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志愿者
吴佳伟/图文
进入春运时刻,上海地铁客流量猛增。为确保安全,志愿者们纷纷行动,自觉加入春运安保队伍。他们在重要站点、安全出入口,积极维持秩序,疏导客流。图为志愿者在10 号线豫园站值勤现场。
进入春运时刻,上海地铁客流量猛增。为确保安全,志愿者们纷纷行动,自觉加入春运安保队伍。他们在重要站点、安全出入口,积极维持秩序,疏导客流。图为志愿者在10 号线豫园站值勤现场。
成片的火海充斥着整个空间,树木、房屋、汽车在大火中挣扎着,公路上挤满了逃难的人群,天空被染成了橙红色,仿佛可以隔着画面闻到呛人的焦味……这并不是好莱坞的新片,而是发生在好莱坞所在地区南加州的真实场景。
2017 年12 月4 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大型山火,最先发生火情的是加州南部的文图拉县,随即,火势开始迅速蔓延,并在数小时内烧毁超124 平方公里土地。恶劣的天气条件使加州南部成为了一个“火药桶”,这场“托马斯山火”迅速影响了263 平方公里的土地,摧毁了至少150 座建筑并威胁其他1.2 万座建筑,约有2.7 万人在这起火灾中撤离。
2017 年12 月5 日,另一场名为“溪火”的山火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火灾蔓延了44 平方公里,并影响了洛杉矶市区附近的西尔马和湖景露台,7 名消防员在救火过程中受伤。
2017 年12 月7 日,整个加州南部都出现了强风,当天的风速大约达到每小时80 英里,这样的大风使得火势完全无法控制。当日,圣巴巴拉市和邻近的海滨城市卡平特里亚强制疏散近20 万人,关闭了50 多所学校。受到这些山火影响,加州包括10 号州际道路、210 号州际道路、405 号州际道路等在内的道路曾出现关闭的情况。
2017 年12 月7 日,南加州地区除了正在蔓延的山火之外,豪华住宅地段贝莱尔外围冒出了另一场野火。在强风的推波助澜之下,贝莱尔的火势至少造成6 栋建筑物毁损。让这片“富豪区”一夜直接沦为了“人间地狱”。
据美国《世界日报》消息,詹妮弗·加纳、克莉茜·泰根、切尔西·汉德勒等好莱坞女星,纷纷被迫离开位于贝莱尔的豪华住宅。超级名模海蒂·克鲁姆的住宅同样也位于可能遭到波及的地带。此外,克莉茜·泰根、切尔西·汉德勒、社交名媛帕丽斯·希尔顿的住宅,以及媒体大亨鲁伯特·默多克拥有的一座庄园,都位于被洛杉矶消防局下令撤离的范围内。
当地媒体的一张新闻图片描述了这样一幕:住在高级住宅区的一名贵妇,忙着把物品放上宾利轿车,准备逃离平均房价约330 万的社区,而一旁的消防队员为了控制火势,已经疲于奔命。
目前有孕在身的克莉茜·泰根通过推特发文称:“从来没想到,我竟然会上演面临火灾时要带着东西逃命的真实情节。现在我身边拥有的一切,就剩下我的女儿、一些饼干,还有我的Spike TV 奖杯而已。”
面对如此可怕的灾难,加州州长布朗宣布该州进入紧急状态,并拿出政府资金帮助解决火情。截至2017 年12 月7日上午,加州约有1700 名消防员在与大火搏斗。布朗表示:“这场火灾非常危险,而且扩散得很快,但我们将继续采取一切措施来解决问题。”面对同样的火情,洛杉矶市长埃里克·加西蒂对记者称,“这些日子很让人心碎”。
为了尽早结束这场噩梦,加州消防启用了“超级灭火机944 号”,也是现在世界容量最大的灭火机。
这款灭火机原是一架 1991 年出厂的 747-446BCF 货机。现在被称为“约翰·缪尔精神号”,或者“超级灭火机944 号”。飞机的其中一层全部被改装成了仓库的模样,里面排列着一个个巨大的白色圆柱体型罐子,罐子里装的是火灾救援时需要的灭火剂。“这种飞机一次性可以装载7.27万升的灭火剂,容量接近第二大灭火机麦克唐纳- 道格拉斯的两倍。” 944 的飞行员马科斯·巴尔德斯表示,“944 通过从高空喷洒灭火剂来控制火势,考虑到风势的影响,我们通常会提前飞到指定区域释放灭火剂,比如洒出一条隔离线,把发生大火的区域和即将波及的区域分割开来。”
