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getimagesize(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6/04/无标题-14.jpg): Failed to open stream: HTTP request failed! HTTP/1.1 404 Not Found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1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4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5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6/04/无标题-14.jpg);" data-width="0" data-height="0">

构建迪士尼消防安全大网络
打牢安全地基

无标题

钟韵瑶/ 文 IC/ 图

很久以前,一位父亲梦想着建造一个能让父母和子女共度欢乐时光的场所,可以带着小孩坐旋转木马,到处玩耍。始于这位父亲的冥思苦想,1955 年7 月18 日,一个“比普通游乐园更令人流连忘返的场所”在加利福尼亚正式对外开放了。这位父亲根据自己的名字“华特·迪士尼”,将游乐园命名为“迪士尼”。
在时间的年轮扩展中,迪士尼不仅成为了孩子的乐园,也延续了大人在成长过程中内心深处的童真和美好。而今,这份美好将在上海延续。
2009 年11 月4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受权宣布:上海迪士尼项目申请报告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首期开发的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围绕“神奇王国”的主题展开设计和建设工作,园区的周边,再配套以绿化水面、交通设施、商业餐饮、宾馆住宿等服务设施,共同构成约4 平方公里的迪士尼主题乐园及配套设施区。
等了很久,上海迪士尼终于要揭开帷幕了。
根据迪士尼官方消息,今年6 月16 日,我们将可以游览全球最大的迪士尼城堡——奇幻童话城堡,探索别具一格又令人难忘的六大主题园区——米奇大街、奇想花园、梦幻世界、探险岛、宝藏湾和明日世界。
2013 年,当我们第一次踏进迪士尼地块时,它还只是一个空旷而忙碌的工地,所有的童话世界都在规划的蓝图中。从规划中得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与任何其他迪士尼产业有所不同,它提供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验,为形形色色的游客而设计。
今年年初,我们再次来到迪士尼,迪士尼建设项目已接近收尾,相关人员为我们介绍了上海迪士尼的特色。值得让人津津乐道的特色,可以先从工地说起。在那里,工人宿舍区不仅仅是简单的几间房间,而是一个个小型社区,每个社区有宿舍经理、安保人员、餐厅服务人员,急救人员,医生护士等。每个社区还都有一个颇有上海特色的名字,白玉兰东区、白玉兰西区等。作为一本专业消防消防刊物,我们自然而然地把目光聚焦在安全上。尽管在采访前,一再被告知“迪士尼的安全工作很严”,但真正了解后,我们还是有点吃惊。
假如说你是一名焊工,想要在迪士尼一展身手,那得有“两把刷子”,要经过层层关卡。持有国内正规机构颁发的焊工证是首要条件,如能通过初试,你将得到一顶贴有“红纸”的安全帽,这是新手的标志。在与带教师傅签订师徒协议后,一个月的试用期就开始了。在这一个月内,“小红帽”不仅要通过师傅的培训考核,还要接受周边人不时的抽查。如果能安全度过试用期并通过最终考核,你就能得到由迪士尼建设方颁发的焊工证,两证在手,正式上岗。
别庆幸,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才是重中之重,各个阶段都要遵循相应的纲领规范、程序要求。业主、施工、监理等,按照50:1 的比例配置安全人员,这相当于你的一举一动都在安全员的视线中,焊接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安全事故都要写事故报告,接受调查处理,即使只是小到可以踩灭的火。
假如你是建造商,想要为迪士尼“添砖加瓦”,可要有些心理准备,迪士尼对建设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例如员工宿舍,建材防火等级不能低于规范,内部的喷淋系统、烟感系统一样不能少,还有控制中心要标准化建设。样板房摆在那,不要求“百分之百,但必须八九不离十”。
工作人员不止一次地提起迪士尼管理层对安全的重视,如合同条款中明确规定安全条文,单单一本安全目录就有80 页,还有每月的消防演练和检查。工作人员表示,建设之初,他们就订立了要把迪士尼作为建造行业的标杆来打造,因而所有的一切都要做到严之又严。
迪士尼是一个成熟的“洋产品”,园区规划、舞台布景都有标准化的要求,而且还有不少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初来驾到,迪士尼略有“水土不服”。这里说的是上海迪士尼的另一大特色:米奇、唐老鸭、白雪公主,记忆中的这些童话人物,在上台演出前必须先经消防监测机构“验明正身”。迪士尼工作人员解释说,原产美国的人物以往都按照美国消防规范来选材,但是到了国内,这些材料并不完全符合国内的消防规范,因此不得不重新进行检测。考虑到人物由各种不同的材质组合不成,很难窥一斑而知全豹,建设方只能建造一个个迷你版的米奇、唐老鸭送审。园区内的所有舞台布景同样如此。
这些对游客来说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才是安全保障具有决定意义的小事,迪士尼建设方把所有“意料之外”作为“预料之中”来准备,体现了他们对安全的重视。工程建设只是一个方面,上海迪士尼还有更多的安全保障,我们将陆续为读者介绍。

