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喷雾能上动车吗?

今年9月2日,湖北宜昌东火车站安检处,一女子因拒绝配合安检人员,执意将携带的易燃压缩气罐带进候车厅,被发现后对工作人员大声叫嚣“你完了”且阻碍民警执法,由此瞬间成为“网红”,登上了新闻头条。该女子最终因阻碍执行职务、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

这位自称“公众人物”的女子,身份被娱乐媒体“扒得干净”,而我们关心的是新闻中所说的“易燃压缩气罐”。说简单点,这个“易燃压缩气罐”其实是一瓶防晒喷雾。防晒喷雾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尤其是夏季,随用随喷就能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防晒喷雾受人们欢喜,但不得动车“欢心”。

去年6月26日,郑州东至安阳东的G6602次列车运行至郑州东站—新乡东站区间上行线时,列车突然急停,动车组监控室的监控屏上和高铁司机的列车屏幕上,突然弹出火灾报警信息,显示一车厢卫生间烟感探头火灾报警,随后列车触发制动中途停车。机械师走到报警车厢卫生间时,先闻到一股浓烈的香味,打开门后,一位女乘客携带着一瓶防晒喷雾走出来。原来,列车报警是因为女乘客在密闭的卫生间中使用大量防晒喷雾,触发了列车的烟感探头报警系统才导致列车急停。

防晒喷雾的危险系数

这小小的喷雾到底藏了什么能量竟然可以牵制住动车?

防晒喷雾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液压式,依靠罐中加压气体喷出来,另一类是依靠喷头中弹簧的压力喷出来,不含加压气体。目前市场上在售的防晒喷雾大都是液压式,用低沸点、易挥发的液体作为推进剂,最常用的有丙烷、丁烷、异丁烷等。相对而言,非液压型喷雾因为不含可燃气体使用安全性较高。

那么,液压式的防晒喷雾燃烧系数有多高?假设将防晒喷雾喷在燃烧的纸张上,在接触火源的瞬间就可加快燃烧而且出现爆燃现象。如果罐体受到高温或碰撞,液体加快汽化,压力会急剧升高,超过罐体耐压度时防晒喷雾还会爆炸。

通常情况下,安全地使用防晒喷雾并不会引起燃烧等事故,但因为动车上的烟感探头特别敏感,因此才会发生警报。据6月26日事故中的列车员介绍,列车上的烟感探头设置了“减光系数”,是指烟雾或气溶胶对光吸收和散射能力的一个参数,范围在0.1-0.19之间,当探头检测到的数据达到设定的报警值时就会触发报警,被防晒喷雾逼停的列车设置的减光系数为0.16,因为列车卫生间空间密闭、狭小,涉事女乘客在喷防晒喷雾时产生了大量“烟雾颗粒”,烟感探头检测到烟雾浓度“超标”,触发了火灾报警系统。

列车上人群密集且空间相对密闭,并不能做到飞机那样的人、物分离,一旦随身携带的防晒喷雾因挤压等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防晒喷雾被列入了《禁止携带物品目录》。根据《目录》规定,禁止携带超过120毫升的防晒喷雾。诸如此类限量携带的物品还包括,不超过20毫升的指甲油、去光剂、染发剂;不超过120毫升的冷烫精、摩丝、发胶、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自喷压力容器,安全火柴2小盒,普通打火机2个。

同样不欢迎防晒喷雾的还有地铁。有网友表示,她曾携带一瓶60ml装的防晒喷雾在北京乘坐地铁,在通过安检机时,被告知防晒喷雾是违禁物品不能携带上地铁。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禁止携带物品目录》规定,乙醇和丁烷为违禁物品,而这两种化学物质恰恰是防晒喷雾的重要成分。

防晒喷雾怎么过安检?

乘坐列车时,可以携带120毫升以内的防晒喷雾,而且防晒喷雾一般是装在自喷压力容器内。或是必需携带防晒喷雾的,可以将防晒喷雾分装到软管小瓶中,或是携带非压缩气体瓶的喷雾。非压缩气体瓶的喷雾并不属于易燃易爆液体,有两个特点,一是摇晃的时候可以听到液体晃动的声音,二是可以轻松打开瓶子,压缩气体瓶由于里面充有气体,徒手基本上不能打开瓶子。

搭乘飞机时,常规装在压缩气瓶中的防晒喷雾不允许携带上飞机,因为飞机上的空气压强随着飞行高度变化,压缩气瓶承受的压力有限,如果发生碰撞很可能爆炸,所以建议将防晒喷雾挤在别的瓶子中携带,并且瓶子容量要小于100毫升。

如果防晒喷雾进安检口被扣时,一般工作人员会将物品寄存一段时间,乘客可以登记个人信息后,到规定时间内核实身份后领取。当然,如果时间充裕,也将喷雾快递邮寄到目的地再搭乘列车。

如何安全使用防晒霜?

