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焚书”到“城旦舂”
秦汉律令中与火灾有关的法制思想

开栏语: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夏商周到明清的几千年里,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脉络清晰,有因有革,内容丰富。消防作为事关全民安全的重要一环,是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的方面,他们制定法律、颁布火令、设置火政。
以法治火自古已有,对后世有阅读价值也有借鉴意义。从本期开始,本刊“古律治火”栏目将带您在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拾趣,一起探寻那些与“火”有关的治火法典。

张鑫烨/ 文

说起秦汉的法律,很多读者第一反应也许是商鞅变法、秦法严苛,而汉代独尊儒术、以儒家黄老治国、与民休息等等。这是大概总体的概念,我们现在要说的是更细致的内容,其中主要是与“火”有关,这里有个词“燔”。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燔,爇也。从火,番声。与焚略同。”燔就是焚烧的意思。
说起这个焚烧,大家一定会想起秦朝初年的“焚书坑儒”的故事。一般研究认为,秦朝并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刑罚制度,“焚书”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刑罚,可以说是秦始皇一时起意的行为,但却影响深远。《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建“焚书”之议,有“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简单地说,就是要禁民间的私学或说是对朝廷的议论和批评,那些批评就是对朝廷的“诽谤”,于是一场暴力的“焚书”开始了,“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烧之”。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个“挟书律”却是长期有效的法令。“挟书律”规定“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有了这样的律令作为“保障”,当世文人不仅不敢藏诗书,更是无人再敢谏言上书,秦国才落得二世而亡的下场。
秦之后的西汉,虽然部分继承了秦朝的法律制度,但有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比较成体系的刑罚制度。笔者能查阅到的与“燔”有关的律令是《二年令律·贼律》里的一段:

《二年律令·贼律》:“贼燔城、官府及县官集聚,弃市。燔寺舍、民室屋庐舍、集聚,黥为城旦舂。其失火延燔之,罚金四两,债所燔。乡部、官墙夫、吏主者弗得,罚金各二两。”

1983 年底至1984 年初,湖北江陵张家山247 号汉墓发掘出了竹简500 余支,这些竹简的内容涉及西汉初年的社会、法律、政治、军事等,其中涉及法律的竹简被命名为《二年律令》,也称为“张家山汉律”,记载的是汉初吕氏时期的法律。
这条律令将犯罪行为分为三种:焚烧城邑官府、焚烧民舍和失火,惩罚由重至轻,分为弃市、黥为城旦舂和罚金(罚金四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对故意纵火罪与失火罪的惩罚规定。也就是说,汉初已经有了故意与过失的区分,而且故意与过失的处罚是完全不同的。“弃市”我们都知道,就是一种死刑,在这里我们就不赘述了,我们来说说“黥为城旦舂”。

肉刑与徒刑的结合

在汉文帝“缇萦救父”前,肉刑还是很常见的。所谓肉刑,有所谓“墨、刖、劓、宫、完”五刑,黥刑也称墨刑,简单地说就是在脸上或身体上刺字,染上颜色,作为一种囚犯的标记。《水浒传》里好多梁山好汉如林冲、宋江都有这样的印记;刖刑,是削去膝盖骨,献玉的楚国人“和氏”就受到了这样的肉刑。在《汉书·刑法志》中有“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圃,完者使守积”的记载,说明受过肉刑的人还要服劳役,而劳役的类型是由肉刑决定的。但根据文献的研究,很多学者认为,到了秦汉时期,肉刑已经很少单独使用,而是以徒刑为主。
再让我们回到上面的律令,既然“黥”是肉刑,那“城旦舂”就是一种徒刑。根据秦汉的出土文献研究,公认的徒刑名称有“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四种,这四种由重到轻,对“城旦舂”有这样的解释:“城旦者,治城也,女为舂,舂者,治米也”,是说男性要服筑城的劳役,女性则要服舂米的劳役。
筑城、舂米是否比较轻的刑罚?看上去这个比死刑似乎轻了很多。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监狱制度来考虑,《张家山汉墓竹简》曾经引用了一个故律“弃市之次,黥为城旦舂。”而且涉及到这个徒刑的都是一些重罪,比如通奸、诬告、藏匿罪犯等,而且都是死刑之后下一等的处罚。如“匿罪人,死罪,黥为城旦舂,它各与同罪”。
至于“城旦舂”的徒刑期限,有不同的说法,有六年、三年等不同的说法,如“……其罪当刑为隶臣,勿刑,行其耐,又系城旦六岁。”(本来应当服隶臣的徒刑,但没有执行,逃亡了,抓捕回来后处以耐刑,还要处系城旦六年。)
现在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在汉朝初年,胆敢故意焚烧民舍的,就要处以相当于死刑的下一等级的徒刑,而且几乎是无期徒刑的劳役。