然而,即便这样的灭火神器也无法快速控制火情,加州干燥的天气加上特有的高压区大风,再配上当地大面积的木质房屋,这个“干柴烈火”的组合让火情一再失控,纵使5000 多名消防队员疲于奔波,仍是杯水车薪。
截至10 日上午,南加州山火的总过火面积扩大至930平方公里——超过了整个纽约市的面积,山火共摧毁了792栋建筑物。尽管加州消防队使出了浑身解数,山火中最大面积的“托马斯山火”只有15% 受控,“斯克波尔火”有75% 受控,“溪火”和“麦火”则分别有80% 和65% 受控。
杀伤力如此强大的南加州山火并非2017 年的“头一遭”。就在两个月前,加州北部纳帕市和索诺玛县刚发生了该州历史上最致命的大火。
这场北加州山林大火爆发于2017 年10 月8 日下午,到9 日早上,短短的12 个小时,大火就吞噬了约80 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每三秒钟就烧掉一个足球场。截至2017 年10 月28 日,大火过火总面积达2450 平方公里,已造成42 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受损的民宅及其他建筑至少8900 栋,遭受损失的农场达到150 个,汽车损失超过4000 辆,此外还损失了30 余条船。大火导致5 万多人被紧急疏散,估计损失超过10 亿美元。
有意思的是,在火灾还没有完全被扑灭的过程中,美国邮政投递员仍然驾车在大片废墟中穿梭,挨家挨户地投送邮件,可见当地居民对大火早已习以为常。
那么加州的火灾究竟有多频繁?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个素有“烤炉”之称的“黄金州”是全美火灾排名第二的州,1990 年之前加州的火灾主要是地震引发的次生火灾,而从1990 年开始,加州的火灾主要是森林火灾。
从历年大大小小的火灾看来,损失严重的火灾一般都是在10 月份发生的,而且每隔5-10 年发生一次大火。例如1993 年到2003 年、2007 年到2017 年刚好间隔10 年发生,而2003-2007 年则只间隔了4 年,去年10 月份发生的火灾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
对于加州的火情,科学家们认为:未来这样的“野火”将会更为频繁。由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越来越明显,旱年和涝年的反差越来越大,这些都将导致更大的火灾风险。
实际上,在最近十年里,这种状况已然发生:在连续多年干旱后,上个冬季,加州气候湿润,牧草丰盈,作物丰收;而进入到去年冬季,气候则反转得异常干燥。炎热、干旱的夏季和秋季,让所有植物都变为火种,加上强劲的暖风,火灾风险极大。由此产生的大火摧毁了加州北部的圣罗莎和周遭社区,现在甚至已经威胁到洛杉矶地区。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气候学家亚历克斯·霍尔说,对于火灾来说,测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过去五六年中看到的火灾顺序与我们根据气候变化预测出来的结果非常相似。”但是,只分析过去几年加州火灾的状况,就断定气候变化是加州火灾的直接原因还为时尚早。但已有不少研究表明,由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变暖导致了2012 年开始的干旱。
因为有来自犹他州和内华达州沙漠的强风,加州沿海的野火其实并不罕见。在往年,野火季通常到了10 月就会“自动”结束,因为此时秋雨将浇灭它们。但是去年,南加州的降雨却没有如期而至。“当火灾来临时,这儿似乎还停留在盛夏。”亚历克斯• 霍尔说。