炎炎夏日,防晒霜似乎是生活必须品,除了携带时应注意安全外,使用中也有讲究。从理论上说,虽然防晒喷雾涂抹到皮肤上燃烧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并非不可能。2017年11月,美国一男子将运动防晒喷雾喷完全身后,走到炭火很旺的烤肉炉旁烤肉,不料瞬间引火上身,造成胸部、背部、颈部大面积二度烧伤。2017年5月,在加拿大,至少有14人因使用了某品牌的防晒喷雾后,出现脱皮、水泡等多种烧伤症状,伤者中有30多岁的成年人,最少的才3个月大。这样的事故并非先例,据媒体报道,在2012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就记录了5例人们因为用了防晒喷雾而出现的着火灼伤意外。虽然引起防晒霜燃烧的源头包括香烟、蜡烛等,而且也并不是说只要喷涂了防晒霜就会引起燃烧,但是皮肤表层的喷雾还比较湿润时,就容易引起燃烧。

防晒产品虽说好用,但其危险性不可忽视,我们在购买防晒产品时,尽量选择含酒精制剂低的,使用含有易燃成分的防晒喷雾时,要避免接触明火、火花和火源喷;涂好防晒霜后,尽量远离明火,特别是在防晒物质没有完全干透的情况下。

带船体的飞机

在《飞机总动员2:火线救援》中除了主角外,还有其他的消防救援飞机角色。它们的原型机将在之后的栏目中一一向读者介绍。本期先介绍第一个角色:迪宝。迪宝的原型是加拿大庞巴迪宇航公司研制的水陆两栖双发螺旋桨飞机CL-415。庞巴迪公司成立于1942年,是全球唯一同时生产飞机和机车的设备制造商,也是全球第三大民用飞机制造商。在研发制造CL-415之前,该公司就已经研发了CL-215。为了适应森林消防的需求,他们在CL-215飞机基础上,生产出了CL-415。相较于CL-215,CL-415动力装置更快、水箱容量更大、抗腐蚀能力更强。

船体加机翼的组合

庞巴迪CL-415是一架水陆两栖飞机。水陆两栖飞机,顾名思义,水陆都能够运用其能力。水陆两栖飞机是指能在水面上起飞、降落和停泊的飞机,可以适应水上、空中两种不同环境。乘坐水上飞机的乘客可以获得和大飞机不一样的体验。水陆两栖飞机的船体或浮筒上装有供陆上起飞着陆用的起落架。水陆两栖飞机与普通水上飞机的上、下水装置不同,能经受着陆时的巨大撞击力并吸收撞击能量。与陆地飞机相似,水陆两栖飞机的起落架也是可收可放的。除了在空中飞行外,水陆两栖飞机在水上起飞降落时起落架也始终处于收上的状态。

与常见飞机不同,庞巴迪CL-415更像一艘船的船体。它的整体外观如同是飞机的机翼、尾翼、螺旋桨与一艘船的船体组合在了一起。船体设计也让飞机可以稳稳停在水面之上,更是保飞机在水面起降的重要保证。当飞机停泊在水面上时,机身的高度为6.88米,这远小于它的实际高度8.98米。

庞巴迪CL-415船体造型机身成为了它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它加入消防救援的重要优势。在庞巴迪CL-415设计之初,就确立了它的重要功能——消防救援。而它主要工作范围也被定义在了森林火场之中。

在森林火灾中,消防飞机往往会携带大量的水或阻燃剂。这就需要消防飞机留出一定空间用于储存液体。CL-415的机身设计为它预留出一个比较大的存储空间,足足拥有4个灭火水箱,总容积为6130升。

除了储存需要外,船体设计还有其他妙用。CL-415更是可以在掠过水面时自动汲水。那时的CL-415远看就如同一艘船在水面上行驶。与普通船只不同,工作时的CL-415停了没一会儿就会起飞。