过失的罚金刑与损害赔偿

我们发现故意犯罪的两种行为并没有要求赔偿或罚金,而失火焚烧则要求经济赔偿,那说明汉初已经能够对故意和过失进行明确的区分,因为过失并没有侵害的故意,与前两种行为的性质完全不同,故处以较轻的罚金刑(罚金二两)。而同时还需要进行经济赔偿,所谓“债所燔”就是要赔偿烧毁的物品,也说明当时已经有了比较模糊的“侵权损害赔偿”的概念。这个“债”实际上已是“过失侵害人”与“受害人”因损害赔偿而形成的一种债务关系,过失侵害人是债务人,受害人是债主,前者必须向后者履行偿还义务——赔偿失火而造成的损失。
也许有读者要问这个“金二两”在汉代是个什么价值的概念呢,这个笔者也很疑惑,《二年律令》中有关于赎刑(也就是花钱赎罪的意思)的记载:“赎死,金二斤八两。赎城旦舂、鬼薪白粲,金一斤八两。”,汉制是一斤十六两,这样算的话,金二两并不是一个太大的数目。但是对于普通平民而言,也不会是个小数目。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放火这个罪,可是没有赎刑的说法,足见,放火是个极其严重的罪行。一般认为,汉初的赎刑只适用于轻微的犯罪、过失的犯罪或“意本无恶”的犯罪。
 

放一挂安全的爆竹

钟韵瑶/ 编辑

在传统习俗中,凡是遇到喜庆之事,都要燃放鞭炮,特别是元旦、农历除夕、正月十五等,带有普天同庆的味道。可是“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背后是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环境污染、人身安全等,对于烟花爆竹,我们已经开始改变传统习惯,伴随全国各地实施的“禁燃令”,爆竹声渐行渐远……

烟花爆竹的烟火味

在全国普遍实行“禁燃令”前 ,每年因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环境污染,尚无确切数字,但由此引起的安全事故总是占据新闻头条,尤其是每年春节期间。原本是增添快乐与喜庆,却越来越让人发愁,安全与环保的双重压力,让烟花爆竹的前景难再绚烂。

往年每到除夕夜,伴随此起彼伏的烟花爆竹燃放声音,城市渐渐变得“模糊”,在零点集中燃放的时段,更是烟雾绕缭,十米之外看不清人脸。浓郁的年味带来了厚重的烟雾。实验证明,燃放4 挂1000 响大地红,PM2.5 浓度瞬间升高5.4 倍,峰值达到原空气PM2.5 浓度的66 倍,若扩散条件不利,污染可能持续几十个小时。除夕夜至大年初一,国内众多城市大面积、阶段性燃放烟花爆竹时,空气中的污染物迅速大幅增加,PM10 和PM2.5 质量浓度分别可达平时的4 倍和6 倍。

烟花之所以能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图案,背后的原理是焰色反应,即各类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与氧分子发生剧烈反应。焰色反应通常需要高温,所以烟花燃烧中的“星星之火”,温度也是非常高的, 即使焰火的残渣掉到地上时,内部温度也可以达到300℃。烟花好看但脾气不好,“不长眼”的爆竹蹿到居民家中阳台引起火灾,有的是烧坏空调外机,还有的落在路人身上引起手臂、面部烧伤事故等, 每年春节期间全国发生的火灾中, 平均有七八成由燃放烟花爆竹所引起。