由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升温使得地球上的火灾更易发生,因为温暖的空气使得土壤和植物水分流失,使其更易被点燃。加利福尼亚州也不例外:自1895 年以来,该州的年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1.5 华氏度。除此之外,气候变化也可能以其他方式影响加州的火灾,比如来自犹他州和内华达州沙漠上空干燥的风将变得越来越频繁,这将导致更大的火灾风险。
而在近期发表的一篇论文表明,北极海冰也可能在加州野火中“添一把柴”。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和其他机构的科学家分析认为,极地海冰的减少可能会影响大气环流,阻止冬季风暴到达加州。
2 月6 日23 时50 分,台湾省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6.5 级地震, 震源深度11公里,包括医院、饭店、旅店在内的多栋建筑物倒塌。
本刊截稿时地震已造成17人遇难,其中9 人为大陆游客。
1 月30 日3 时38 分,四川省自贡市一电动车专卖店发生一起火灾,导致4 人死亡,其中2名为未成年人。
1 月26 日7 时许,重庆市郁金香国际公寓一住户发生爆炸,造成整栋建筑电梯损坏,现场2 人死亡1人受伤。初步调查为燃气泄漏所致。
1 月23 日1 时38 分,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一民房着火,现场共搜救出被困人员19 人,其中4 人遇难,13 人送医救治,2 人未受伤。此次火灾过火面积约40平方米,着火物质为电动车。
1 月14 日中午12 时45 分,内蒙古一家食品企业发生火灾,当地政府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和灭火工作。17 时15 分,现场明火已经扑灭,火灾导致4 人死亡。
保安小王在小区当班已经好几年了,绝对是资深年轻员工,对业主和小区的情况都十分了解,业主们也都把他当成小区的“大内总管”,碰到些什么事,第一个想到的总是小王,热心肠的小王也乐于帮他们解决问题。
这一天,张女士出来遛狗,碰到正在执勤的小王,两人还颇有点渊源。以前张女士遛狗时不爱牵狗绳,每次被小王看到,总要唠叨她几句,久而久之,张女士便养成了良好的遛狗习惯:牵好狗绳,用废纸清理狗狗粪便,手里还会带瓶水,在狗狗尿完尿的地方,洒点水进行清理。渐渐地,小区内其他养狗的业主,也纷纷仿效,小区的宠物治理状态非常良好,张女士认为这些都应该归功于小王不辞辛苦的巡逻和督促。
这不,张女士看到小王正在值班,就牵着狗狗上前打招呼:“小王,今年天气特别冷,为了出来遛我们家宝宝我都把自己裹成了熊,我们家宝宝出来都要穿厚衣服了,你们值班的时候也要多穿点,保护身体噢!”
“我们的制服又厚又防风,而且我年轻,火力壮着呢。你们家宝宝穿的这件超人的衣服还是蛮可爱的嘞。”小王呵呵笑道。
张女士听小王说着便掏出了手机:“说到可爱,我给你看个更可爱的,最近微博和朋友圈上很火的宠物猴,非常可爱。”说着,张女士脱掉手套翻开微信找到宠物猴的视频,播放给小王看,只见视频中的袖珍小猴子自己抱着奶瓶喝奶,淘气时还会跟其他小动物争抢食物,睡着时更是俏皮可爱,握着主人的手指,主人对于他而言,已俨然是位“猴妈妈”。
“可爱吧,我也想养一只,这可比养个青蛙儿子有趣多了,我又不稀罕那些明信片。”说着,张女士也咯咯笑了起来。
小王诧异地说:“现在除了养猫养狗养蜘蛛养蜥蜴,还能养猴子啊?”
张女士说:“对啊,我儿子特别喜欢小动物,我们家已经有一只狗、一只猫和一对娇凤,我们想再养一只小猴子,这猴子可比狗狗聪明得多呢,也比猫猫要听话,肯定特别好玩!”
小王好奇道:“这可得花不少钱吧?”
张女士说:“朋友推了个微信给我,说是专门卖这种猴子的,加了后聊了聊, 价格还行,也就2000 块左右。”
小王问道:“这到底是什么品种?”
“这个我倒是说不清,大家都说是宠物猴,反正是种长不大的袖珍猴,现在养的人可多呢!”
