治建设和民生安全为第一责任的消防工作也必然会因新常态而变。

新常态下的消防工作,推动法治建设是第一要务。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法制传统,从大秦律到大清律,乃至“六法全书”,但法律具文却不能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法治”。法治,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应该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的那样,“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对于消防工作来说,《消防法》就是它的“基本法”。《消防法》自1998年颁行以来,经过了2008年的修订,至今又有了六七个春秋,据闻再次修订的《消防法》送审稿已由国务院报请全国人大修改,有望在2018年前颁布施行。顶层设计的变化,要求消防工作必须结合《消防法》的修订和地区实际,努力推动地方立法和政府规范性文件与时俱进,“短平快”地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对于消防执法部门来说,“法无授权不可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就是消防执法的“尚方宝剑”,没有它们则将寸步难行。新年钟声尚未敲响,上海外滩在群众自发进行的迎新年活动中发生拥挤踩踏事件,36人不幸罹难。这尽管不是一起消防安全的事件,但从中我们也可以反思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何制定得更加细致严密、更加富于可操作性。为什么前几年有组织的观灯活动没有发生险情,而恰恰是没有灯光表演的这一年发生了意外?是否应该将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规定上升到法律高度、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这些都值得立法部门的进一步思考。

新常态下的消防工作,稳定发展是它的基本形态。公安部消防局局长于建华在不久前到上海督导时指出,“消防工作是‘易碎品’”。的确,人孰无过?是人做的工作,难免百密一疏。一旦发生大火,“影响可能是颠覆性的”。新年前后,广东佛山富华机械厂发生爆燃,这起安全生产事故致18人死亡;黑龙江哈尔滨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火灾延烧20多个小时,3千平方米楼面坍塌,5名消防员殉职;云南大理巍山古城火灾,致使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建筑、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拱辰楼付之一炬。灾难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但如果我们的法律法规是完备的话,那么过失引发火灾就必然存在违法违规现象。所以,法治消防就是要依法依规,用制度来管理,坚持问题导向,改革思维,确保火灾形势和队伍稳定,推动各项建设稳步发展。在上海,消防部门主动融入经济发展、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诚信管理等手段,积极构建立体化火灾防控体系,在违章搭建、群租房等顽症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上海还将把消防安全统筹纳入安全生产体系,明晰各级政府、部门行业“责任清单”,增大消防征信体系建设、火灾保险推介、中介组织培育力度,让“消防安全永远在路上”。

新常态下的消防工作,真抓实干才能出成效。自人类用火始,火灾就与人类社会相随相伴。客观来看,生产生活只要用火,就不可避免地会有火灾发生。完全消灭火灾,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消防工作本来就应该是常态化的工作。这就决定了,干消防工作绝不能是三分钟热度、一阵风似的,而是应该时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法治消防要求“法定职责必须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对来说,消防执法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常态化就是要合理配置、使用这些行政资源,让执法部门认真履职,制定目标责任体系,项目化推进,使得事事有计划、件件有落实;让社会单位切实尽到法定义务,履行主体消防责任,主动发现自身存在的火灾隐患,积极整改,保障消防安全环境;让社会群众能够积极参与,依法监督,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消防安全氛围。

新常态是“长态”,具有长期性,法治消防的建设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我们要立足现在,做好打一场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适应新常态,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应时而变,顺势而为,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消防工作必将在法治的旗帜下得到大发展。

悼念36个鲜活的生命

吴佳伟/图文

2015年1月1日下午,市民与游客带着鲜花自发前往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向“外滩踩踏事件”遇难者表达哀思。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故,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

落实安全责任 强化安全措施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国务院部署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肖 宣 / 文 IC/ 图