什么是年味?在一部分人心目中,爆竹燃烧后徐徐散发出的硝烟味代表了年味。这股“年味”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 来自硝酸钾、硫黄和木炭,还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诸多有毒无毒物质,同时产生大量的烟尘颗粒,而前三者的混合物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黑火药。当烟花爆竹燃烧释放的一氧化二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氮氧化合物浓度超过允许值时,会刺激人的眼睛、鼻子、咽喉和气管支气管黏膜,伤害肺组织,引起或诱发上呼吸道感染、也会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症状明显加重;对于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这也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风险因素。
伴随着浓重的“烟火味”,还有那响彻夜空的礼花绽放声,有的爱它振奋人心之感,有的恨之震耳欲聋。从医学角度而言,烟花爆竹的声音对人体无益,监测数据显示,
春节期间燃放鞭炮的地区噪声可达到135 分贝,甚至高于飞机起飞的声音,远超于人的听觉范围和耐受限度。在强噪声的影响下,会使人出现心悸、易怒、记忆减退、视力减退、神经衰弱等生理和心理疾病。对年老者而言,这种危害更是不轻,每年春节期间,因被鞭炮声惊吓造成心脑血管意外的大有人在,因之死亡的也不少见。另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情况是,当狗等动物被烟花爆竹的声响惊到时,可能会变得非常狂躁,到处撕咬遇到的物品或是袭击人畜,更或者撞倒正在燃放的烟花,改变烟花的发射方向,引发更大的连锁反应。

安全燃放之“3W”

自2016 年申城实行“禁燃令”起,至今已是第三个年头。今年,上海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如:在外环线以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基础上,外环线外增加了“使用易燃可燃外墙保温材料的高层建筑、耐火等级较低的建筑物”作为禁放场所;需持外环外身份证才能购买;只可合法销售鞭炮和高升,禁止销售烟花……简单来说,在燃放烟花爆竹这件事上,要守的规矩越来越多,地点、对象、人物都有讲究。

where: 正确选择燃放地点

无论大小,所有的烟花爆竹都应在室外燃放,且严格按照产品上的说明选择符合要求的燃放场地。《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 禁止在外环线以外区域的下列场所燃放烟花爆竹:(一)国家机关驻地;(二)文物保护单位;(三)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枢纽,轨道交通设施以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四)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五)输变电、燃气、燃油等能源设施安全保护区内;(六)医疗机构、幼儿园、学校、养老机构;(七)商场、集贸市场、公共文化设施、宗教活动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八)使用易燃可燃外墙保温材料的高层建筑、耐火等级较低的建筑物;(九)区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的其他区域、场所。
除了上述这些大范围,不得不注意的是,不可在下水道井口、公厕坑口等附近燃放烟花爆竹,这些地方一般存有大量沼气,沼气遇到火源会引发爆炸。

who:意识模糊者和儿童不适宜

燃放烟花爆竹有多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首先放的人有讲究,如意识模糊者、儿童不得燃放。燃放烟花爆竹产品要保持警觉、清醒的头脑,意识不正常或喝酒后,人的判断力下降,反应速度会迟缓,增加危险性。孩子的好奇心强但自我保护意识差,只知好玩不知烟花爆竹的危险性,尝试各种新鲜的做法,例如把爆竹放在罐子中,或埋在沙石堆里燃放。
2017 年2 月,广西一名6 岁男孩将鞭炮放在玻璃瓶内燃放,不仅腹部、腿部被炸伤,脸部被数百块玻璃碎片插进,变成了大花脸。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孩童在观看烟花时必须有大人在旁陪同。
其次,在燃放烟花爆竹时应将其平放在地面上,不得将身体的任何部位正对产品的燃放轨迹方向,点燃后人立即退到安全位置;爆竹应在屋外空处吊挂燃放,点燃后切忌将爆竹放在手中,双响炮应直竖在地面上,不得横放。
不要对未点燃的烟花爆竹进行两次点燃,如果引信熄灭,宜静待15 分钟后再处理。

what:指定点购买正规产品

自“禁燃令”在全国各地延伸开始,烟花爆竹在市场上成了紧俏产品,这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商机。2016 年春节期间,河北刘某在燃放爆竹时,右手被炸断,刘某家人在与商贩交涉中才发现,原来刘某燃放的是一种名为“礼炮”的假冒伪劣产品。
在购买烟花爆竹时,应到具备有销售许可证的销售点购买,根据燃放程序、消费的场地等合理选购烟花爆竹产品。
选购时,应挑选外观整洁、无霉变、完整未变形,无漏药、浮药的产品,且有完整、清晰,即有正规的厂名、厂址,有警示语和中文燃放说明。