小王应和道:“是挺可爱的,但是小猴子长大了,满房间地爬高爬低,会有安全隐患吧,可能还会跑出去,对你们的生活也会造成一定影响,你要想清楚了。”
张女士坚定地说:“既然选择养,它就是条生命,我们肯定要尽心照顾好的,我们也不是第一次养宠物了,没问题的,就是多张嘴吃饭,家里的宝宝们也多个伴儿。”
看张女士这么执意,小王便不再多说什么,两人继续聊了几句就分开了。可小王一直想着这宠物猴的事情:这小猴子到底是什么品种,到底适不适合养在家里,会不会和其他动物产生冲突,要是小区里的宠物们在遛弯的时候闹起来可该怎么办?好不容易等到下班,小王赶紧上网查个清楚。
不查不要紧,这一看小王才发现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按网络上的信息,目前市场上的宠物猴大概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绒猴,第二种就是张女士所说的袖珍石猴。绒猴生产地在南美洲,分布于云南和广西南部,多分布于东南亚,体型较小而行动迟缓,是较低等的猴类,体长28 厘米~ 38厘米。两只小耳朵隐藏于毛茸茸的圆脑袋中,眼圆而大,这种猴长大后身高仅10 厘米~ 12 厘米,重80 克~ 100 克,是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袖珍石猴产于日本,其实就是猕猴,性格活泼,好攻击人,是猴类中长相和生活习性与人类最接近的品种,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所有的灵长类都归入附录Ⅰ和附录Ⅱ上。也就是说,无论这种猴子是何种猴类,是否为野生,其原产地是否在中国,其地位都等同于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一般家庭都不具备猴类饲养条件,网络卖家也不可能通过合法渠道获得《驯养繁殖许可
证》。私自贩卖、交易猴类不但违法,而且如保护级别较高、数量较多,则触犯了刑法。
查清楚这些内容后,小王赶紧跑到5 号楼找张女士。
小王火急火燎的,可没想到张女士却不以为然:“这么多人养,怎么可能违法呢?这些猴子本身就是宠物。”
小王有点着急地解释道:“这些人还能养是因为国家有关部门还没来得及查处。他们之所以通过微信个别卖,而不是开设网点公开卖,就说明他们也知道这样做是违法的呀,你非要等到事态严重了才明白法律的意思吗?”
张女士不耐烦地给他看了微信里与卖家的聊天记录:“只要你选中了宠物猴,付款后当日即可发货。”微信中,对方信誓旦旦地承诺。
张女士说:“你再看他的朋友圈,里面那么多实拍的小猴子的照片,要是违法的话他怎么敢这么公开地发图片呢?”
小王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些视频和照片大多模糊不清,且都是转载的。小王说:“还有种可能性,这就是个骗子!
这些照片根本不是他拍的,有好些照片我在网上搜索的时候都看到过了。”
张女士似乎被小猴子的可爱冲昏了头脑,还是不相信有假。小王很无奈,打开手机网页搜索关于买卖宠物猴的新闻。大量“违法”“骗局”“民警提示”等字样映入眼帘。
其中一个案例跟张女士遇到的情形一样,骗子在受害者付款后,谎称发货了,之后用微信发来宠物猴被机场扣押的截图,并称“宠物猴被机场扣押,需交6000 元的保证金”。
许多受害者要猴心切,便将保证金交给了骗子,不久骗子手机关机,且将微信号拉黑……
小王说:“骗子网上虚设宠物图片或宠物小视频为诱饵,再以交定金、保证金等名义诱使购买者上钩,可是骗过不少人,这样的新闻太多了,不管是何种猴类动物,都是国家法律保护的对象,买卖或饲养国家保护动物属于违法行为。而且,猴类不仅对人有攻击性,还带有不同程度的病菌,可造成人身伤害甚至死亡。张姐,你不为自己考虑,也应该要为家里的孩子和老人考虑啊,万一跑出去伤了别人麻烦就更大了!”