国务院1月6日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狠抓责任落实,强化安全措施,加快改革创新,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积极推动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好转。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安委会主任马凯,国务委员、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郭声琨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委员、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王勇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2014年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认真贯彻落 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继续下降,大部分地区和重点行业领域安 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事故 总量仍然较大,特别是近期连续发生多起重大事故和群众踩踏 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教训十分惨痛。要按照中办国办关 于切实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 通知要求,迅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入推进打非治违 专项行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进一步强化春 运组织、道路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管理,彻底排查安全隐患, 强化应急准备,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力以赴抓好岁末年 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会议强调,2015年要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完善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要深入 宣传贯彻新《安全生产法》,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强化基 层监督执法力量,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要继续深化重点 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抓好煤矿治本攻坚和整顿关闭,打好 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要夯实安全基础,继续开展企业标准化建设,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升科技和资金保障能力; 要继续深化安全生产改革创新,健全完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水平。

天津石化千万吨大乙烯工程加强安全生产检查。

中央有关部门及部分中央企业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各省(区、市)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出席会议。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会上通报了相关情况。杨栋梁介绍,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实现了“三个继续下降、 两个进一步好转”,全年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 3.5% 和 4.9%,其中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同比 下降17.6% 和 13.5%,煤矿已连续21 个月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非煤矿山连续18 个月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危险化学 品全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

“烂尾楼”在冰火中坍塌
哈尔滨仓库火灾五名消防员牺牲

陈俊宇/ 编辑 IC/ 图

元旦假期,哈尔滨的一场火灾让“冰城”新年蒙上了阴霾。2015 年1 月2 日13 时许,道外区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仓库着火,“火烧连营”持续了二十多个小时,造成11 层高的建筑坍塌,5 名消防员牺牲、14 人受伤。

现场的调查显示:失火老仓库是一个无证“烂尾”消防死角。消防通道被占、失火建筑未通过消防验收、消防安全检查缺失……一切似乎都注定了这个消防死角的烈焚之痛!据附近居民介绍,着火建筑为回字形,建于上世纪80 年代,地下一层是仓库,1-3 层是商铺,4-11 层是居民楼。现场公安消防救援人员介绍,起火的仓库内存放的是笤帚、塑料制品等日杂用货。由于仓库内货物属易燃物品难以扑救,加之起火地点处于哈尔滨老旧小区,街道狭窄、没有消防通道,车辆、人员密集,给救援带来了困难,许多赶来支援的大型消防车无法进入核心区。绕着起火现场的周围,原本应该是消防通道的几个出入口都变成了商铺,楼上的居民想要回家,要先通过仓库外侧的楼梯爬上3 楼的缓台,再进入居民楼。

火灾发生后,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迅速到达现场疏散群众,组织灭火救援。“实话实说,消防车来得真够快,但就是憋在外边隔着楼使不上劲!”一位姓于的商户说道。该市场大约有1560 户商铺,因为街道拥堵,只有几辆消防车能到达核心火场用水枪灭火,其他车辆只能多次串联水管喷水,灭火效果可想而知。

5名年轻的消防战士的生命在新年伊始戛然而止。

21 时37 分,因建筑上部毫无征兆地发生垮塌,引发建筑构件砸落,导致相邻建筑结构严重破坏,使得正在底层建筑临街窗台上出水施救的多名消防官兵被埋压。官兵迅速展开救援,利用牵引车和破拆车吊升重物,搜救被埋压官兵。看到战友被埋,一些战士一边呼喊着战友的名字,一边徒手攀爬救战友。战友们在零下20 摄氏度的气温下含泪战斗。

这场火灾救援中,500 多名公安消防官兵连续奋战,549户居民及临街商户群众2000 余人被成功营救疏散,无一伤亡,然而5 名年轻消防战士的生命在新年伊始戛然而止,消逝在瑟瑟寒风之中。2015 年1 月4 日,公安部政治部批准杨小伟、侯宝森、傅仁超、张晓凯、赵子龙5 名消防战士为烈士,并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

云南古建筑再起大火
六百多年历史拱辰楼毁于一旦

董晓白/ 编辑 IC/ 图

2015 年1 月3 日凌晨3时左右,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大理巍山拱辰楼起火,雄伟的古楼建筑被毁,过火面积约300 平方米,当天的4 时48 分,明火才被全部扑灭,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拱辰楼烧得只剩下了框架。