分情况紧急处理

烟花爆竹被引燃后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和冲击力,在被烟花爆竹炸伤后,一定要采取自救措施。如果被烟花爆竹引燃身上的衣物,应迅速脱掉着火的衣服,用凉水冲皮肤,如果来不及脱掉衣服,应就近直接冲冷水浴,或就地打滚使火熄灭。如果表皮有轻微的烫伤,可以用凉水冲冼,冰块、冻肉冷敷等方法处理,降低损伤处的组织温度,以减轻肿胀现象,防止损伤加重,同时做好局部消毒。
伤及头部、面部的切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到医院检查、治疗,在就诊前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用力压住伤口,以起到止血的作用。如果皮肤表面形成水疱,不要将其碰破,更不要挑破。如果伤及眼睛,千万不可用清水清洗,因为水容易使鞭炮中的化学物质产生化学反应,造成眼部酸碱烧伤,也不能用手揉眼睛,避免伤口扩大,正确的做法是用干净的手帕或毛巾轻轻压住,及时去医院就诊。

(本文图片来自资料库,请原作者与本刊联系以领取稿酬。)

“气质”灭火器自白

沈懿媛/ 文

大家好,我是灭火器家族中最有“气质”的二氧化碳灭火器。什么什么,你说不认识我?我可是相当常见的。
怎么找到我?在日常生活中,你只要找到了一个带有长长的黑色喇叭筒的灭火器,那基本就是我。既然编辑请我来自我介绍,那我就详细地介绍我自己。

“气质”当先

别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的气质也藏在肚子里。其他灭火器都说,我工作时特别有气质。当然啦,我知道他们这都是羡(ji)慕(du)。秘密就是我肚子里装的是二氧化碳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有一百多年历史哦。
如果你以为我是一肚子“气”,那你就太不了解我了。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它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5,通常的形态为气体。我肚子里装的的确是二氧化碳,但不是气体,而是加温加压后形成的二氧化碳液体。
平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样,站得笔直坚守岗位。
当灭火器的瓶阀打开,液体立即通过喷嘴喷出。瞬间,我的“高冷气质”就表现了出来。肚子里液态二氧化碳迅速气化,并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我出色的身体构造保护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有效性。当二氧化碳液态气化时,只能吸收自身的热量,导致液体本身温度急剧降低。当液体温度下降到零下78.5℃时,就会出现细小的雪花状二氧化碳固体。所以我的“气质”其实是温度很低的气体和干冰。
在我灭火时,气化后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燃烧、不助燃,还可以排除空气,而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或分布于较密闭的空间中,降低可燃物周围或防护空间内的氧浓度,产生窒息作用而灭火。相关实验表明:燃烧区域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小于等于20%,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0%—35% 时,绝大多数的燃烧火苗都会熄灭。
我出众的“气质”让我出现在多个生活场景之中。比如,图书馆、档案室、居民住宅、工厂等等。二氧化碳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常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600V 以下电气设备及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初起火灾。

“气质”说话

讲了那么多,说个故事让大家更多地了解一下我肚子里的二氧化碳好了。
在20 世纪初的美国,一支地质勘探队在夏天的得克萨斯州勘探石油。经过几天夜以继日的钻探,钻探机已经钻到了一定深度。一天,正当他们往下沉降井管的时候,突然从地下喷出一股高压气体。在钻井台上操作的勘探队员被气浪打得措手不及,有的后退几步、有的摔倒在地、有的边退边喊“井喷了井喷了”!过了片刻,高压气流中还夹带着许多洁白的“雪花”一起往外喷射。“雪花”显示在空中纷纷扬扬,然后冉冉飘落。看到这种奇观,有勘探队员们好奇地玩起了这些雪花。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感到像触电似的马上把手缩回来;有人的手红肿了;有人的手上出现了黑色的斑块。不一会儿,所有在场的勘探队员都感到周围空气突然冷了下来。本应闷热的体感,顿时消散,好似回到了春寒料峭的日子。与此同时,飘落过“雪花”的地面上弥漫着迷蒙的雾气。身处雾气之中的勘探队员产生了飘飘欲仙的感觉。随着雾气的蒸腾,地面上的“雪花”也逐渐减少直至无影无踪。
这种如同戏法一样的“雪花”就是干冰。干冰虽然叫冰,却不是由水凝结成的,而是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它和我肚子里的二氧化碳液体相同却又不同。当我灭火时,也会喷出细小的干冰。
当然,我的“气质”也会和故事中一样呈现出白色的雾气。说到这里,你不仅有疑惑了吧,二氧化碳不是无色无味的吗?当我肚子里二氧化碳喷出之后,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得很快。空气温度下降了,减小了水蒸气的在空气中的溶解度。水蒸气发生液化反应,放出热量,就变成了小液滴,就是雾了。这个和夏天冰棍冒“白雾”是一个道理,都是小水滴。只是,我的“气质”更加出众罢了。