听小王说了这么多,张女士这下幡然醒悟,彻底打消了饲养宠物猴的想法,立马将骗子的微信号拉黑了。张女士也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是看到这么可爱的小家伙,一时糊涂了,还好有你及时提醒啊!”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二条 禁止网络交易平台、商品交易市场等交易场所,为违法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提供交易服务。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为违法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提供交易服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申请《驯养繁殖许可证》:
(一)有适宜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固定场所和必需的设施;
(二)具备与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种类、数量相适应的人员和技术;
(三)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饲料来源有保证。
第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不批准发放《驯养繁殖许可证》:
(一)野生动物资源不清;
(二)驯养繁殖尚未成功或技术尚未过关;
(三)野生动物资源极少,不能满足驯养繁殖种源要求。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野生动物以及驯养繁殖的上述物种。
第二条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收购”,包括以营利、自用等为目的的收购行为。
根据我国法律,所有灵长类动物至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需要有《驯养繁殖许可证》才可以人工驯养,否则就是受到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购买野生动物,即使是买来作为自己的宠物,也有可能触犯刑法。因此在选择非常见的宠物时,要充分了解动物的来源是否合法。
自2014 年1 月1 日国务院《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实施起,动车就严格实行禁烟,一旦违规,对个人处500 元以上2000 元以下罚款。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考虑到长途行驶中“烟民”的感受,普速列车车厢两侧普遍设置有吸烟区。
正因为这一“人性化”设置,2017 年年末,一名大学生将哈尔滨铁路局诉至法院。案件引起了群众广泛探讨,有的认为列车上吸烟会污染环境,有的指出存在消防隐患。春运期间,列车安全尤为引人关注。
2017 年6 月9 日,女大学生小李在乘坐K1301 次列车时闻到了刺鼻的烟味,也没有看到列车工作人员对抽烟者进行劝阻,一路上小李深受二手烟危害。小李认为,列车上的安全须知写明了“禁止在列车各部位吸烟”,但车上却又设置了吸烟区并放置烟具(烟灰盒、烟灰缸),这种做法并不合理。于是小李先后向国家铁路局运输监督管理司、北京市和天津市卫计委等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但均未得到回复,小李不得已以铁路旅客运输合同纠纷为由将哈尔滨铁路局告上法庭,索赔购票款102.5 元,同时要求取消有关站台及该趟列车内的吸烟区、拆除烟具,禁止在上述区域吸烟,并赔偿精神损失费人民币1 元等。
同年11 月14 日,案件在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开庭审理。原告方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列车上为吸烟提供便利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列车吸烟同时也侵犯了未成年人乘客的权益。
据此,被告方辩称,侵权要有具体的侵害后果,小李目前无法举证证明有任何具体的侵害结果发生。另外从我国的国情来看,铁路部门已经在积极地落实推动控烟和禁烟,在高铁动车等行程较短的列车上,目前已经实现了全程禁烟,但是,在普速列车上设立吸烟室,既符合规定,又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措施。
这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场所“无烟诉讼第一案”尚未最终判决,但由此引起的话题形成了社会热点。一方面是关于环境问题的探讨,在吸烟区吸烟时,吸烟区的PM2.5 浓度高达914.9,车厢内的PM2.5 浓度为269.03,而刚刚发车时该数值仅为61.12。显而易见,在车厢内吸烟会使得空气污染成倍增加,比起雾霾对人体的损害有过之无不及。另一方面则是消防隐患,在高速运行的普通列车上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列车上装了成百上千个故障传感器,在车内吸烟就算没有引发火灾,也很容易造成动车停车、晚点。