令人惊讶的灭火效率

CL-415本身自带4个水箱,且汲水速度非常快。只需10秒内,CL-415便可完成自动汲水,并完全汲满水箱。这是源于它4个水箱后下方有两个可收放汲水管供飞机掠过水面时汲水,还有一个可单独打开的放水门。这些都加快了它的汲水速度。也就是说,它在水面汲水不久就会重新飞回天空。

按照设计者的初衷,CL-415的取水范围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从着小河流、湖泊、海岸汲水,甚至于海上也难不倒它。即使面对面积很小的水面,CL-415也可以从容汲水。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水箱是不能完全装满。面积小的水域难不倒它,面对浅水它也可以完成汲水。它可以在多浅的水上汲水呢? 1.4米,这是它最浅的安全汲水源深度。

与其他大型的消防飞机如之前介绍的波音747相比,CL-415体型并不是非常大。飞机本身重量为12333千克。虽然它的自重不大,但是它最大载重高达6123千克,几乎是其自重的一半。它在陆地起飞时最大起飞重量为19890千克,水面起飞时最大起飞重量为17168千克。更符合森林消防的需求。

不仅自载不低,它的飞行速度也不慢。最大巡航时速(起飞重量14741千克,高度3050米)376千米,最大爬升率(海平面,起飞重量20865千克)419米/分。据测算,如果它从距火场10公里的水面起飞,该机一小时可作业9次,撒水量可高达55170升。这些高效的背后有赖于2台普惠PW123AF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共同发力。

也正是这样的效率,使得原就定位消防救援机的CL-415获得更多关注。CL-415的身影常出现在各种森林火灾现场。

使用场景的局限与拓展

水陆两栖飞机也有局限。如果水源地距离火场较近,水陆两栖飞机就可以在沿岸海面上汲水往返火场。但是如果火场周边没有合适的水域呢?使用水陆两栖飞机就会显得尴尬。以东北大小兴安岭林为例。这片区域中面积较大的水域是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以南的嫩江水库。以此为圆心,以500公里为半径,可以覆盖一部分东北林区。而在多山的西南林区,就极少有适合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起降的水面。这种“多山多林少湖泊,多湖多水少森林”的情况限制了水上飞机的使用,有时候反倒不如使用多架大型灭火直升机更便利。

此外,用水还是用阻燃剂,也是个重要的问题。常见的红色阻燃剂是含氯、溴、磷、氮等大量阻燃元素的化学阻燃剂,可达到比水灭火高很多倍的效率。水上飞机无法在水上加注阻燃剂,使用陆地机场加注则使其意义大减。

正是这些尴尬,使得CL-415在实际应用中也遇到局限性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CL-415常常出现在森林火灾之中。面对局限,CL-415也在不断拓展自己。

作为水陆两栖的飞机,它的优点被多国看中。庞巴迪宇航公司也根据客户要求对CL-415进行简单升级。这些升级版的CL-415常常飞行在海平面上,不为消防为海事。比如,CL-415GR自带小艇起卸和货物吊装设备;CL-415M用于海事、 搜索救援和特殊任务。CL-415MP装载前视红外系统、机载旁视雷达和机头搜索雷达,用途更加广泛。在马来西亚海事执法机构服役。曾参与马来西亚对美里瓜拉巴南森林火灾的消防协助工作。

动画片中迪宝(Lil’Dipper)性格活泼热爱竞速的橙红相间固定翼飞机。她不仅可携带大量的化学灭火剂奔赴火场,还可以从就近水源汲水用于森林火灾灭火。现实中的CL-415常见在各个森林火场之中。它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局限。现实不如动画那么完美,庞巴迪CL-415依然会在森林火场与水源之间来回奔波。

相关链接:迪宝名字的来历

迪宝是中文译名,而她的英文名Lil’Dipper也与飞机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Dipper这一词指是河乌科河乌属的鸟类。也就是就是水鸟的一种。虽然身材娇小,但是拥有一个与脑袋相比特别大的肚子。河乌属主要栖息活动于山间河流两岸的大石上或倒木上。它们沿河流水面而飞,遇河流转弯处亦不从空中取截径飞行。能在水面浮游,也能在水底潜走。主要在水中取食。