注意“气质”

特别讲了这个故事,我就是想让你注意了。还不赶快拿出小本本记下?工作时候的我,气质高冷。
有多冷?在使用我的时候,首先拔出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喷射。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管,防止手被冻伤。我可是很冷的,零下78.5 摄氏度呢!切记手要放对位置哦。如果你冻伤了,我保证不心疼,嘻嘻。
使用环境也很有讲究。在室外使用,应选择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我肚子里的毕竟是二氧化碳,那可是你们人类呼出的气体。虽然我肚子里藏了无毒的液体。工作时候,二氧化碳可分不清火焰与人哦。
除了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平日里的维护也有不少需要注意的。
平时请把我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不得接近火源,环境温度应在-5—45℃之间。每半年我需要体检一次,用称重法检查。
称出的重量与灭火器钢瓶底部打的钢印总重量相比较。如果灭火器瓶底钢印所示量为50g,若称重后数值低于50g,应立即送维修单位检修。在我每次使用后或每隔五年,应送维修单位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压力应与钢瓶底部所打钢印的数值相同,水压试验同时还应对钢瓶的残余变形率进行测定,只有水压试验合格且残余变形率小于6 的钢瓶才能继续使用。
简单来说,我在使用中需要防冻伤、防窒息,储存时需要避光避湿,还要定期检测、按时报废。有点娇气是不是?现在,你们认识我了吧,不然怎么叫主要看“气质”呢?

(本文图片来自资料库,请原作者与本刊联系以领取稿酬。)