女大学生小李在普速列车上遭遇“二手烟”,因感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于是一纸诉状将铁路局告上法庭,其勇气和维权意识值得肯定和点赞。吸烟有害自身及他人身体健康已形成社会共识,且会污染环境和造成安全隐患。我国于2003 年加入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各国的室内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中应该采取措施,以免人们被动吸烟。截至目前,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18 个城市通过了无烟立法,全面禁止室内吸烟,如有违反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主要是数额不等的罚款。
各地的行政法规并不适用于铁路的管理,铁路上的行政管理部门是国家铁路局,针对铁路的管理有专门的行政法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七十七条十四款规定,禁止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
第九十五条规定,违反第七十七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对单位处1 万元以上5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500 元以上2000 元以下的罚款。也就是说在铁路上,只规定了在动车、高铁上全面禁烟,在普速列车上并未全面禁烟,仍沿用早期规定,保留了吸烟区。列车上的吸烟区并非全封闭的独立空间,设立室内吸烟区对保护不吸烟者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烟雾飘散开来,不吸烟的乘客就成了“二手烟”的受害者。
小李在本案中对赔偿的诉讼请求并不高,只是象征性地要求退票和赔偿1 元精神损失费,其最主要目的是要求在该列车上禁烟并拆除相关设施。我们来具体分析这三个诉讼请求:
1. 小李与铁路运输公司因乘坐火车形成的法律关系是铁路运输合同关系,小李乘车到达了目的地,铁路运输公司已经完成了运输的责任,小李要求退票理由并不充分。
2. 精神损害赔偿是权利主体因其人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受到损害而要求侵害人给予赔偿的一种民事责任,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是有损害发生且造成后果。本案中,“二手烟”侵害的是小李的健康权,如果小李能证明她因乘坐这趟列车而生病,由此产生的医药费等都应由铁路运输公司承担,并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尽管吸烟有害健康,但是这是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一次两次短时间接触二手烟的损害很难被检测出来,小李的证明难度很大。
3. 目前铁路上并未全面禁烟,小李要求在该列车上禁烟并拆除相关设施的诉求很难得到法院的支持。但是,这个要求是符合公共利益的,也是大势所趋。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立法先行,国家卫生计生委正积极推动全国性的禁烟立法工作,已形成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送审稿)》,如果该条例通过并实施,再出现小李这种情况,就不会出现投诉得不到回复的情况了,如果起诉也会有法可依。
在火车禁烟区吸烟,视不同情况,铁路部门可以对违规者处以500 到2000 元的罚款,不听劝阻的可以处理行政拘留,如果因吸烟引起火灾构成失火罪的,处三年到七年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肇事者除应承担刑事责任外,还负有赔偿被害人损失的责任。
铁路公司作为承运人,有义务提供安全的运输环境,如果旅客在乘车期间受到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铁路公司负有赔偿责任。依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造成铁路旅客人身伤亡和自带行李损失的,铁路运输企业对每名铁路旅客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限额为15 万元,对每名铁路旅客自带行李损失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2000 元。
小李提起的本次诉讼,相信她的本意并不是获得赔偿,而是呼吁在火车上全面禁烟,引起社会公众对吸烟危害性的大讨论,希望大家不要吸烟或少吸烟,尤其在公共场所,要照顾公共利益,不要吸烟。春节临近,火车上空间狭小、人员众多,希望烟民尽量克制,不要在列车上吸烟,给他人一个安全干净的空间。在此也希望本案引起政府的重视,加快全国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步伐。
律师简介:
许丹丹,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上海律协刑事委员会委员,上海虹口区女律联权益保障部委员,擅长经济合同纠纷、刑事辩护,热心参与社区法律服务和弱势群体维权。
在执业近10 年的时间里,办理了大量的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案件,包括建设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等,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权益或减少相关损失。
编者按
律令作为中国古代律令法系的核心,其重要作用和意义可谓不言而喻。第一期中,我们曾向大家粗略介绍了秦汉法律中有关火灾的思想,其实秦汉的“火政”还有很多值得研究。 因为秦汉时期乃是律令法系形成的初期阶段,在这一时代,君权乃一切权力之根源,而律令作为皇帝意志的制度化表达,提供了规范臣民之言行的强大功能。这期,一起来看看那个时期有关通关和匿名举报中的“火政”吧。