拱辰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上檐四角用檐柱,屋面比较平缓,出角短,起翘小,一字平脊,更显气势雄伟、浑厚。整座楼建在40 多米长、20 多米宽、8米高的砖砌城墙上。从修建至今的600 多年间,一直没有遭受过战乱、火灾等,只有几次大的正常维护修缮,成为巍山古城最重要的古建筑,但没想到却毁于这次火灾。

经历大火后的拱辰楼仅仅剩下几根已成焦炭的木柱子,与烧毁前的辉煌壮观形成鲜明对比。楼梯上堆满了瓦砾和炭灰,地上横七竖八堆放着烧断的木梁和砖头、瓦砾,旁边几间厢房只剩下断壁残垣。

参与扑救的巍山县消防大队教导员杨再庆说:“3日2时49 分,我们一接到报警就立即出警,2时55 分时,消防车已经停稳,消防战士迅速布设水枪,登高平台车和水罐车也到了现场。消防人员到场5分钟后,巍山县启动应急预案,供排水公司就给现场消火栓做了局部加压,消防用水供应正常。同时,拱辰楼外有环形通道,消防车在到达现场过程中通行顺畅,能直接开到楼下。”

3日3时2分,巍山县启动“巍山县古城灭火救援应急预案”,成立火灾扑救指挥部。3时55 分,增援的大理州公安消防支队4车43人赶到现场增援扑救。火灾发生后,共100余名专业扑救人员、10 辆消防车参与灭火救援。然而这一切,都没能挽救拱辰楼。1月7日,国家文物局督查司司长刘铭威最终认定,排除雷击、人为纵火、生活用火不慎,以及基座上部射灯和建筑檐口灯带电气线路故障等起火原因,根据现场熔痕鉴定,火灾起火点为拱辰楼东南角夹层上方,直接原因为电气线路一次短路所致。

尽管早在1994 年就荣升为云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贵为云南省保存年代最久远的古城楼之一,大理巍山古城拱辰楼仍难逃变身“茶馆”的命运。2010年4月,拱层楼被交付给民众团体管理,使用方是南诏古乐团。

火在前拱辰楼资料图片。

在拱辰楼一楼,一块古色古香的“千年古乐”公告牌竖立在楼梯入口处,公告牌上注明的服务项目包括:古乐欣赏、艺术传承、歌舞休闲、茶饮餐点。南诏古乐每场可坐100人,团队价每场800~1500元。走上二楼,废墟中还可以看到一些烧化的电线、插线板等。“主楼里设置了吧台、长桌和椅子,正对面是古乐演出的场所,现场用布幔做了吊顶,还安装了射灯和几个较大的仿古灯笼,地板上还有插座和电线,表演的时候,整个场子灯火通明。”一名当地居民表示,古乐团虽然可以传承当地的文化,让旅客更了解彝族歌舞,但是一座古建筑里面承载这么多用电器,看了就让人为之担心。“在茶馆里面除了能听古乐,还能喝茶、嗑瓜子等,为了盈利,老板还摆出了烧烤摊,看表演的时候会有伙计来问游客要不要烤牛肉。”

据了解,巍山县文化体育局要求将拱辰楼交付给民众团体“巍山县南诏古乐团”进行管理和使用,作为业务部门的县文物管理所对于这种做法持否定意见。然而,“人微言轻”,拱辰楼最终还是难逃“茶楼”的命运,即便在火灾之后,四方街和古城里的一些房屋上,仍然杂乱地缠绕着电线,而那些使用多种电器营业的商铺,照常开门迎客。“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如果不足够警醒,不依法管理,古城火患将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杨福泉如是说。

广东富华机械公司气体爆燃
工人误操作引发事故18人死32人伤

董晓白/ 编辑 IC/ 图

2014 年12 月31 日上午9 时30 分,广东富华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厂房发生气体爆燃事故。截至发稿前已造成18人死亡32人受伤。发生事故的车间遭到破坏,车间钢架构严重变形。事发后,广东省省委书记胡春华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要求有关方面抓紧调查事故原因,并做好现场处置工作,防止发生次生事故。