学些消防知识 执行《非凡任务》

杨维雯/ 文

《芳华》《妖猫传》,这两部重量级国产片都有同一个“灵魂人物”,就是黄轩。这位从甘肃兰州走出来的85 后小伙子,如今已是影视圈当之无愧的一线男星。2017 年可谓是黄轩的大银幕收割之年了,而我们今天要聊的是他当年的另一部影片《非凡任务》。
林凯(黄轩 饰)是李建国(祖峰 饰)安插在贩毒集团的卧底,他逐步渗透到“双鹰”贩毒集团后,发现幕后头目“老鹰”(段奕宏 饰)与八年前李建国作为卧底调查的贩毒集团有关,还囚禁了当时李建国的上级,最终林凯与李建国巧妙配合捣毁了整个贩毒集团。演员阵容算是相当强大了,但是尽管如此。翻阅豆瓣评论,广大网友还是对电影里各种情节的设施大呼“超出常理”“这样的事大概只有电影里才会发生”“黄轩你和美国队长认识吧”。
见仁见智,我们按下不表,就只来讨论一下影片中的消防常识。
片段一:看过影片的人都记得段奕宏主演的老鹰在影片中有半边的皮肤呈增生状,是当年祖峰在追捕他时车辆翻覆着火所致,那么车辆着火一定会爆炸吗?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电影中经常能看到高富帅在汽车爆炸之前救出白富美,从此两个人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但实际上,在我们一般接触到的范围内,这种汽车爆炸(除车内有易燃物或爆炸物外)的情景极少发生;汽车内,可燃物主要为内饰(座椅、装饰品、车主物品或行李)及油箱中的燃油,而座椅分皮质座椅和普通织物座椅,这些是汽车着火(自燃、交通事故引燃)等之后的主要可燃物,一般我们看到的熊熊燃烧的汽车,火焰多是由这些部位燃烧导致。况且,现在有不少汽车厂商已经开始对车内织物等做阻燃处理。
大家普遍关注的燃油系统,是不是容易招致汽车火灾呢?实际上,汽车设计工程师们在燃油系统的安全上做了大量的辛苦工作,从较早之前的钢质油箱,发展到现在普遍采用的树脂油箱,每一项改进,都是伴随着大量的实验和测试进行的。以钢质油箱为例,这种油箱结构坚固,不易变形,不易刺穿,汽车出现交通事故后,能直接把油箱撞烂的概率微乎其微,燃油瞬间大面积泄漏的情况极少发生。即便大面积泄漏,燃油四处流淌,引燃后最多也是“轰”地一下起火,由于不是受限空间,因此,基本不会发生爆炸。
树脂油箱,结构强度低于钢质油箱,撞击之后刺穿或变形的概率大于钢质油箱,但如前所述,在非受限空间,有限的流淌火是极难形成爆炸场面的。
有人会问,整个汽车都烧了,一个油箱放在火里烧,难道不会爆吗?
工程师们在钢制油箱及其油路中的一些部位设置了一些易熔组件,达到一定温度,会让燃油从这些部位稳定流出(想想我们的消防员抱煤气罐出来的画面,这种燃烧是相对稳定的),避免发生一直闷烧的情况。对树脂油箱,其耐热性能一般低于钢质油箱,也难以发生一直闷烧的情况。
实际上,火灾引发的爆炸需要满足几个条件,a. 可燃易燃物,b. 相对受限空间,c. 触发能量,d. 助燃物。
结论:汽车多半在开阔空间行驶,虽然有燃油、空气和点火条件,但由于燃油流出相对稳定或可控,在开阔空间中,发生爆炸的可能性极小。实际上,很多“砰砰”的声音,是由于玻璃炸裂、轮胎爆炸引起的。这里多说一句,行驶途中发生轮胎发热、冒烟甚至起火,千万不要直接一盆冷水浇上去,不然可能你妈妈都不认识你了。当然,有些危化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而引发爆炸等事故,那是另外一种机理。
片段二:影片中黄轩在老鹰的基地开着摩托车被一群歹徒追杀,当他冲进一间民房时(应该是家庭厨房)发现房间内有一液化气钢瓶,于是他打开钢瓶,在跳出窗户的那一刻打爆了钢瓶。Bomb,就这样,坏人们被一锅端了。
那么液化气钢瓶真的能被打爆吗?
看过Discovery 的一期节目,里面用步枪射击,用火烧,液化气罐都没爆炸。可以说爆炸概率很小,基本属于电影桥段。早在1980 年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对钢瓶的设计、制造、材质和耐压等项技术标准就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与要求,因此钢瓶在符合部颁设计标准的前提下使用是绝对不会发生意外的。
然而,用户使用中钢瓶发生爆炸的事例却时有所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钢瓶超量充灌是钢瓶发生爆炸最主要的原因。什么叫“超量充灌”呢?钢瓶型号YSP—10 型和YSP—15 型中的10 和15,是指该钢瓶的最大允许充灌量分别为10 公斤和15 公斤,超过了这个重量,就叫超量充灌。当“超重”的钢瓶受到太阳高温曝晒、火炉或暖气片的烘烤、室内外温差的陡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就很有可能发生瓶体爆炸。
钢瓶倒卧燃烧是钢瓶发生爆炸的另一重要原因。事故发生的过程通常是:用户换气回来后,把调压器安装到钢瓶角阀上,由于调压器与角阀丝扣不吻合,没有拧紧,或是调压器进气管前面套的密封圈老化失效,甚至脱落,使得连接处漏气,点火时引起该处燃烧。用户见此危险情景,怕火烧着房子,往往采取不正确的“果断措施”,将导气管弄断后,用竹竿、钩子把钢瓶拖到屋外,任其燃烧。此刻若钢瓶站立着就不会爆炸,因为火焰向外喷射,钢瓶受热辐射的影响很小,若倒卧于水泥、柏油、石板等具有“蓄热”作用的地坪上,则燃烧大约4 分钟后,就有可能爆炸。
由于钢瓶是圆柱形,装上调压器会产生偏重,使出气口朝向地面燃烧,钢瓶被反烧的火焰局部加热后,液化气迅速膨胀,压力急剧升高;调压器被火烧后会失去调压作用,但其进气管口径很小,阻碍着钢瓶内的压力往外泄,于是便发生爆炸。
此外,有的用户采用热水浇烫,火烤钢瓶等方法促使液化气火烧旺起来,这样也很危险!尤其是用火烧钢瓶,会使钢瓶失去应有的强度,很容易导致钢瓶爆炸。
都说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电影的夸张有时会起到艺术渲染的作用,让观众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但若把它们都当了真,那你就“图样图森破(too young, toosimple)”了。

(本文图片来自资料库,请原作者与本刊联系以领取稿酬。)

让的不是路 是“生命通道”