全球迪士尼乐园一览

迪士尼乐园是一座主题公园。主题公园是指园中的一切,从环境布置到娱乐设施都集中表现一个或几个特定的主题。全球已建成的迪士尼乐园有5 座,分别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以及日本东京、法国巴黎和中国香港。
洛杉矶迪士尼乐园
加州洛杉矶迪士尼乐园是全球资格最老的迪士尼, 建成于1955年,是世界第一个现代意义的主题乐园。
奥兰多迪士尼乐园
奥兰多迪士尼乐园位于奥兰多的郊外,1971 年开业迎接客人,它耗资7.66 亿美元,总面积达124 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迪士尼乐园。
东京迪士尼乐园
被誉为亚洲第一游乐园的东京迪士尼乐园, 主题乐园面积为7.8 平方公里,从1983 年4 月15 日开放以来成为男女老少各享其乐的旅游胜地。
巴黎迪士尼乐园
华特·迪士尼公司耗资440 亿美元,在位于巴黎市郊马恩河谷镇兴建了欧洲的第一个迪士尼乐园,并于1992 年初开张。
香港迪士尼乐园
2005 年9 月12日, 香港迪士尼乐园首期项目“ 神奇王国” 建成开放,占地1.26 平方公里。这是中国第一个以迪士尼乐园模式兴建的主题乐园。
上海迪士尼乐园
2016 年6 月16 日,全球第六个、中国第二个迪士尼乐园上海迪士尼乐园将正式开放。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及配套设施区域首期规划开发面积约为4 平方公里,将以占地约1平方公里的主题乐园区为主要核心区,投资规模约250 亿元人民币。

Warning: getimagesize(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6/03/无标题-51-300x214.jpg): Failed to open stream: HTTP request failed! HTTP/1.1 404 Not Found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1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4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5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6/03/无标题-51-300x214.jpg);" data-width="0" data-height="0">

好莱坞游记

董晓白/ 文图

在踏上美利坚这片土地之前,好莱坞对我来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美国梦”。所以,当我站在位于洛杉矶的好莱坞环球影城门口第一次按下快门的时候,我还有几分“庄生晓梦”的感觉。