从《速度与激情》到“安全与便利”

杨维雯/文

8月23日,《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简称《速激》外传)如期在国内上映,打破了《哪吒》连续28天对内地票房冠军的垄断。这部依托着“速度与激情”IP金字招牌的外传作品,虽然延续了该系列的一贯风格:飙车、枪战、美女、格斗等元素都在电影中有所体现,但核心的飙车戏份却被削弱,主角“话痨”式的人设也并不讨喜,因而被观众痛批“既没了速度也没了激情”。在豆瓣评分上,该外传创下系列最低的6.4分,但即便上映后口碑不佳,首日还是斩获2.48亿元,首周突破了7亿大关。不过,第三方票务平台依然下调了影片的票房预测,从20亿降至14.2亿。一直以来,“速激”系列都是环球影业麾下最有商业号召力的“摇钱树”。但好日子也总有个尽头,不久前环球影业宣布《速10》将是系列的终结片,《速9》和《速10》采用了漫威《复联3》《复联4》背靠背的拍摄方式,间隔一年上映。目前《速9》定档于2020年4月10号上映,《速10》则在2021年4月2号上映。为了弥补2017年《速8》到2020年《速9》间的空白期,这部外传作品因需而生。但除了收割粉丝票房,这部外传目前来看并没有任何其他贡献。

电影讲述的,一个是美国外交安全局的忠诚特工、身材魁梧的执法者霍布斯(强森饰),一个是前英国军事特工精英、无法无天的恶棍肖(斯坦森饰)。在2015年的《速度与激情7》中首次对峙之后,两人不论言语还是肢体都冲突不断,一直试图打倒对方。然而,通过高科技进行了基因增强的无政府主义者布里克斯顿(伊德瑞斯·艾尔巴饰)控制了一种可能永远改变人类命运的不为人知的生化武器,并且还打败了一位大胆优秀又特立独行的军情六处特工(曾出演《王冠》的凡妮莎·科比饰)——她恰好是肖的妹妹,为了扳倒这个世界上唯一可能比他们更厉害的敌人,这两个不共戴天的宿敌不得不联手。

整个影片中动作戏没什么亮点,就比上一部速激好那么一点点。还是老毛病,靠超级英雄式的大场面创意撑场,细节却处处透着赶工偷懒的痕迹。挥拳踢脚全靠慢动作特效耍帅。倒是喜剧部分意外不错,整体节奏也还行,某两位大咖客串略惊喜。一部标准的美式爆米花电消遣影,特地去看就没必要了。

或许这也就是在欧美的街头会上演这样的情景,如果给国内的导演来拍,应该是想象不出这样的场景,但是对于笔者,如果我是一名导演,或许我会通过大家常用的电动自行车的一场追逐戏,来深入探究当前社会对电动自行“安全与便利”的破与立。

电动自行车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道路交通工具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超过2.5亿辆。电动自行车骑行便利、价格低廉,但也产生了大量的道路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问题。

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统计,全国每年平均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约2000起。2013年至2017年五年间,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万余起,年均约2000起,较前五年增长33.3%。其中引发较大以上、导致人员伤亡的火灾34起,造成142人死亡。

今年年初,江西消防发布了一支名为《做个好人,别乱充电》的消防公益广告。片中讲述的是警察在蹲守犯罪嫌疑人时,由于犯罪嫌疑人在楼道内给电动车充电引发了电动车自燃,燃烧产生了滚滚浓烟,犯罪嫌疑人以为是警察使用催泪弹,他们企图逃脱,没想到出门就被毒烟熏倒无法反抗,而戴好护具的警察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其抓捕归案了。虽然只是一部59秒的宣传短片,但是达到的效果确是意料之外的好,广大网友们纷纷表示“消防员蜀黍,太皮了”“以后电动车不会再乱充电了”尽管这样,因为电动自行车随意乱充电引发的火灾,甚至致伤致死的案例屡见不鲜!近日@中国消防官方披露了两条电动自行车随意充电引发火灾的案情。一是,2018年5月22日1时许,安徽省明光市某小区一辆私拉电线充电过程中电气线路故障而引发电瓶车起火。引发2死6伤惨剧,直接经济损失398万元。最终车主被依法对其犯失火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二是2017年的11月20日,浙江湖州市吴兴区大港村一民房突然着火,导致两人死亡。事后调查火灾起因为,一名租客将电动车停在楼梯间违规充电造成。经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吴兴区人民法院以失火罪和消防责任事故罪,分别判处电动车当事人胡某和房东强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和一年九个月。

其实早在2017年12月29日,公安部就发布《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公民应尽量不在个人住房内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以及有条件的住宅小区、楼院,应当结合实际设置电动车集中停放及充电场所。

我们不缺办法,或许缺一些执行办法的决心!

