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getimagesize(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7/09/img214-270x300.jpg): Failed to open stream: HTTP request failed! HTTP/1.1 404 Not Found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1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4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5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7/09/img214-270x300.jpg);" data-width="0" data-height="0">

温馨提示的噱头

这个夏天,大概是有史以来最热最长的夏天了。冒着酷暑,我去了一趟外地。说是去旅游,但基本也就在室内呆着,因为室外实在太热了。
不过在室内,也不怎么舒服。五星级的宾馆里到处都有人抽烟,这才发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文明发展还是很不平衡的。被熏出宾馆,只能去逛商场。其实我并没有什么想买的东西,不过就是享受一下冷气。没想到,却在不经意之间发现了一个让人感到温馨的画面。
商场的自动扶梯尽头的盖板上,每一块都贴着这么一句话:“这块位置,我们已经帮您踩过啦”。
看到这句话,我才依稀回忆起几年前某商场自动扶梯“吞人”事件。当初就是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在携女乘坐自动扶梯到了上一层之后,脚下的盖板突然翻转。那位母亲奋力把孩子推出了险地,自己却因盖板陷落而殒命。听说这样的悲剧并非绝无仅有。如今看到这个商场,尽管不是新闻里的事发之地,却有如此的“温馨提示”,倒是让人感觉舒心。
舒心之余,不禁也替这家商场的员工微微捏了一把汗。毕竟每个自动扶梯每天都要有员工替顾客踩上那么一踩,长此以往,会不会真会有员工不巧遇上盖板翻转的情况而工伤呢?
上网查了一下自动扶梯“吞人”事件的后续报道,发现事故技术调查组最后出具的相关调查报告中明确指出,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该类型产品涉及的盖板结构设计不合理,容易导致松动和翘起。既然是设计缺陷,那就应该停用拆除同类型产品,而不是光靠员工像蹚地雷似的替顾客去踩一踩盖板吧。
同样是在后续报道中,我也看到了不少商场在检修中打开自家自动扶梯的盖板,向媒体展示其中的“玄机”。其他品牌产品中就明显可以看到,自动扶梯除了两侧有钢架可以架住盖板外,在两块盖板之间还有钢架横梁可以架起盖板,同时也减小了盖板底下的空隙,使得人体无法从中滑落。
我不知道贴“温馨提示”的这家商场是否采用的是事故中同品牌自动扶梯,我也没法要求商场员工去打开盖板让我一探究竟,但我知道,安全工作不能总是治标而不治本,放着更换合格产品这个唯一正确的法子不用,而去搞什么替顾客踩一踩的花架子。
转念又一想,或许是我想太多了。这“温馨提示”,大概也不过是商场用以招徕客人的又一种噱头。以此表明,商场重视,措施有力,安全可靠,皆大欢喜。仅此而已。

 
 

Warning: getimagesize(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7/09/无标题-9-300x187.jpg): Failed to open stream: HTTP request failed! HTTP/1.1 404 Not Found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1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4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5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7/09/无标题-9-300x187.jpg);" data-width="0" data-height="0">

九寨沟突发7级地震
习近平指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当地消防部队第一时间投入救援

王 莹/ 编辑 IC/ 图

8 月8 日21 时19 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 公里。截至8 月13 日18 时,地震共造成25 人死亡,其中24 人身份确定,1 人未确定身份。525人受伤,其中42 人重伤。地震使得九寨沟县17 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房屋垮塌和受损情况,一般受损1037 户,中度受损420 户,重度受损223 户。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紧了解核实九寨沟7.0级地震灾情,迅速组织力量救灾,全力以赴抢救伤员,疏散安置好游客和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要求全力组织抢险救援,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妥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加强震情监测,防范次生灾害。
国务院派出由国家减灾委、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的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救援工作。中央各有关单位紧急行动起来,争分夺秒地投入各项抗震救灾工作。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部队快速响应、快速集结,当地消防队伍第一时间投入救援。