在工作人员精心策 划下,《未来水世 界》节目真假难分, 有惊无险。
在工作人员精心策划下,《未来水世 界》节目真假难分,有惊无险。

绕过门口那个印有“Universal Studio”的透明地球雕像,走进以侏罗纪公园为主题的大门,一切变得真实起来,我走出了一个梦境,还来不及回过神,却又跌入了一个新的梦境,一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的梦境:影城内以著名影视作品为主题的建筑一栋接着一栋,街对面两楼窗户中探出一位留着胡子的大叔和一位戴着卷发筒的老奶奶,他们热情地向游客们打招呼,询问大家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若你在聚精会神地研究游园地图,那你可要小心了,吸血鬼德库拉爵士兴许已经悄悄站在了你的身后,伺机用他那尖锐冰冷的牙齿刺穿你的脖子……
《影城之旅》可以说是环球影城最著名的景点,在这里,游客可以探索好莱坞最著名的户外场景之一,一窥电影制作幕后的秘密。你可以舒适地坐在内置有先进的高清显示器的有轨电车内,沉浸在完整丰富的外景场地体验之中;也可以走进ABC 频道非常叫座的《绝望主妇》《世界大战》《大白鲨》《精神病人》等电影电视剧的世界,近距离领略大片中的特效场景;还可以参与以“金刚”与“速度与激情”为主题的360° 4D 历险,激发求生的本能,体会心跳加速、血脉偾张的激情。
好景点自然会有很多人排队,在《影城之旅》的等候区域,长长的队伍弯成10 个来回,密密麻麻的一片。正当我为将要到来的漫长等待感到无奈时,却意外发现了头顶的宣传屏幕。
在这里,《速度与激情》里的主角们正在“招募”新的车手。
我饶有兴趣地看了一会儿,却发现这竟是《影城之旅》的安全须知。“作为一支无与伦比的赛车队伍,我们不需要任何不遵守规定的新人来破坏我们的计划,所以这名新车手一定要切记在驾驶过程中系好安全带,车辆行驶中请勿将头和手伸出车窗外,观看4D 片段的时候一定要握住座位前方的扶手。”片中的男一号多米尼克·托雷托提醒道,“我们只欢迎服从指挥的优秀车手,与我们共同体验赛车的巅峰速度。对了,不要忘记问工作人员领取3D 眼镜,这可是我们冒险的必备装备!”这样的形式让我眼前一亮,真是上多少遍都不会腻的“安全课”呀。我们车的讲解员是一位扎着“团子头”的年轻女孩,她始终面带微笑,用令人愉悦的语气向游客解说拍片过程,如何营造地铁站中的大地震,如何巧用幕布及后期制作让观众们身临其境等等,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好莱坞的幕后世界。
环球影城的每个景点门口都设有显示剩余排队时间的电子屏,方便 游客合理安排游览时间。
环球影城的每个景点门口都设有显示剩余排队时间的电子屏,方便游客合理安排游览时间。

环球影城的每个景点门口都设有显示剩余排队时间的电子屏,看着《变形金刚》3D 虚拟过山车只要5 分钟,我忙不迭站进了队伍中。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园方根据片中还原的变形金刚堡垒,交替闪烁的红蓝色灯光让我对接下来的游玩项目充满期待,一扫排队等候的焦虑。在《小黄人》3D 虚拟过山车项目中,机智的工作人员穿着小黄人的制服预热了游客们的心情:“大家像我们一样伸出双手,和小黄人们打个招呼吧!”大家在这样的氛围下纷纷招起了手。与此同时,胸前的安全杆被放下,卡住了腿部。原本生硬的动作命令就以这样令人愉快的方式呈现出来,也难怪每位走下座位的游客脸上都堆满了笑容。
玩够了过山车,我沿着地图继续前行。忽然“轰”地一声,前方的道路发生了一起“爆炸”事件,两辆“相撞”的小汽车一下子不见了踪影,感觉就像是被炸飞了一样。定睛一看,原来两辆小车下面各带有一条不容易发现的轨道,在爆炸的瞬间,这两条轨道迅速启动,把车子在最短的时间内“藏”到了视觉的死角里,和观众们开了一个视觉上的“玩笑”。
除此之外,大量的电影幕后“小动作”在《电影梦工厂》中被曝光,《摩西十诫》里大海被霸气地分成两半,《泰坦尼克号》中那群望不到头的乘客,《指环王》里那让人心神向往的瑞文戴尔……很多在片中看似轰轰烈烈的场面,在这里不过就是一些“雕虫小技”罢了。
同样有大戏可看的,要数园区内最受欢迎的表演节目《未来水世界》了,这是一场以电影《水世界》为主题的海盗大战,10 多位特技演员在完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水中、火中和爆炸中投入地卖命。内容包括精彩的水上大战、喷气船滑水表演以及交战时的爆炸场景,尤其是当飞机冲破围墙引发的大规模爆炸和烟火效果,更让观众的情绪High 到了最高点!别小看这为时30 分钟的演出,里面的爆炸场景可都是“真家伙”,为了保证观众们的安全,工作人员费了不少心思。
“水面上的起火点都是定点定时的,我们在固定的地方安装喷射燃料的口子,配合演员的动作,适时进行点燃,这些点离开观众席往往有几米的距离,之间还隔着水面,保证万无一失。”工作人员Kate 表示,就连节目中演员激战时用的燃烧弹也是经过反复测试的,里面可燃物的分量都经过了严格的控制,确保不会伤害到演员。“在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还会使用适量的热源,加入一些烟雾效果,来增加节目的场面感。《未来水世界》特效真假结合、情节跌宕起伏,是一场不容错过的表演。”
洛杉矶是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最大的城市,以明媚的阳光和适宜的气候闻名于世,非常适合旅游、休闲、娱乐。在我看来,好莱坞环球影城之所以能在这么多环球影城之间脱颖而出,除了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之外,更多地得益于美国这种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以游客的安全、快乐为宗旨,一心一意为游客服务,这场“美国梦”里加入了这些元素,势必是锦上添花,令人流连忘返。