电梯惊魂

钟琳/文

当电梯横空出世时,谁都不会料到,这个给人带来“上上下下享受”的机器,竟然也会造成致命伤害。电梯本不“吃人”,在电梯安全事故的背后,是使用中维保不到位、使用方法错误等人为因素。

电梯“吃人”的背后

2017年7月23日中午,浙江临平一住宅小区内的一部电梯突然发出巨响,被惊动的住户出门查看发现整个电梯厅一片狼藉,大片大理石门套掉落,旁边站着的一位大妈头部受了伤。接到消息的物业赶到现场并查看了现场监控,这才发现事故由一个杯子引起,而受伤的大妈正是肇事者。事发前,大妈乘电梯到9楼,出电梯后用不锈钢杯子挡住电梯门,电梯门关起来后没几秒整个电梯就发生抖动随即爆炸,大妈的头部被震落的电梯大理石门套砸到。

同样的事故并不少见。2018年10月31日早上,四川遂宁一住宅小区内,郭先生用铁棒阻挡电梯门希望电梯停留片刻,但没想到电梯门在关闭了三次后完全闭合开始运行,运行过程中,铁棒夹在电梯中间致使电梯门突然爆裂。还有更严重的,北京某小区业主在电梯间搬运物品时用瓷砖挡住电梯门,结果导致电梯损坏,该业主担心物业会向他索赔直接离开了现场且没有放置警示标志,结果一位2岁男童坠入电梯井死亡,最终该业主因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且赔偿25万。 

伴随城市化进程,我们已进入全民电梯时代,据中国电梯协会数据,2011至2018年,我国电梯的保有量逐年增加且增长率均保持在10%以上,预计至2023年将超过千万台。与之相应的是,电梯伤人事故每年发生40多起且有每年持续增加的趋势,《南方周末》曾对27省份的130个电梯样本进行测试,显示住宅电梯安全隐患高于商用电梯,占比达70%。

乘坐电梯时,为了等人伸手或是用身体挡一下电梯门,这样的情况习以为常,从安全角度来说,用物品挡住电梯门并不是安全之举。

目前,电梯门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幕,电梯门上装有两条射线感应装置,当物体阻拦射线时门就会自动弹开;另一种是触板,当有东西碰到触板时门会自动弹开。两种措施对于大物件都有保护功能,但仍会有一段距离的感应盲区,只要在盲区内感应装置都无法感应到异物的存在。上述案例中,大妈用杯子挡门,杯子处于光幕的盲点,所以电梯强制关门并带着杯子运行,所以导致电梯发生故障。另外,电梯都有强制关门功能,电梯门持续开门一两分钟后光幕会取消,电梯便强制关门,光幕时间由厂家设置各电梯不同。

除了电梯的先天制造因素,后期的保养和使用也是个问题,且是个大问题。我国电梯出厂时需通过国家相关质量标准检测,绝大部分事故根源都集中在后期使用。目前国家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未对电梯的设计使用年限、报废淘汰等作出明确规定,也就是说,没有电梯强制报废年限的规定,一般电梯的使用寿命大多为15年,但实际上不少电梯10年左右就需要淘汰或更换安全部件。电梯的带病运行增加了危险隐患,比如新安装电梯门缝间隙为6毫米以内,但随着我们使用、磨损,这个缝隙会逐渐变大,最大可以达到10毫米,并不会影响电梯门锁的闭合。有实验表明,当缝隙变大时,即使电梯门夹住滑板车、儿童模特的手臂等大小的物品,依然会强行关门运行。

暗藏危险的乘梯行为

反复摁开关。乘坐电梯时,即使时间紧迫,也不得反复按开关,这样并不会加快电梯门的开关速度,反而会干扰电梯的运行程序,影响其灵敏度。切记不得随意乱按按钮和用液体浇电路板,以免造成操作面板短路损坏或电脑混乱。去年2月,重庆一个“熊孩子”趁电梯里没有其他人竟然朝着电梯按键撒尿,导致电梯线路短路失灵,直到物业人员营救才脱险。

