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婧 / 文图
有句古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可能是对清明小长假后第一个揭牌的国家新建机构——“文化和旅游部”的最佳诠释。通俗点说,就是我们口中常常念叨的“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其实这几年,“文化”和“旅游”一直在加速融合的脚步,而作为文化重镇、旅游平台的各大博物馆,更是“诗和远方”交融的重要载体之一。
特别是正当我以为,在上海市区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恐怕很难再新建大型博物馆时,上海市绝对中心区域的人民广场西北角、原上海跑马总会大楼所在地的南京西路 325 号,华丽入驻了一座拥有 9800 平方米展厅的新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
建筑本身就是重要的展品
从新的上海历史博物馆宣布开建以来,这座综合性反映上海城市历史发展的场馆就赚足了市民游客的期待,可谓是“未开先火”。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选址之处拥有传奇的历史背景,二是展品不仅数量多跨度长,甚至 80% 都是首次展出。作为上海市中心最重要的优秀历史建筑之一,博物馆所在的钟楼始建于1933年,最初是英国殖民者的跑马总会大楼。1952年后,这座具有英国古典主义风格的娱乐场所变身为新中国的文化场馆,先后以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美术馆等不同身份出现在上海市民的生活里,见证了几代人的青涩和成长。此次作为上海历史博物馆对外开放后,梳理了上海自 6000 年前到 1949 年新中国建立的历史脉络,陈列的文物展品多达上千件,全面展现了上海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轨迹。
自 3 月 26 日正式免费开放以来,上海历史博物馆绝对是近期人气最旺的场馆之一。除了周一闭馆外,其余六天都是大排长龙。不过,虽然和我一样选择周末参观的人很多,但在两个带包安检入口和一个无包安检入口的熟练配合下,进馆的速度还是有所保障的。
安检后便顺利进入博物馆,大厅左手边就有包裹自助寄存箱,这样人性化的安排对那些抱着厚重外套或从外地赶来的参观者来说十分方便。按照导览图的示意,整个展览体系遵循“以城市史为脉络,以革命史为重点”的原则,由东、西两楼和庭院共同组成,其中东楼主要设有基本陈列展厅,包括“序厅”“古代上海”“近代上海”和“尾厅”,西楼则以专题陈列、临展厅和公共服务区为主。
从褐色面砖和灰色石块交砌的钟楼外慢慢走进展厅,突然想起某位俄国作家曾说过“建筑是可以阅读的”。
的确,建筑本身包含着丰厚的历史信息,建筑的语言代表了它的时代,保护文物建筑等同于保护历史。在这样的认知下,作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建筑,上海历史博物馆采用了修旧如旧的改造原则,一方面保留和恢复历史元素,另一方面努力提升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让历史和现实在此交汇。
特别是此次钟楼被用作大型博物馆的展示空间,对消防、安防、公共设施等都有极高的设计要求。但在场馆精心的空间设计和设施布局下,没有太多对历史风貌的破坏和隐藏,甚至几乎所有的安防设施设备都巧妙地和展厅融为一体。
留痕在岁月里的消防记忆
进馆后,不少人围着序厅两侧威武的“铜狮子”,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过往的故事。看着那些有点年纪的阿姨爷叔对着铜狮子恋恋不舍,我心里也万般感慨。在飞速的城市建设中,时过几十年还能看见自己儿时摸过、爬过的“宝贝”,这种感觉恐怕很难形容。
上了二楼便是“古代上海”展厅,这里以史前文明、古代发展、城镇兴起为线索,展现古代上海地区的人类活动及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中就包括崧泽遗址出土的距今 5000 多年的“上海第一人”头骨,这是目前上海最早的先民骨骸。从使用火开始,人类迈向了文明的第一步。而作为火的“天敌”,水的有效利用也让人类不再惧怕火魔伤害。同样在崧泽遗址发现的马家浜文化水井,是中国年代最古老的直筒形水井,也是目前“上海第一井”。水井的发明,既提高了生活饮水的质量,又有蓄水灌溉、加工玉石器等生产用途,还能在着火等非常时刻就近提供水源,对人类的定居具有跨时代意义。
来到以城市史为脉络、以革命史为重点的“近代上海”展厅,反映了这一阶段上海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人们对安居乐业的追求下,中国的保险业开始发展。1863 年,祥泰、履泰、太平、沙逊、汇隆等五家英商公司在上海合资组建“保家水火保险有限公司”,馆内也展出了它的大楼照片。
那个年代的保险名称不像现在这样分类精细,主要就是“火险”“水险”等。到了清末,在上海专营火险的有51 家,占 31.9%;还有经营水火险业务的 25 家,占15.6%……比如此次展出的“英商永年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火险部保单”,这家公司就是 1898 年在上海成立的外商在上海最大保险公司之一。
做“抗战胜利 70 周年”专题时,我曾写过有关上海救火会的故事。所以这次在上海历史博物馆看到它的证章实物,更增添了一丝亲切。清末到民国,上海民族工商业蓬勃发展,人口密度大量增加,带来的火灾隐患也随之上升。然而开埠后,工部局设立火政处,公董局设立救火会。它们将先进的消防器械、装备和管理方法带入租界,但对华界火灾却坐视不管。为了不让租界外中国人饱受火灾之苦,华界将原先救火社团联合起来,于 1907 年成立上海城厢内外救火联合会,担起华界地区的灭火重任。上海救火会的创立振奋了民族精神,让无数中国人空前团结起来,是上海市民救亡图存的集中体现。它的壮大,也推动了整个上海地区的现代消防发展,促进我国最早的消防队建设和灭火装备的提升。
展厅里还珍藏着 1928 年普球厂灭火机、法租界公董局消防队证章和救火报警钟等近代上海的消防设施设备,以及一个 1920 年代的消防栓,引得不少参观者驻足拍照。早在1882年,上海主要街道就开始设有消防栓,截至 1930 年公共租界就有消防专用栓 543 只。虽然在后期的道路建设和时代进步中,这些老物件渐渐退出舞台,但作为城市记忆记录了上海消防的发展史,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一道景观。更令我没想到的是,在博物馆还有幸看到一只特别的消防龙头。这只龙头不仅是灭火时的利器,还在 1948 年申新九厂罢工运动中为工人充当了自卫的角色。而这场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的罢工斗争,曾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我想,探访历史博物馆的意义就在于,当我们了解了一座城的历史,就会对这座城多一份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