吉 飞/ 文

救援路上,消防员最怕“堵”:赶赴现场途中,车辆不给消防车让道,甚至跟消防车抢道,原本几分钟的路程却耗费了成倍的时间。“眼见浓烟过不去”,救援时间被严重耽误。
前几年,网络上有一段“德国人如何避让消防车”的视频,拍摄于交通拥堵的繁华路段。前方车辆听到消防警笛时,自觉向路两侧分散停靠,一辆车拼命往外并线险些追尾。另一段视频拍摄于高速公路上,一辆罐车起火,行驶中的车辆听到警笛后,打着双闪提前向两侧停靠,数千米路段, 成百上千的车辆犹如行注目礼般为消防车让路,消防车得以一路高速“冲”到救援现场。当时网友纷纷转载这则视频,不少人对德国人的高素质表示羡慕嫉妒恨。
对车主们来说,靠边让路也许并不困难,但对消防官兵来说,能早一分钟抵达火灾现场,或许就能提早化解火情。
消防救援中,时间就是生命,耽误一分钟非常有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消防救援非常讲究“速度”,然而无论消防队员出警多么迅速,却时常会在路途中遇到一些无法通过的情况,其中以被等红灯的车辆堵住道路最为常见。有时一个红灯,前面有七八辆私家车,没车让,只能等。更有甚者,因为消防车与前车保持的车距较宽,私家车直接抢道,插到消防车前面。
火灾,十几秒时间,就能剥夺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生命。消防车被多耽搁一秒钟,就可能有更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从这个意义上说,让消防车能早一秒进行救援,其紧迫性不言而喻。
在上海,有一种常态,叫给消防车让行。

消防车出警暖心一幕

2017 年12 月23 日10 时50 分许,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金山支队亭林中队出警途中,在由南向北途经车亭公路亭林段时,由于道路施工,让原本就不宽敞的道路变得更加拥挤。车流量大,行驶缓慢。由于火情紧急,消防车辆鸣笛示意,并开上对面的车道。此时,令人欣慰的一幕发生了:两侧车辆见状,有的主动停车,有的靠边让行,为了让消防车能迅速驶离拥挤路段。
2016 年9 月23 日,又是亭林中队在出警途中,行驶至南亭公路,由于马路较窄且来往车辆过多,消防车只能减慢了速度,就在此时,消防车前面的两辆土方车主动靠边停了下来,其中一位司机车挥手示意消防车先行,此时对面的几辆轿车也停了下来让行。
2016 年10 月2 日,位于G15 往宁波方向距亭卫公路3—4 公里处,一辆小轿车发生后自燃。金山消防官兵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长假期间高速虽然车多,但应急通道畅通,没有一辆车占用,使得消防官兵能够迅速到达现场进行救援。

妨碍消防车通行属违法行为

事实上,对于消防车辆的通行,我国早有法律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3 条明确规定,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前车为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不得超车。
第53 条规定,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违反以上规定的,处200 元罚款,记3 分。
《治安管理处罚法》也有规定: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等车辆通行的,可以处警告或罚款,乃至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
《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消防法》同时规定,避让消防车产生的交通违规行为,可以申请免罚。
但是,很多市民即使知道“避让免罚”,也嫌申诉程序太麻烦,不会避让。

(本文图片来自资料库,请原作者与本刊联系以领取稿酬。)

国外的花样新年

烟花起源于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传统从国内走到了国外,虽然各国对烟花的情结不同,但出于安全考虑,对烟花燃放的严管是共有的。
古往今来,新春佳节被我们寄予了太多内涵与期望,我们总是以最隆重的方式迎接、庆祝,随着烟花爆竹的渐渐远离,我们的迎新、祈福方式也有了新变化。
不妨走出国门,看看国外的“新年”。

韩 国

韩国的烟花爆竹生产厂家寥寥无几,大部分烟花爆竹从我国进口,为了确保烟花爆竹的安全性,早在进关的那一刻,韩国就做足了准备。比如,韩国《枪炮、刀剑、火药类管理法》规定,进口商必须在管辖地向警察厅长申请备案,得到批准后才能够经营进口,进口烟花爆竹必须通过规格检查。当合格的烟花爆竹进入市场流通时,销售方应事先在辖区警察局进行备案,烟花销售量超过500 公斤、爆竹超过250 公斤的应进行申报,所有的烟花销售商必须接受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燃放也有一系列的管制要求,如燃放场所必须与房屋有一定的距离,且远离各种易燃易爆物,集中燃放场所以及大型燃放烟火场所周围必须准备消防工具乃至部署消防人员等。

