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抱火哥”

杨维雯/ 文

最近网络上陆续出现一批消防员蜀黍不顾生命危险,把喷着火焰的液化气钢瓶转移出火场的抢险救灾事件,这些可爱的消防员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抱火哥”。

“抱火哥”的由来

2014 年3 月下旬,有网友向公安部消防局官博“@ 中国消防”提供了一张照片,内容为一名穿消防战斗服、戴消防头盔的消防员抱着喷火的煤气罐撤离。“@ 中国消防”于3 月29 日发布了该片,并配文:《因为我是消防兵》“谁也不知道,它是否会爆炸!谁也不知道,一旦爆炸,我凶多吉少!我没有选择,没有犹豫,没有思考,下意识就将它搬出来,送到空旷地带,让屋内被困人员远离危险!网友说我是拿命在赌,因为我是消防兵!”
这场救援发生在2014 年1 月3 日上午,湖北武汉友谊大道的一家餐馆起火,消防员皇甫江武作为攻坚组员到场救援,进入厨房发现8 个液化气钢瓶,其中3 个阀门正在往外喷火。皇甫江武迅速浇灭2 个着火罐子并搬出, 剩下的一个存气较多,火焰超过1米,为避免爆炸,只能冒险先搬出去,再降温灭火。
皇甫江武身穿战斗服,双手抱起喷火的罐子,横在身子一侧走出餐馆,将罐子放在地上后,紧随的战友用水枪灭火,全程10 多秒。正是在处置过程中,皇甫江武被网友抓拍到了这张图片。
随后,宁夏“抱火哥”、抚顺“抱火哥”、烟台“抱火哥”、马鞍山“抱火哥”、北京“抱火哥”……纷纷出现在网上。
网友们热评道:“感动!好兄弟,你是真正的火线英雄!”“在别人该撤离的地方,你们却出现了,在别人走向安全的时候,你们却向死神靠近。作为一名消防员,用自己的危险换取比人的安全就是你们的工作,你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含义。”“危难的时候总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最可爱的消防官兵!”
对于消防员的英勇无畏,大家都表示了极大的敬佩;也有人很奇怪,都烧成那样了,煤气罐还不爆炸?什么样的情况下,煤气罐会爆炸呢?消防员当时的举动,到底有多危险?

科学道理 爆炸和爆炸极限

要回答这些问题,恐怕还得从燃烧和爆炸说起。所谓燃烧,就是某个物质,在达到一定的温度后,与助燃物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并释放热量和光的过程。比如,当我们用打火机点燃一张纸时,纸是可燃物,空气中的氧气就是助燃剂;而打火机提供的热量则把纸加热到了它的着火点。想要引发燃烧,可燃物、助燃剂、燃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爆炸的过程,与燃烧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从机制上说,爆炸可以分为化学性和物理性。
最常见的化学爆炸就是放爆竹,“砰”一声爆竹被炸成碎片。而在这个电光火石般的过程中,实际上往往包含一系列的氧化反应。与燃烧相比,爆炸的过程更剧烈,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热能、大量的气体,让有限的空间无法容纳而爆裂开来。
物理性的爆炸,则是密闭容器因为外部加热,让其中的气体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膨胀,压强就变得越来越大而撑破容器。虽然结果也是“砰”一声巨响,但这些气体本身并未发生改变。
有了对爆炸与燃烧的认识,再回到这张照片上来,就不难理解了:煤气罐(液化气罐)中,装填的是纯净的煤气(液化气)是不含氧气的,且压强远远超过外界。所以,当在瓶口点火时,高速喷出来的可燃气体接触到了空气并被加热,燃烧的三个条件得到了满足,就会形成骇人的巨大火苗。
但是,这种热量传递到罐中的可燃气体,却无法让其发生燃烧:罐子里没有助燃剂,三个条件缺了一个,所以是烧不起来。换句话说,燃烧只能发生在燃气与空气接触的地方,接触不到空气是烧不起来的。
同理,家家户户都有燃气灶。打燃之后,炉盘上会吐出火焰和热量,但却不会危及到煤气罐或液化气罐中储存的可燃气体——在这个案例中,只不过是省去了连接软管和燃气灶而已。
同理,罐子中的气体没法发生氧化反应,积累不了热量,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化学爆炸。
看到这儿,估计有不少同学会摇头了:常听说谁谁家里发生煤气爆炸,那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所有的可燃气体都会引发爆炸,前提是要有适当的比例与氧气混合。比如,当一户人家的煤气管道泄漏,煤气跑到了房间里的空气中,与氧气发生混合。当与氧气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只要提供一点热量(比如电灯开关时的电火花),燃烧就能迅速发生,并以连锁反应的效果,将其他可燃气体一并点燃,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体,从而发生爆炸。
这个比例,就叫做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氧气太少了点不着,太多了也点不着。本案中,煤气罐里的可燃气体,就是因为氧气含量太低,达不到爆炸极限,所以才不会爆炸。
反之,倘若本案中的煤气罐已经泄漏了一段时间,屋子里积累了大量可燃气体,再则遇到火焰就完全可能发生爆炸。