Warning: getimagesize(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6/02/img1503.jpg): Failed to open stream: HTTP request failed! HTTP/1.1 404 Not Found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1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4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5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6/02/img1503.jpg);" data-width="0" data-height="0">

“9·11”纪念馆与美国消防员职业精神

董晓白/ 文图

img1503
从加州飞纽约,一出机场就能感到迎面袭来的寒意。这份寒意,一直系着一种哀思,伴我走到了曼哈顿下城的世贸中心旧址。2001 年9 月11 日上午,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北塔和南塔,两座建筑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世贸中心其余5 座建筑物也因受震而坍塌损毁。14 年的光阴已矣,如今,我站在了这片经过重建的土地上,记忆中的那些废墟与尘埃,已然不复存在了。
傍晚的金融街,人不多。橙色的灯光照映着街边的墙壁,那是一面巨大的铜铸墙面,上面刻着消防员战士们英勇奋战的场景:有的正抱着水带往前冲;有的聚在一起商议救援方案;有的拿着工具在废墟中摸索;还有的跪在地上用消防栓里的水洗脸降温……末了,一块菱形的铜牌上这么写道:致343 位这个城市最勇敢的朋友和战友,感谢他们在最危险的时候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沿着路灯往前走,不一会儿就到了纪念馆广场,广场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两个下凹的方形瀑布池,它们原本是世贸中心的地基,改造后的池子四周都用青铜板刻有遇难者的名字,包括1993 年2月26 日世贸中心爆炸案和“9·11”事件中的所有遇难者。
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你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其他事情先放一放,你可以把这座城市的喧嚣暂时忘却。你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你面前这些死者的名字上,集中到你与那个历史时刻之间的关系上,集中到今天,你应该或者能够为此做些什么。

在“9·11”纪念馆内的一根纪念柱上,人们自发地寄托着对 消防战士们的怀念。
在“9·11”纪念馆内的一根纪念柱上,人们自发地寄托着对消防战士们的怀念。

博物馆位于两个纪念水池之间,为钢结构透明玻璃幕墙。一进门,便可以看到耸立在博物馆入口处的两根三叉戟形状的钢柱。这两根钢柱是原世贸中心结构柱,也是最后两根从废墟中移走的支柱,这“最后的支柱”锈迹斑斑,我试图从它们身上还原世贸中心曾经的辉煌,却已然是徒劳。
穿过一道长长的斜坡,各种各样“9·11”事件的相关元素展现在我的眼前:当时报警电话的录音、疏散时的照片、救援人员的装备、恐怖袭击的还原视频……走着,看着,忽然发现前面的一件展品边站了好些人,好奇心驱使我凑了过去——只见面前是一辆几乎被烧毁的消防云梯车,红黄相间的车身已经因高温的炙烤变了形,车门像折皱了的纸张一般没精打采地吊在门框上,一旁的轮胎轱辘已经熔化了,车尾和云梯的部分已经面目全非,只有复原的标签上还清晰地印着这么几个字:“LADDER3”,这就是著名的3 号云梯车。这辆云梯车的主人是坐落于曼哈顿东区的纽约消防队,9月11 日,队长John Brown 得知发生恐怖袭击,在无法联络总部的情况下,毅然带领10 名队员出发,赶到北塔开展救援,他们中大部分人刚刚结束一整个通宵的值班工作。9 点21 分,全队到达北塔35 楼后,John Brown 向指挥台发出了最后一条留言:“这里有很多死伤者,火情发生在75 楼,我们是3 号车,我们还在往上爬。”然而,10 点28 分,北塔发生坍塌,这11 位英勇的消防战士再也没能活着出来。他们知道已经有好多战友们牺牲在了救援途中,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向上爬,去救人!
这一瞬间,我忽然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篇报道:2001 年9 月11 日早晨,纽约第41 消防队接到一个电话,皇后区第288 消防队一名消防员因病请假,要请一位消防员过去代班。
消防员萨利文奉命开车前往,在半路上,他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世贸中心被飞机撞击的新闻。
他立即赶到288 消防站,钻进一辆消防车,赶往现场增援。还没赶到,他便亲眼目睹了世贸北塔的坍塌,他参与了搜救,但是并没有找到幸存者。这次代班,阴差阳错地救了萨利文一命。就在这一天,他所在的“第41 消防队”和他准备去代班的“第288 消防队”的所有队员在“9·11”救援中全部遇难,他,成了唯一的幸存者。在此后的12 年里,萨利文并没有成为“明星”,他选择了沉默,他从来不谈论自己的幸存故事,并被自己“独活”的负罪感折磨着,他一直觉得,自己本该和队友们一起死去……
这,便是美国消防员的精神,也是“9·11”纪念馆想要弘扬的精神。在这辆云梯车前,一位蹬着高跟鞋的摩登女孩阅读完介绍牌上的文字,毕恭毕敬地敬了一个礼。馆内的一根纪念柱上,人们自发地在上面寄托着对消防战士们的怀念:柱子顶端,大大的几个“PAPD37”、“NYPD”、“FDNY”字样告诉着人们,在纽约最危急的时刻,是这些单位的343位战士为了守护这座城市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消防员的家属们把他们生前的照片贴在了纪念柱上,把这份深沉的哀思,永远地留在了亲人牺牲的地方。
面目全非的3 号云梯车残骸上,凝聚着11 名战士的消防魂。
面目全非的3 号云梯车残骸上,凝聚着11 名战士的消防魂。