欧 盟

欧盟各国对烟花爆竹有详细规定,涵盖进口审批代理制度、产品分类、经营范围时间、燃放地点等。如西班牙根据花爆竹的危险程度、爆炸物成分、重量或体积等技术指标,将烟花爆竹分为八类,前三个级别危险性小,可以在室内、院落或较小空间燃放,由工业部实行进口审批,普通商店在获得经营许可证后可从事营销活动;4 到8 级属高级别危险程度,需经国防部审批并由专业公司负责经营与燃放。一般情况下,获得经营许可的商户只能在节日的前三天或一周前开始销售,且不得将危险程度较高的烟花爆竹出售给18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等。

英 国

每到中国除夕夜,伦敦城会举办倒计时活动迎接新年到来,以一声爆竹声响开启为期数日的新年庆祝活动。接下来的庆祝活动堪称海外狂欢盛典,各种色彩缤纷的游行、本地艺术家的表演、热闹的庙会,以及各种传统美食和手工艺摊将会散落在市中心的各个角落。

新 加 坡

新加坡将中国的春节设为了公共假日。在老一辈华人的努力下,中国农历新年的习俗在新加坡生根发芽,新年期间,牛车水(Chinatown)沿街彩灯高悬,小摊贩们出售各种传统节日礼品和风味小吃,商店里随处可见“福”字对联、象征吉祥的红色和金色装饰等传统的“中式装扮”。必不可少的还有一年一度的街头游行庆典活动妆艺大游行,妆艺游行从1973 年开始举办,如今已发展成为汇聚舞蹈、花车、杂技等不同表演形式的新春庆祝活动。

美 国

由于历史习俗等原因,美国各州关于烟花爆竹的法律规定大不相同。弗吉尼亚州只允许燃放慢燃、悬空式、地面式轮转、喷泉式等烟花;紧邻弗吉尼亚州的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虽然可以燃放慢燃烟花,但是花炮的长度不可超过20 英寸(约50 厘米),对于在燃放过程中会产生爆炸声响的礼花类等烟花爆竹绝对禁止;与弗吉尼亚一河之隔的哥伦比亚特区,禁止燃放地面式轮转烟花和任何在花炮侧面带引信的烟花。各州燃放烟花的方式大多是集中、定时、有专人管理的,烟花鞭炮屑大都由燃放者自行负责,如果打扫不及时,可能被处数百美元的罚款。此外,纽约州、新泽西、特拉华、罗德岛和马萨诸塞完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纽约是全美拥有华裔最多的城市,2003 年起中国农历新年被纳入了纽约的公共假日,每到这时,纽约帝国大厦千余只彩灯流光溢彩,用红色和金色表示对中国农历新年的祝贺。居住于此的华人们会在麦迪逊大道上跳龙舞,表演木偶戏、武术等。到了午夜,常年漂泊在外的华裔会到庙会点香祭祖,以这种最传统的民俗过一个红红火火的春节。

阿 联 酋

中国农历春节前后,迪拜会举行许多主题活动,包括舞狮、春节亮灯等,许多餐厅还会推出年夜饭,精致的中式春节晚宴让人在这场异域的狂欢中倍感亲切。在充满异域风情的国度,不仅有中西结合的晚餐,还能看到享誉全球的烟花秀,每年春节,帆船酒店的外墙上会用投影灯打上巨大的生肖形象,棕榈岛亚特兰蒂斯酒店除夕夜更是有盛大的烟花秀。
除了上述这些相对传统的迎新方式,还有不少极具特色的庆祝传统。如西非国家喀麦隆为了庆祝节日,常常以社区为单位,组织迎新足球赛;罗马人则要努力听懂自家饲养动物“说话”,如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代表着新年会交到好运;墨西哥人在辞旧迎新的钟声响起时吃下“许愿葡萄”,一共要吃12 粒,祈祷新一年的每个月都吉祥如意;委内瑞拉人热衷购买黄色内衣,认为来年就能“招财进宝”,同时将大面额纸币放在钱包或是右脚穿的鞋子里,表示自己掌握了财富。

(本文图片来自资料库,请原作者与本刊联系以领取稿酬。)
(栏目编辑:钟韵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