人民军队冲锋在前。西部战区联指连夜派遣战区陆军、战区空军、四川省军区、西宁联保中心的陆航、工兵、医疗、民兵等多军兵种展开救援。至9 日18 时,西部战区共出动兵力1285 人,各类车辆90 台、各型飞机9 架。广安市消防支队迅速集结50 名消防官兵、8 辆消防车、4 套生命探测仪、6 套破拆工具,并于23 时52 分集结完毕赶往灾区救援。
8 月8 日深夜,消防官兵在沿途发现了一些受伤群众,将他们送至安全地带,而消防官兵挺进的公路出现了多处落石,阻碍了前进。消防官兵边清理路障,边向灾区挺进。
8 月9 日,九寨沟景区黑河塘中渣沟110 天府线路新建工程工地有20 多名人员被困,无人员受伤,但四周都是滚石无法出去需要救助。为确保道路畅通,成都消防官兵劈石开路,以方便更多的救援力量进入。
根据8 月9 日侦察发现,九寨沟景区熊猫海有16 名群众被困。8 月10 日7 点45 分,由10 名德阳消防救援官兵组成的尖刀组携带救援装备赶赴熊猫海,克服一切困难搜救被困游客。
有关各方也旋即启动应急预警机制,救援及时、反应迅速。国家安监总局迅速调集广元等地的5 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携带生命探测仪、无人机、起重支撑工具等专业设备赶赴灾区。财政部、民政部向四川省安排中央财政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1 亿元,用于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期生活救助等工作。国土资源系统9 日全面启动针对九寨沟地震的Ⅲ级应急响应。国家气象卫星中心进入Ⅲ级应急响应状态,针对地震灾区的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应急预警也已启动,加密地质灾害预警频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当地积极做好游客疏散和安抚工作,对在应急疏散避难所的游客做好御寒和生活必需品发放。旅行社大巴和自驾车辆在当地组织下有序驶离九寨沟,对乘坐交通班车进入九寨沟的游客安排车辆于9 日清晨驶离九寨沟。国家旅游局发布消息称,截至8 月11 日10 时,1129 个旅游团、33191 名旅客已全部离开震区。
另悉,九寨沟地震10 小时后,8 月9 日7 时27 分,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发生了震源深度11 公里的6.6 级地震。地震周边5 公里内没有村庄分布,20 公里内没有乡镇分布。截至8 月9 日上午11 时,地震共造成精河县32 人受伤,其中2 人重伤。142 间房屋倒塌,1060 间房屋受损。

逆行者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九十年来,人民军队历经硝烟战火,一路披荆斩棘,付出巨大牺牲,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消防员,也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这些和平时期“最可爱的人”,时刻听从党的指挥,秉承人民军队的优良作风,一次一次地与灾难搏斗,救民于水火之中。他们迎难而上,他们遇险逆行,被百姓亲切地称为“最美逆行者”。在这些“逆行者”中,有不畏险阻的火场救援者,有执法公正的消防监督员,有不怕困难的社区宣传者,也有默默承担起消防员家庭重担的“另一半”。他们,她们,都是我们这个时代中最美的“逆行者”!

Warning: getimagesize(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7/09/无标题-300x203.jpg): Failed to open stream: HTTP request failed! HTTP/1.1 404 Not Found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1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4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5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7/09/无标题-300x203.jpg);" data-width="0" data-height="0">

40℃橙色在危难中闪耀
“7·21”艾尚宾馆倒塌事故救援纪实

张祎玮/ 文 熊 建/ 图

7 月21 日15 时40 分许,一声巨响划破了沉沉夏日的灼热。上海嘉定华江公路路口的艾尚宾馆瞬间坍塌,现场一片混乱。接到市应急联动中心的出警指令,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全勤指挥部和嘉定支队、特勤支队全勤指挥部及江桥、新泾、搜救犬、真光、桃浦、新虹、大场、长宁、彭浦、嘉定、真如、漕河泾、城南等13 个中队共23 辆消防车闻警而动,迅速出击。