超时开门等人。在乘坐电梯时,如果需要等候一会儿,应站在电梯内按着开门按钮或者在电梯外摁住按钮。如果搬运物品需要等候时间稍长的,应用东西遮挡检测装置以防电梯关门,同时确保物品包装的完整,防止物品或液体洒漏在电梯内。

超载强行挤入。每部电梯都有额定的承载量,超过荷载范围会采取报警、暂停启动等自我保护措施,但有时电梯也会强行关门启动,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曳引绳打滑,轿厢下滑,这样惊悚的情况曾在苏州一写字楼内发生过,当时一部定员18人的电梯挤满了26人,电梯从一楼突然坠至负三楼。

动作太慢留“尾巴”。携带幼儿或是宠物乘电梯时,尤为要注意手中的牵引绳。就在今年8月底,广西南宁谭女士带小孩乘电梯时发生了惊险一幕,当时小孩骑着儿童车出电梯时慎将儿童车的牵引绳留在了电梯里面,当电梯关闭上升后,留在电梯里的牵引绳将儿童车拉倒,孩子从车上狠狠摔下。携带宠物时同样如此,而且狗狗等动物容易乱跑乱蹿,往往拉着牵引绳的人还没进电梯,宠物已经先行一步蹿进电梯。

蹦跳嬉戏玩耍。电梯到达开门时,不要着急入内,若电梯门打开发现轿厢不在或错位,不要将头伸入电梯井查看,以免被夹。在电梯内部不得蹦跳、玩耍,电梯上行时,人体跳跃落地的相对速度非常大,蹦跳产生的冲击力可能造成电梯损坏,或触发电梯安全保护装置造成电梯紧急停下,造成乘梯人员被困,情况严重的还会引起电梯倾斜。

如果在乘坐电梯时,发生紧急情况,又该如何自救呢?乘梯中如遇停电或故障,电梯门无法打开时,应立即用电梯内的警铃、对讲机或电话与管理人员联系,说明被困地点、人员等情况,同时保持通讯设备畅通,待施救人员赶赴现场处理故障。在报警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间歇性地呼救或拍打电梯门,同时注意保持体力,最好是靠在墙壁上,并时不时地调整呼吸。切勿采取过激的行为,用手扒门或私自从轿厢内爬出。在无法确认电梯停靠位置的情况下,自行扒门逃出轿厢,电梯有忽然运行或坠落的可能,同时电梯也可能停在两个楼层之间,扒门逃行会有坠梯危险。

如果遇到电梯下坠,不论有几层楼,摁下每层楼的按钮,当紧急电源启动时,电梯可以马上停止下坠。整个背部和头部紧贴电梯内墙,呈一直线,利用电梯墙壁作为脊椎的保护。如果电梯内有扶手,两臂展开握住扶手,防止因重心不稳而摔倒,没有扶手的,用手抱颈,避免脖子受伤。膝盖呈弯曲姿势并,借用膝盖弯曲承受重击压力,同时踮起脚跟减缓冲力。

看《长安十二时辰》学消防知识

杨维雯/文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正在热播,剧中精致的服化道、恢弘的场景,再现了大唐盛世。更值得玩味和研究的,是剧中的日常监管乃至防火措施!蜀黍的职业病又犯了,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是怎样进行城市防火的!

长安消防员——武候

长安是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甚至是作为当时整个世界国际化大都市,城内百姓竟能达到百万之众。偌大的长安,没有效率过人的管控监察机制的话,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长安当时的执法者名为不良人,至于消防灭火的就是武候了。唐朝在京都长安设有“武候铺”。这种“武候铺”,大城门100人,大坊30人;小城门20人,小坊5人。受左右金吾下属的左右翊府领导。在全城形成了一个治安消防的网络系统。

救火的工具——溅筒

长安城里坊的墙体也是为夯土板筑,就是我们现在称的土墙,把土夹在两块木板中间,用杵捣坚实,就成为了墙。这样的墙体非完全的木材结构,在防火上虽比不上现在的防火墙,一定程度上也能做到一些隔热隔火的作用。倘若真的发生火灾,唐朝也有自己的救火工具。