上期介绍了《二年律令》和汉承秦制,这期就从焚烧这个词说说秦代法律中有关烧毁或焚毁这个动作及一个影响深远的罪行。
1975 年12 月至1976 年初,湖北省博物馆等考古人员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郊睡虎地发掘了12 座战国末年到秦朝安陆大小官吏的墓葬,其中第11 号秦墓出土了竹简,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秦简,经李学勤等10 多位学者的拼接整理,排印成《睡虎地秦墓竹简》,该书内容丰富,包含了《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等内容,是我国出土整理的最古老的法律条文,对研究秦朝的政治、经济、法律、兵制、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睡虎地秦墓竹简》是帮助我们研究秦汉法律制度的重要文献。
秦汉律令中表示焚烧的有“燔”“炎”等,虽然都是焚烧、燃烧的意思,但有趣的是场合不同,意思也完全不同。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者(諸)侯客來者,以火炎其衡厄(軛)。’炎之可(何)?當者(諸)侯不治騷馬,騷馬蟲皆麗衡厄(軛)鞅□轅□,是以炎之。”
这句话的翻译是:“诸侯国有来客,要用火熏其车上的衡轭。”问:为什么要用火熏?答:倘如诸侯国不处治马身上的寄生虫,寄生虫会附着在车的衡轭和驾马的皮带上(带入我国境内,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所以要用火熏。
炎有焚烧、旺盛、热等意思。《说文解字·炎部》:“炎,火光上也。”火光上也是指火苗飞扬升腾的意思,在这段话中,我们似乎不能解释为直接用火把来客的车具烧毁,而只能解释为熏,这也正好符合说文解字中的意思。也就是用向上升腾的火苗的温度烘烤车具,以达到烧死寄生虫、消毒的作用。
这是不是很像现代我们出入海关时的检验检疫?只是手段比较简单粗暴。但在当时的条件下,烟熏、烘烤是很有效的消毒方法。我国一直是个农业国家,农业生产、粮食的产量很大程度上都依赖天气和人的耕作。如发生虫灾就很可能导致颗粒无收,《诗经》中就有“去其螟,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那防止外来人口携带寄生虫进入本国,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先进的预防手段。这也说明当时的秦人已经对害虫通过马匹携带这一传播途径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比较先进的防灾意识。
举报,现代社会也有的一种告发行为。秦汉时期称匿名信为“投书”“飞书”,不署名但反映了一些信息,一般是针对个人,有的内容是真实的,有的也许是捏造的。
从秦汉起至清末,对匿名告发都是采取否定的态度。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有投书,勿发,见辄燔之;能捕者购臣妾二人,系投书者鞫审谳之。’所谓者,见书而投者不得,燔书,勿发;投者【得】,书不燔,鞫审谳之之谓也。”
这段话的翻译是:“‘有投匿名信的,不得拆看,见后应即烧毁;能把投信人捕获的,奖赏男女奴隶二人,将投信人囚禁,审讯定罪。’律文的意思是,看到匿名信而没有拿获投信人,应将信烧毁,不得开看;已拿获投信人,信不要烧毁,将投信者审讯定罪。”
从中我们了解到秦代是对匿名信持非常严厉的否定态度的,而且鼓励抓捕投书人,一旦捕获,那才可以打开查看内容;如果抓不到投书人,匿名信的内容都不可以打开,应立即焚毁。有研究学者认为:“这种处理方式的好处,一是可以消灭投书这种非正常意见反映形式,鼓励人们通过正当渠道,负责地反映意见;二是杜绝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恶劣行为。”但从各种历史事实看,因诽谤、诬陷而受难的人并不在少数。这可能与秦汉两朝对匿名信的处理方式的变化有关。
《二年律令·具律》:“毋敢以投书者言系治人。不从律者,以鞫狱故不直论。”
我们对比一下,是不是发现少了“焚烧”这个动作?
从中,我们无法了解,汉律对无法抓捕到投书人的匿名信是否采取“勿发”或“焚烧”这些措施。在拆看匿名信方面的模糊的规定,让我们可以推测官府得到匿名信后,可以“见辄燔之”;也可以拆看,掌握其中信息,只是不可据以“系治人”。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不拆开,很难知道其中是否隐匿了主者姓名;换言之,只有拆开,才能决定是否将书信定性为匿名并进行追究。实际情况是,官府将匿名信当作线索,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不仅是为了查出投书人,更多的是可以调查信中针对的人或事。
从传世的文献来看,这种可能性是很高的,官方并没有一味刻板地拒绝匿名信,如蔡邕就被匿名诬陷流放,《后汉书·蔡邕传》就记载中常侍程璜“使人飞章言邕、质数以私事请托于郃……召邕诘状”。这样的做法其实也变相地助长了匿名诬告之风。但也有学者认为,那是因为如蔡邕之类的人都是朝廷重臣,他们可能因为飞书而立案,那是封建社会“法制”的一种例外。其实那还不如说这就是封建社会的“人治”。
即便如此,“投书”一直是一个在律令中被禁止的行为,无论是之后的《晋书·刑法志》还是《唐律》都对投书者和依据匿名信立案调查的官吏都制定了处罚措施。如《唐律》有明确的“投匿名书告人罪”。(《唐律·斗讼律》“诸投匿名书告人罪者,流二千里。”)直至1911 年颁布的《大清新刑律》,才废除了长达两千多年的投匿名书告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