争分夺秒火速赶赴现场

江桥中队作为辖区主管中队迅速联系报警人,第一时间了解到坍塌建筑为三层砖混结构,现场至少有4 人被困,生死未卜。3 号车驾驶员江桥中队司通班中士施政凭借对辖区的精准掌握,果断向指挥员报告:“队长,华江支路附近没有三层民房,坍塌房屋极有可能是在华江公路上。”早一秒到场就多一分救生的希望,中队1 号车指挥员江桥中队中队长黄若铭果断命令3 号车绕行华江公路,1、2 号车按既定路线前进。15 时55 分,内勤人员联系报警人确认,坍塌地点确为华江公路路口!
临近下班高峰的曹安公路车水马龙,消防车被堵在了华江路、曹安公路路口。“下车!带好简易的破拆工具跑过去,抓紧时间!警戒、清场、初步搜索、确定被困人员位置……”下达完命令后,黄若铭带头跑向200 米外的坍塌现场。到场后的景象着实让人揪心,眼前一片废墟,犹如地震后的场景。
真光、新泾中队作为第一到场应援力量,与主管中队江桥中队协同作战,率先进入内部开展搜救,在与报警人沟通后了解到,现场还有6 人被困,情况万分紧急。

橙色闪耀带来生的希望

40℃的高温炙烤着一片狼藉的废墟,现场惨烈程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不敢有任何耽搁,参战官兵冒着脚手架二次倒塌的危险,进入废墟内展开地毯式搜索,寻找浅层埋压的
被困人员。
“快,这里有呼救声。”一马当先的江桥中队政府专职消防员陈佳华循着呼救声,在废墟南侧倾斜的楼板下找到了3 名被埋压者——1 个孩子、1 个男子和1 个女子。经初步断定,2 名成人已无生命体征,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救孩子!”拼死救出孩子成了参战官兵唯一的念头。
孩子下半身被成年男子压在身下,成年男子又被倾斜的楼板下一块竖向的石板压住了脖子,如果不抬升竖向石板搬移男子头部,孩子根本无法脱困。但是倾斜的楼板有数十吨重,人力根本无法移动,贸然撬动竖向石板后果又难以预测,救援陷入困境。
“时间就是生命,不能再等了!”现场指挥当机立断,“必须用撑杆把楼板顶起来,动作要快。”新泾中队特勤三班班长王永春迅速在倾斜楼板下方铺设安全垫块设立顶撑支点,并使用救援支撑顶杆梯次推进,扩大救援空间。与此同时,新泾中队特勤三班副班长王波俯身匍匐探入废墟中,看到了被困在楼板下奄奄一息的孩子。他一边安慰孩子,一边接过战友递来的安全垫块加固顶撑支点。此时由于长时间被卡在水泥板下面,男孩的体力渐渐不支,发出痛苦的呻吟,呼救的声音在持续减弱。真光中队副政治指导员王彦升见状迅速与被困儿童交流防止其睡着,拿来车辆战备用水让他补充水分。“再坚持一会儿,叔叔马上救你出来!”
突然,竖向的石板开始向孩子倾斜,很有可能砸伤孩子,造成二次创伤。说时迟那时快,江桥中队政府专职消防员张家乐一个前跃半卧在地,左手撑石板,右手撑地,不让它倾倒。
随着救援空间逐渐被撑开,新泾中队特勤三班副班长王波找准时机迅速靠近孩子,用坚强臂膀将孩子带出了废墟,带向了生的希望。而此时的他们却累瘫在地,几近虚脱……
烈日酷暑下高强度的作业,使现场部分官兵不同程度出现了中暑症状。江桥中队战斗一班班长吴斌斌轻微中暑,稍作休息后又投入救援之中,新泾中队特勤三班战士杨浩中暑被送往普陀区中心医院进行救治,分秒必争的救援行动仍在持续。
17 时01 分,遇难成年男子被抬出废墟……
17 时30 分,遇难成年女子被抬出废墟……众志成城不留任何死角
18 时,市应急联动中心调来的两台大型挖掘机到达现场。然而,路口的高压电线架设高度不够,阻挡了挖掘机的作业。
“立即沿电线杆架设十五米金属拉梯,剪断电线,释放作业空间!”现场作战指挥部果断决策,迅速架设拉梯,新泾中队副中队长陈东亮、彭浦中队副中队长殷可人协力持断线剪,登梯、固定、剪线一气呵成,顺利为挖掘机“开道”。“嗡、嗡、嗡”,挖掘机的作业声给参战官兵吃了一颗定心丸。
为防止挖掘机击伤可能幸存的被困者,嘉定支队司令部副参谋长向继伟始终守在挖掘机臂5米范围内,并专门安排一名战士扒在挖掘机操作室侧面,全程紧盯挖掘机作业。20 时30 分许,“停!停!停!”向继伟同志在电台里大声地呼喝,让所有人一个激灵,精神为之一振。接现场指挥部指令,参战官兵迅速利用破拆工具等重型装备在瓦砾残壁中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20 时33 分,第三名遇难者被抬出了废墟。
在挖掘机和消防官兵人工搜救同步进行下,21 时25 分,现场废墟中发现的一缕长发引起了现场官兵注意。“快,挖掘机停下,有人。”特勤支队支队长金险峰、参谋长姜飞峰立刻组织攻坚组实施搜救,参战官兵冒着周围建筑随时垮塌的危险,同心协力一同徒手挖掘,一层层向下清理表层废墟。
官兵的手臂被划出了一道道伤口,松动的砖块、混凝土不时砸落在官兵们的腿上、脚上,但参战官兵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因为他们知道,废墟下的生命正等着他们去营救。
很快,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逐渐出现在大家视线中,男子尚有生命体征。“一定要把他救下来!”时间就是生命,一声令下,在液压顶杆的支撑和官兵的刨挖下,男子被顺利救出,并迅速送往医院救治……21 时35 分,遇难女子被抬出废墟,此时搜救出的被埋压者达到了6 人,而所有参战官兵的心依旧紧绷。直到22日0时,数字定格在6人而没有增加,现场的紧张情绪才有所缓解。