“敌若纵火焚楼堞,以粗竹长一丈,锼去节,以生薄皮合缝为袋,贮水三四石,将筒置于袋内,急缚如溅筒。”“令壮士三五人撮水口,急蹙之救火”——《通典》

大意为:如果有敌人纵火焚烧楼城,将长竹按节锯开,用动物的皮缝合成水袋,水袋里装满水,将锯好的竹筒捆绑至水袋口上,用力挤压水袋用来灭火。虽然很像小朋友们玩的水枪,但是到后期变出来的“土龙”、“洋龙”等类泵浦式灭火装备,这是早期较好的灭火工具。

灯会安保——专人值守备勤

东市和西市是唐长安城的经济活动中心,也是当时全国工商业贸易中心,还是中外各国进行经济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这里商贾云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满目,贸易极为繁荣。唐朝集市、灯会繁荣,尤其是元宵灯会,更是熙熙攘攘。元宵灯会一般从正月十四开始,正月十八结束。为了赏灯众人的财产及生命安全,官员想尽了办法。灯会时,官府会在每一处灯棚旁边,均设云梯一架、巨桶一只、铺兵(消防)若干名,桶中贮满清水,以备灭火之用。

不过,这样的“福利”仅限于皇城。为何地方州府不能享受此等顺应民心的“福利”?官方的说法是,地方州府尤其是江南州府“住宅既稠密又简陋,极易失火,为了降低火灾的发生率,必须缩短灯会的期限。”

石油——伏火雷

剧中令人望而生畏的伏火雷,黑色的液体撒到建筑物及人、动物身上,引火即会火焰缠身,被称为“黑色骨头”,用水非但不能灭火,反而适得其反,而量多则会引发爆炸。这神秘的提取于石脂的物质究竟是什么?答案也许对于后人来说并不稀奇,它正是我们所说的石油!

据资料介绍,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中记载了“高奴有洧水可燃”。高奴在陕西延长附近,洧水是延河的支流。“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这里的“肥”就是指的石油。到公元863年前后,唐朝段成武的《酉阳杂俎》记载了“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燃灯,极明”。

而剧中说石脂燃火,用水非但不能灭,反而适得其反,又是什么原因呢?

在人们的常规思维中,水是火的“克星”,一旦遭遇火灾便习惯性的取水进行扑救,殊不知有些物质和设备发生火灾是不能用水扑救的,如果盲目取水扑救会适得其反,最终水反而会成为火灾的“助燃剂”,石油或是现今由石油炼制的液化气便是这样的例子!这是因为比水比重小或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火灾,原则上是不可以用水扑救的,但原油、重油可以用喷雾水流扑救。燃气(如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火灾,不能用水扑救,水是不能扑灭气体火灾的。

农用飞机
——航空消防的中坚力量

沈懿媛/文

时隔9年,《玩具总动员》第四部正式上映。皮克斯工作室出品过许多类似的动画片,它们的中文译名常常以总动员收尾,如《赛车总动员》《海底总动员》等。虽然XX总动员的中文译名总是充满了各种槽点,但这些影片本身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佳作。与《赛车总动员》同世界观的《飞机总动员》系列便是其中之一。

该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架患有恐高症的农药喷洒机德思奇的,从普通的农场飞机到世界竞速冠军。到了第二部,德思奇的齿轮箱再也找不到配件,而农场缺少消防救援力量被迫关闭。为了小镇玉米节的顺利举行,他给自己定了一个成为消防飞机的目标。

那么农用飞机真的适合航空消防吗?现实中的农用飞机也是重要的航空消防力量。比如动画片主人公德思奇的原型正是美国空中拖拉机公司生产的AT-301农用机。作为“德思奇”的放大派生型AT-802具有更大的改装空间。

诞生

提到农业航空就不得不提一段美国农业的历史。历史上美国曾一度因为种植业劳动力成本太高而放弃种植水稻,所有大米都从国外进口。后来,航空技术运用到农业后,彻底解决了劳动力成本问题,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一跃成为全球稻米出口大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65%的农作物农药喷洒工作也都是交由飞机作业。

美国发达的农业航空体系得益于政府的全力支持。上世纪70年代起,政府就支持研发航空作业优化模型,还在近年继续投入农业航空作业降成本研究的预算,期望开发更高效的农业航空技术。