走出纪念馆,不知何时飘起了小雨,广场上400 余棵沼泽白橡树在雨中发出沙沙的声响,如泣如诉。南纪念水池西面,有一棵卡勒梨树,它于1970 年被种植在世贸中心广场上,工人在清理“9·11”事件废墟时,于残垣断壁中发现这棵树只残留一截8 英尺高的树桩,便把它移植到公园内,来年的春天,它竟然开出了新花。2012 年,它被命名为“幸运者树”,移植到纪念馆广场,成为了“9·11”事件历史的象征!
“9·11”国家纪念馆的“使命宣示”写着这么一段话:缅怀和告慰于1993 年2 月26 日和2001 年9 月11 日恐怖袭击中罹难的几千名无辜男女与儿童,对这个发生悲剧的地方致以崇高敬意!表彰那些努力活下来和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他人的人,以及那些给与我们同情和帮助,让我们走过了最黑暗时刻的人。愿生者铭记,愿逝者安息,愿这种精神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并成为永恒的灯塔。让我们重申对生命的尊重,增强我们的决心,捍卫自由,结束仇恨、无知与偏狭!
如果说制造“9·11”恐怖袭击反映出人类最丑陋和最邪恶的一面,那么在袭击发生时和发生后无数普通人所做出的无私奉献和互帮互助的反应,又正是人性光辉的最好体现,这,也是“9·11”国家博物馆希望传达给每一位参观者的感悟。

Warning: getimagesize(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5/12/img1380-1024x696.jpg): Failed to open stream: HTTP request failed! HTTP/1.1 404 Not Found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1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4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5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5/12/img1380-1024x696.jpg);" data-width="0" data-height="0">

冰雪俄罗斯的“出行法宝”

董晓白/ 编辑

img1380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由于其大部分疆域处于北温带及寒带,1 月份的平均温度在-18℃至10℃之间,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如何保证国民冬季出行安全一直是俄罗斯政府非常关注的问题。

莫斯科:一出门就有公交

以莫斯科为例,数百年的建设早已让这座城市具备了解决冬季出行问题的基础设施,莫斯科交通网四通八达,基本上步行10 分钟就能找到某种公共交通工具。无论是无轨电车、有轨电车还是地铁暖气都十分充足,坐在里面完全不会感到寒冷。所以在莫斯科的冬季,路上很难看到行人,不管什么样的防寒衣物和雪地靴,都不如有暖气的车里舒服。
在许多地铁口、地下通道等入口往往都有一个雪篦子,行人经过的时候使劲在上面磕两下,鞋底附着的雪就会掉在雪篦子下面,然后落进下水道里。这样,既可以防止人们将雪带入室内造成污染,也可以防滑。还有一个有趣的东西是大家闻所未闻的,那就是冬季防滑鞋套,它是一个有防滑钉的鞋底,绑在普通鞋上,立刻就变成钉鞋,能大幅度提高防滑效果。所有这些东西都可以在超市里买到,十分方便。
莫斯科的扫雪装备十分完备,在下雪前就有车辆开始撒融雪剂,对于车辆不方便进入的小街小巷,则通过清洁工人沿街撒融雪剂,做到未雨绸缪。所以一旦下雪,虽然车速会明显降低,但绝不会导致全城交通大瘫痪。每次下雪后,莫斯科都会投入大量扫雪车轮番扫雪,这种车很像联合收割机,边扫雪边将扫过的雪收集起来,然后运往专门堆雪的地方。