坚守阵地直至最后一刻

0 时10 分许,现场进入收尾收残阶段,对于已经在高温下连续奋战八九个小时的参战官兵而言,已经身心疲惫。部分应援力量已相继撤出,但是战斗还未结束。
现场指挥部命令,特勤、嘉定、普陀支队派出救援力量分别对整个倒塌废墟和高危重点区域再次进行搜救。“我们留下!继续搜救!”其中有十余个小时始终坚守在救援最前线的新泾中队副中队长陈东亮,有连续作战、几乎脱水晕厥的新泾中队特勤三班副班长王波,有患有严重腰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每半个月就要去医院接受理疗的新泾中队特勤四班副班长陈超,有主动请缨留在现场负责指挥的嘉定支队司令部副参谋长向继伟,有前几天因训练磕破小腿、伤口发炎化脓的江桥中队副中队长孙金宝,有战斗靴穿久了、脚皮脱落、痛痒难忍的江桥中队中队长助理刘树桥,有中暑刚刚恢复过来还想要继续战斗的江桥中队战斗一班班长吴斌斌,有全力投入救援任务顾不上自己休息的真光中队副政治指导员王彦升,有因在现场强忍酷热的“网红”照片获网友一致点赞的真光中队战斗一班战士张扬……
22 日4 时许,现场终于排查完毕。历经整整12 小时,坍塌事故救援行动宣告结束。现场无战斗人员受伤,共搜救出被埋压者6 人。救援过程中,周围群众纷纷施以援手,为参战官兵送上防暑降温物品。“消防战士们,你们辛苦了”,一句简单的问候,饱含了群众们的敬意,对消防官兵而言,是酷热中最清凉的礼物。中央电视台、解放日报和新民网等媒体都相继报道了此次救援行动,参战官兵的顽强作风和实际行动,赢得了各界群众的广泛点赞。
只要有一丝生的希望,消防官兵就不会放弃。40℃的高温,见证了上海消防官兵的速度与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不愧是这座城市最可爱的人!