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了许多农用飞机生产商。生产了动画片的主人公德思奇的原型AT-301的美国空中拖拉机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创始人利兰·斯诺在1970年从罗克韦尔公司辞职后,在德州奥尔尼创办了空中拖拉机公司。AT-300是利兰设计的第一种带空中拖拉机商标的农用机,随后该公司又推出了一系列农用飞机,获得了想到理想的市场规模。

1990年10月首飞的AT-802农用机是其中一种专业农用和灭火机,机身内置3104升的贮液箱。该机安装一台普惠PT6A涡桨发动机,马力强劲,飞行性能好,载重量高,续航时间长,因此该机型为未来的改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改变

随着技术的发展,农用飞机的特点与优势越来越显著。

由于原机设计用途主要是农作物养护、森林灭火等,因此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与战斗机相比,它转弯半径小、低空低速操纵性能好;驾驶员观测视野十分宽阔,便于对地观察;整体机构和机载系统的设计简单、耐用、可靠,可以在临时、简易跑道甚至土路上起降,并能在极端的高温环境和尘土环境下飞行;燃油装载量大、燃油经济性极佳,能在目标上空游弋达10小时以上,实施发现、锁定和攻击任务;地面保障工作十分简单、费用很低。

AT-802农用机的这些特点,正好与火灾中“非对称”、“非常规”作战的要求相符合,因此在航空消防中更显优势。

这些优势以及更低的飞行成本使得AT-802农用机的消防能力收获更多航空消防的青睐。热衷于改装战斗机的美国人也将改装目标逐渐倾斜至农用飞机。

转型

AT-802农用机的优势促使这款机型出现了一个新的分支:AT-802F消防机。改装自AT-802的AT-802F消防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森林固定翼灭火飞机之一。AT-802F的航空消防液压抛洒系统投放准确性高。其有效商载重量高达3.12吨,几近其自身重量7.26吨的40%。单架飞机单次抛洒过程的灭火范围为300x30M。巡航速度更可至360公里/小时。利用喷洒化学灭火剂的半径覆盖达500公里范围。具有机动灵活、安全高效、低空性能良好、“威力”巨大的特点。适合山区、草原和临时机场“作战”。

在实际改装之后,AT-802F消防机还装载有先进的导航和电脑抛洒消防控制系统。根据火势情况和目标火场需要,由飞行员通过电脑设定或手动控制消防药液抛洒剂量。如同军用轰炸机,可以人为控制“弹药”发射量次。大火情况下可以使用高档位短距离抛洒,小火时改用低档位长距离抛洒,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航空消防准确率和消防药液使用率。

装载化学灭火药剂后AT-802F消防机更是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在第一时间将山火扑灭在萌芽状态。对已成灾的山火,AT-802F消防机也可直接扑打火头或采取打阻燃带的方式控制火势的发展,为扑救火灾争取宝贵时间。

实战

随着改装的成功,AT-802F消防机出现在多次消防救援的第一线。早在5年前,中国的北大荒通航就从美国引进了6架AT-802F消防机,主打化学灭火功能,增加航空消防力量。

  在内蒙古毕拉河“5.2”重特大森林火灾中就出现了AT-802F消防机编队的身影。2017年5月2日15时,六架金黄色的AT-802F消防机满载森林消防药液,以专业队形从加格达奇航空护林基地机场起飞紧急赶赴内蒙古毕拉河“5.2”重特大森林火灾现场,跨省区实施森林航空消防增援。此次火灾中,AT-802F消防机编队成功飞行60小时33架次,投放消防药液100余吨,熄灭和阻止森林蔓延火线8000余延长米,消防效果显著。

在面对火情更为严重、过火面积更大的6·1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时,这6架AT-802F消防机依然出现在灭火一线。与各种消防装备合作,共同形成了一条重要的森林化学灭火防线。并与地面消防力量配合,更高效地完成了火灾救援。

农用飞机AT-802的消防改装之路和德思奇一样带有几分传奇色彩。这也带给人们这样的思考:什么样的消防飞机是最好的消防飞机?这取决于灭火作业的具体任务和环境需要。最先进的消防飞机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用“适用”的才是最好的。除了追求消防装备技术上的“最先进”,还要重视对经济性的考虑。通过不断用现代技术改造潜在装备,有时也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消防效果。

空中拖拉机飞机(AT-802F)喷洒农药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