圣彼得堡:汽车防冻装备多

在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下第一场雪的时候,所有的汽车都必须换上“钉子轮胎”。这是一种特殊的防滑轮胎,其表面布满结实的金属钉,以增强摩擦力。在这里,如果没有及时更换冬季防滑轮胎,将面临高额罚款。几乎所有拥有车辆的家庭都配备冬季和夏季两套轮胎,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忙着换上冬季轮胎,把夏季使用的那套换下进行保养和清洁,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在很多人家的阳台或车库看到许多轮胎的原因了。这段时间也是换轮胎工人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平均每天要工作10 个小时,当然了,这样的加班报酬还是不错的,每换一次轮胎大约有60 美元的收入。
在冬季,汽车还需要大量配套设施,如应对不同温度的防冻液、长短扫雪刷、坐垫加热设备等。这些物品在各大超市都有销售,尤其是防冻液,甚至在马路上堆放着销售。如果没有防冻液,在冬天出行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你的汽车前挡风玻璃会因为污物造成眼前一片模糊。还有一样东西比较特殊,就是快速将被冻住的锁孔解冻的液体,一些汽车在清洗过后,锁孔往往会被冻住,从而导致钥匙根本无法打开车门,如果将这种液体倒进锁孔,几十秒后冰便会迅速融化。这几乎是每个司机必备的东西,否则寒夜里打不开车门将是非常痛苦的经历。

大乌苏里岛:冒险飞机免费坐

对于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冬季出行是个大问题。在大乌苏里岛,岛上的居民被乌苏里江与对面的哈巴罗夫斯克隔开,夏季人们可以通过渡轮出行,冬天船只无法通行,人们只能等待河流被彻底冻上以后坐车过河,而如果有人需要急诊的话,可以通过急救电话呼叫直升机,并且完全免费,由政府买单。
不过由于冬季天气多变,飞机坠毁事故时有发生,几乎每年都会有1 至2 次直升机坠毁事件。免费飞机采用的是米格直升机,内部设施十分简陋,除了正副驾驶有座位以外,其他的人只能坐在木板搭成的临时座位上。
直升机起飞前,驾驶员会给你一副耳机,如果你认为这是给你听音乐的,那么你就要大失所望了。飞机起飞时,巨大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这副耳机的作用纯粹只是为了防止噪音。另外,为了防止雾气覆盖挡风玻璃,模糊驾驶员视线,直升机上还要配备一个小电风扇来除雾。就这样,戴着耳机,扇着风扇,晃晃悠悠前往目的地,可谓是生死一线的免费旅程。

涅涅茨:雪橇出行过一把瘾

对于北极圈里的居民,出行更是难上加难。驯鹿雪橇是涅涅茨等极地少数民族千百年来的主要交通工具。通常牧民们会挑选体力充沛、性格温顺的两三头驯鹿作为拉雪橇的主力。一头套上驯鹿,一头连着雪橇。雪橇不算大,能坐两至三个人。
坐雪橇是有讲究的,驾雪橇的人坐在最前面,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持着套鹿杆,其余的人则背对着坐,因为驯鹿在雪地里飞奔起来速度极快,如果面朝前坐,脸会被吹得疼痛难忍如同刀割,而如果背过来则会好很多。此外乘客还被告知要抓住两边的绳索,雪地里的路并不像看上去的那样平坦,加上拐弯,如果你不抓紧雪橇两边的绳索,那么随时有可能会被甩出去。尽管如此,坐驯鹿拉的雪橇在西伯利亚茫茫雪原上驰骋,看着夕阳西下,虽然一边冻得哆哆嗦嗦,一边却又大呼过瘾,这确实是十分难得的人生体验。
除了驯鹿雪橇以外,许多养鹿人还会驾驶电动雪橇。这种雪橇使用柴油,速度很快,颠簸也更厉害,其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保证长距离的行驶,是出远门的最佳选择。