Warning: getimagesize(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7/09/无标题-1-300x211.jpg): Failed to open stream: HTTP request failed! HTTP/1.1 404 Not Found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1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4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5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7/09/无标题-1-300x211.jpg);" data-width="0" data-height="0">

用信念奏响强军战歌
记上海消防特勤队员王鹏

张 强/ 文图

信仰,是一个神圣的词汇。巴金说过:“支配战士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有着铁一般的信念,有着铁一般的信仰;他,不是在灾难现场,就是在奔往灾难现场的路上。
他是谁?过着怎样的生活?
日常生活的时候,他是最严于律己的那一个;警铃响起的时候,他是行动最快的那一个;烈火扑面的时候,他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人群争相逃离的时候,他是逆行而上的那一个;身遇险境的时候,他是最冷静专注的那一个;危急关头的时候,他是力挽狂澜的那一个;火光殆尽的时候,他是最先踏进废墟的那一个。他是一名光荣的消防卫士,来自人民,服务人民。
他叫王鹏,自2001 年12 月入伍以来,在每一次事故灭火救援的行动中,都有王鹏不惧危险、勇往直前的身影。

主动请缨,火场勇挑重担

入伍已有16 个年头的王鹏,曾长期在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特勤支队金桥中队工作,实战经验非常丰富。2010 年4 月13 日凌晨1 时许,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顶端距地460 米处遭强雷击起火,东方明珠的塔尖上冒出了火焰,火势从高达468 米的塔尖向下迅速蔓延。
当王鹏和战友们乘坐电梯到达320 米位置后却发现,电梯无法到达距离顶部最近的地方,只有通过外部旋梯徒手向塔顶攀爬。
“没有安全带,只有一条绳子系着,通道狭窄,空间限制,也不能戴安全帽。塔尖在风雨中不断晃动,头顶不停有火花洒落下来。”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当王鹏克服种种困难,攀登到了440 米位置后又发现,再往上连旋梯都没有了。冒着雷雨,双手抓稳信号器,脚踩着湿滑的螺丝钉,王鹏和另一名战友,一步一步挪到460 多米处的塔尖起火点。在逼仄狭小的塔尖内,没有水枪水带的用武之地,他们硬是用灭火器和矿泉水一点一点扑灭了火焰,保全了信号发射装置。最终于凌晨2 时3 分成功扑灭火灾,这也刷新了国内火灾扑救高度的新纪录。

骨裂负伤,依然奋斗赛场

“首长,我能行,还是我去吧。”2011 年总队铁军练兵比武前夕,支队司令部办公室内,气氛格外凝重。两天前的一场大雨让训练中的王鹏不慎摔伤,右腿严重扭伤,经过医院诊断右脚小脚趾骨裂,还有不到两天就要比赛了,而且每个支队只有两个比赛名额,临时换人意味着前两个月的集训白练,临时拼凑一组人员能拿到什么样的比赛成绩谁都不能保证。王鹏再次请缨出战,让抉择中的支队领导再次感动,当即决定保留原班人马,全力备战总队比赛。
“说不清楚为什么?就是不愿意放弃很多自己喜欢、追求的东西。”王鹏回忆说,那个时候也确实有过思想斗争。
然而,男儿血性让他不愿放弃,血性,在灾难现场,是舍生忘死的冲锋陷阵;在训练中,是忘却伤痛的坚持不懈;在工作上,是矢志不渝的攻坚克难。
为了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王鹏悄悄来到医院注射了一剂封闭针。厚重的绷带缠绕在王鹏脚上,封闭可以麻木人的神经,但骨裂给身体带来的巨大负担依旧存在,额头上青筋突起,豆粒大小的汗水直往下淌,但这些依旧不能阻挡王鹏比赛场上的发挥,王鹏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总队水带登高施放预赛第二决赛第一的好成绩,他所参加的集体项目楼层综合救人操也获得了总队第二的好成绩。

暖心塑形,当好新训“领路人”