有多危险 不是肉体可以承受之重

那么,抱着喷火燃气罐的这位消防员,当时是不是冒着巨大的风险呢?答案是肯定的。
别忘了,我们之前说过,爆炸分两类——物理的和化学的。
当煤气罐的罐口喷出一尺长的火焰时,肯定会放出巨大的热量。这种热量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的形式传递给罐体,让罐子、罐子里的可燃气体的温度都越来越高。比如说,当罐体里的气体,从25 摄氏度上升到100 摄氏度时,罐体所承受的压强就提高了4 倍。压强越来越大,超过罐体金属的承受极限时,煤气罐也就会像是爆炸一般被气体撑破,从而发生物理性的爆炸。
这种爆炸的威力也很惊人。同时,大量的可燃气体也会迅速与氧气结合后被点燃,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几米直径的大火球,那位扛着煤气罐的消防员就恐怕性命堪忧。
因此,那位消防员无疑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不容否认,消防员群体的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虽然很多人在担任灭火救援任务之前都经历过较长时间的专业培训,这些培训既有军人养成,也有灭火知识,但那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真正的灭火知识是在一次又一次真实火场中总结历练而来。
消防员本身也是普通一人,血肉之躯,在巨大的爆炸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转移喷火钢瓶既需要勇气更需要专业知识。那么如何判断喷火的液化气罐体是否会爆炸?有这样两个迹象的描述:一是罐体发白并伴有剧烈抖动,二是喷射的火焰呈现出咆哮状。消防员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一定会选择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待警报解除后才会继续救援。
微博中的“抱火哥”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把液化气钢瓶转移出来,首先他就是根据钢瓶的燃烧迹象和钢瓶的稳定性判断出当前的危险性在可控范围内;其次如果让钢瓶这样不停地燃烧,不仅会加剧罐体本身的温度上升,还会危及到周边罐体。一旦8 个液化气罐发生连环爆炸,其后果是很难想象的;最后在消防员处置的过程中,既有安全员不间断地在观察罐体发生的变化,也有战友在旁边用水枪进行掩护,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处置过程中的安全系数。但是凡事没有绝对,这些动作都是建立在巨大的勇气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之上的。

教你一招 生活中如何安全使用燃气

当煤气只是在燃气灶上燃烧时,它会安安静静地放出热量,为我们的生活效劳;而当煤气泄漏之后,可燃气体就会迅速与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之后,只需要一个火花,它就会成为我们的梦魇。防范方法就是定期检查家中的煤气罐、煤气管道是不是有泄漏的隐患。可以用肥皂水涂抹在燃气管道和阀门上,一旦有气泡冒出基本就可以判断这个地方有燃气泄漏,就需要及时更换老化的煤气软管等了。
同时,当发现家中的燃气泄漏之后,正确的做法是千万不要开灯,不给这些气体提供点燃的机会;打开门窗,让更多的空气进来,稀释室内的燃气浓度,避免危险的发生。
他们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儿子、是丈夫、是爸爸,但是当他们身着消防服的时候,他们就是人民的英雄、安全的卫士。有了他们的守护,我们才能安心工作、享受生活。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