Warning: getimagesize(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5/07/image-705-300x209.jpg): Failed to open stream: HTTP request failed! HTTP/1.1 404 Not Found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1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4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5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5/07/image-705-300x209.jpg);" data-width="0" data-height="0">

体验消防 感受平安

image-705董晓白/文

沿着一段不宽不窄的楼梯往下,就能看到一扇开着的实心钢板大门,厚实的白色门板颇有一种防空洞入口的感觉,跨过大门,整个黄浦区消防体验馆便呈现在我眼前。
体验馆呈“一字型”,内设多个房间,分应急器材展示、微课堂、游戏屋、报警体验系统、火灾逃生体验、火灾扑救体验、电器火灾实验七大板块,馆内布展运用了人机互动、红外线感应、模拟烟雾等现代化设施,倾力打造了一个“真火”环境。
首先体验的是游戏区,“连连看”可以让体验者在游戏的同时了解不同消防标识的含义,“换装小游戏”可以让你学到不同消防服的特点,“紧急搜救”则要求体验者在规定时间内把船只驶到落水者的身边,完成救援任务。
在火灾扑救体验区,偌大的显示屏上展现出厨房中的情景,煤气灶上烧着开水,一块抹布就挂在锅子柄上。烧着烧着,布头燃着了,起了明火。我忙拿起手上的电子灭火器对准火焰,可是灭了一会儿,火势有增无减,这时我才想起来,灭火需要对准火焰根部,才能把可燃物与氧气阻断,喷在上部及中部作用不大。果不其然,对准根部才一会儿,屏幕上就显示出了“灭火成功”的字样。
逃生体验区的场地是一段曲折的通道,看似并不长。但是走进去,关上门,启动设备,区域内的灯一下子就全暗了,让人感到不安。过了好一会儿,我的眼睛才慢慢适应了黑暗的环境,开始顺着底部的绿色指示标志往前走。谁知,才走了没几步,狭小的空间里突然起了烟雾,指示灯一下子变得模糊起来。我弯下身子,依着墙壁,摸索了好一阵子才走出了通道。呼!如果没有方向指示标志,可能我就要在里面团团转了。
往里走,有一个心肺复苏体验系统。根据提示,体验者需要通过按压人体模型及嘴对嘴呼吸进行施救。按着提示,我又是压又是吹的,可是过了一阵子,屏幕上却提示“人员已死亡,施救失败”的字样。“你按得太轻了,做心肺复苏的时候,按得太重骨头可能断裂损伤到内脏,但是按得太轻也不行,力度要到仪器上绿色指示条范围内,才是最恰当的。”不知何时,一位身材高挑的小伙子来到了我身边,在他的指导下,我又重新尝试了一次。
无标题
小伙子叫肖迎冬,是重庆欧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黄浦区消防馆里的设施设备都是由他们公司设计建造的。别小看这个小场馆,如何让体验者在舒适安全的前提下学习消防知识,可是要费一番功夫的。
就拿逃生体验区的烟雾来说,由于场馆是建立在地下室的,通风情况不好,释放一次烟雾就很难散去。虽然设备使用的是无害油烟和舞台烟,但是总不能为了这一个区域的体验让整个场馆乌烟瘴气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特意设计了一个排风系统,只要打开开关,在几秒钟内就可以将馆内这些烟雾排干净。
在电器火灾实验平台,肖先生向我展示了火灾的产生及救护原理:开着的取暖器,罩子上的温度高达90℃,如果在上面覆盖衣服,不出五分钟就会引发火灾;未熄灭的烟蒂,中心温度可以达到200℃,是一个不小的火灾隐患;电线负载过高,就会老化燃烧,同时,由于绝缘层被破坏会导致短路,不仅会发出对人体有害的异味,还会引起明火……
“由于该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只能由工作人员操作给体验者观看,不可以擅自实验。”肖先生介绍说,这些实验平台周围的材料全部都经过了防火处理,台面更是刷了三层防火漆,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体验馆走道上一共配备了10只灭火器,分5处放置,以便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险情。“这是我们公司负责的上海区内的第二家消防体验馆,其他区级体验馆也正在筹备之中,由于体验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指导,我们目前正在培训黄浦区消防支队的相关人员,让他们带领居民进行体验。消防体验馆暂不接待个人,需要参观的团队可以电话支队进行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