2013 年,部队征兵改革的第一年,总队在培训基地首次组建新训营,王鹏受命参与新兵营的带训。
新兵训练严格而枯燥:“6:00 起床—6:30 整理内务—7:00 吃早饭—7:30 打扫营区卫生—8:00 开始训练—11:00 吃中饭—12:00 午休—14:00 继续训练—18:00 吃晚饭—19:00看新闻、理论学习—21:00 熄灯。”王鹏一口气报出新兵们每天的安排,这种流水账式的日常生活,别说是天天经历,听着就显得索然无味。用王鹏的话说就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训练场上,艳阳之下,任凭汗水从额头滚落,在王鹏的悉心教导下,新兵们岿然不动,进步神速。入伍前,他们几乎都是手机不离手的“低头族”。入伍后,他们有了新的变化,成了一名严于律己的“抬头兵”。 训练一月不到,新兵们3公里跑早已不在话下,“恐惧已经没有了,有的是保家卫国的荣誉感”。
“双手握拳,提至腰际,拇指贴于食指第二关节”,“两脚跟靠拢,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 度”,“头要正,口要闭,双眼目视前方”……这些口诀新兵们早已是烂熟于心,新兵们说:“刚来时保持站姿5 分钟都能要我的命,现在45 分钟都没问题,今年上海消防总队将安排新兵阅兵仪式,大伙儿都憋足劲希望能去一展风采。”
新同志远离父母,初次来到军营,显得焦虑不安。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部队生活,王鹏第一时间组织新兵开展谈心教育,安抚新兵情绪。入伍后第一次与家人通话报平安,第一个集体生日,第一次在外过中秋节,一个个暖心工程让新战士们的思绪慢慢转变了过来,渐渐融入了部队生活,训练
成绩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

老骥伏枥,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7 年,中队承担了国家级高层专业队的建设任务,各项工作异常繁重,作为他个人虽说到了可以轻松一点的年龄,但他却又再一次领受任务、重新起航。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在处置高层火灾中突显战斗力,必须要对高层火灾进行深入解剖,作为专业队建设的骨干队员,王鹏经常加班加点,带领官兵学习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工作原理和以往的实战处置案例,经常早出晚归,深入8 家实训基地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投身于固定消防设施的应用效能、车辆供液能力、装备器材的实战效能和人员实战能力测试,经常向各级领导请教,精准把握高层火灾扑救难点,积极探索实战和训练的内在连接,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每一个环节、每一项任务中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为整个专业队伍建设的高效推进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中坚作用。
截至目前,王鹏同志参与并完成了专业理论的梳理10 万余字,依据建筑高度分别创新战斗编程10 余项,总结固化了单泵供液、多泵串联供水等13 个供液模式,创新专业体能技能训练项目20 余个,同时带领官兵积极的研发电梯井防坠落等装置,大幅度的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
用信念和行动,献身强军实践。无怨无悔献红门,青春立志壮警魂。“只要在部队一天,当兵就要当一个好兵。”
王鹏是这么说的,也更是这么做的,16 年来,王鹏始终发挥中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树立了消防部队良好形象。16 年来,王鹏经历了太多太多,也正是因为这太多太多的经历,让他更加珍惜这身“橄榄绿”的珍贵,也必将支撑着他把青春的光芒和满腔的热血继续挥洒在上海这片热土上!

王鹏,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南新乡人,1983 年8 月出生,2001 年12 月入伍,现任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特勤支队金桥中队中队长助理,四级警士长警衔。入伍16 年来,王鹏累计参加灭火抢险救援2000 余次,成功抢救遇险群众300 余人,参与并圆满完成了“8·11”磁悬浮列车火灾、“8·14”在建环球金融中心火灾、“2·13”“开利”号远洋捕鱼船火灾、“11·28”浦东机场津巴布韦籍货机坠毁、“10·14”巴拿马籍货船火灾海上救援任务等多起重特大灭火救援事故的处置,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 次、个人三等功3 次,同时荣获公安现役部队“优秀共产党员”、总队“先进个人”“灭火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