多个车间大面积损毁

出事工厂是当地大型汽车配件制造商广东富华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事发厂区则是其新建不久的厂房,资料显示占地70 万平方米,拥有多个标准化车间。出事厂房为3 号“挂车桥”车间,厂房锌铁板墙壁及屋顶大面积被掀翻、破坏,长度超过50 米,而强大爆炸冲击波影响到100 米范围内其他多个车间,厂房玻璃许多被震碎,地上都是玻璃渣。偌大的车间内部,可以见到成堆的汽车车轴,而爆炸现场一片狼藉,明显可看到多根钢结构梁柱被炸塌。

“爆炸时,我跟另外两个人正在车间的水渠里清淤泥,幸好水渠够深帮我们躲过一劫!”事发后受伤被送往勒流医院的孔庆根,指着头上的伤口说,上午9 时30 分左右,在3 号车间的他听到三声巨大的爆炸声,由于他工作的水渠有一人多深,他和另外两名工友受伤并不严重,仅头上被掉下的一块建筑碎片砸伤。孔庆根回忆,爆炸声停下后马上冒出大火和浓烟,车间里则乱作一团,他和许多受伤的工人喊叫着跑出来。“太恐怖了,有的人被烧得全身发黑,都看不见脸什么样,衣服也被烧烂了。”他还说,事发后他看到有工友进去帮忙救人。

工人陈木金当时正在约30 米外的4 号车间装货,对面的爆炸冲击波将他旁边的玻璃窗击碎,“威力太大,整个玻璃窗都冲掉了!”他的额头被掉下来的玻璃窗击伤。然而,26 岁的黄庭就没有这么幸运,爆炸造成他全身烧伤,深度昏迷。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烧伤科病房内,苏醒过来的黄庭心有余悸地讲述了事发时的情形:“因为明天要放假了,厂里安排我们盘点一下车间的产品,前面有人在打扫卫生和清洗设备,突然就听到爆炸声,把我一下子就掀倒在地上。”黄庭称,3 号车间是装配车辆轮毂的,有两条生产线,当时现场至少有七八十人在工作。“我们基本每周都会打扫一下车间,清洗设备和地面时使用了天拿水和清洁剂。”

员工误操作终酿悲剧

事件究竟因何引起? 据广东省应急办网站通稿,经过初步调查,事故原因为一车间工人误操作造成天然气爆燃。一名员工称,现场有使用天拿水清洗设备,“天拿水属于挥发性极高气体,挥发后容易引燃其他可燃烧气体。”但他称究竟引燃何种气体自己不清楚。

“昨天在做一次相对比较大的清洁工作,用了十多桶170公斤的天拿水还不够! 我正准备用推车再去拉天拿水时,就发生了爆炸。”一名事发车间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当时在对生产线进行清洁,而维修班也同时在维修生产线上的镀油滚筒,“我亲眼看到当时有人使用电焊在维修,还有两个人拿着灭火器在旁边站着。我在工厂里工作一年多,工厂从来没有给我们进行过安全培训,也没告诉我们天拿水是易燃的。”

事发后,厂房屋顶被掀,现场一片狼藉。

广东富华机械集团创始于1997 年,是一家集公路用车底盘零部件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跨国集团公司。2007年至今,富华公司生产的挂车车轴产量和销量一直稳居全球第一。而此次发生爆燃的广东富华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正是富华集团的一家成员单位。

然而,“世界级”的工厂却没有“世界级”的消防措施。富华厂房的设施其实十分简陋,基本上都是以铁皮屋为主。在发生爆炸事故的3 号车间,放有多个外贴“沉淀油”、“#46 油”字样的方形铁容器,却没有看到灭火器等常规消防用具,仅在3 号车间外面发现一个消防栓。

发生爆炸的厂房基本上是在约1.5 米高的砖墙上面建起钢结构的铁皮屋,四处铁皮墙壁多处被掀开。在发生爆炸的车间大门上,贴着一份日常操作规程,里面明令禁止职工在工作期间抽烟。而车间中很多流水线上都有电焊设备,可见富华机械集团的消防安全工作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