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伦敦6·14公寓大火:他们的脸上写着死亡

丁 雨/ 编辑

今年可能是英国的多灾之年……当恐袭带来的阴云还没有消散,一场大火,6 月14 日又在伦敦烧起。英国警方在6 月28 日称,6 月14 日伦敦市中心的塔楼火灾造成大约80 人死亡,不过最终的伤亡数字要等到今年年底才有可能公布。

一场烧了12 小时的火

在伦敦西部的Latimer 大街上,有一栋叫做格兰菲(Grenfell Tower)的住宅楼。这栋大楼建造于1974 年,是政府的廉租公寓,24 层,里面至少有120 套公寓,整栋大楼大约有400-600 名住户。一直以来,这栋大楼都挺祥和。但是在6 月14 日,将近凌晨1 点时,突然,从大楼4层起,有火焰开始燃烧。火势越来越猛,不断向上蔓延,有目击者表示,短短15 分钟,大火就从4 楼窜到了楼顶!这起火灾凶猛异常,每一个窗子里都透着火光,大楼宛如地狱……
消防队在0 点54 分接到火警电话,6 分钟之后就赶到现场。但是,面对着蔓延速度极快的火势,一筹莫展。支援力量从四方赶来,有200 名消防官兵和40 辆消防车加入了灭火大军。 伦敦的救护车队在1 点29 分也赶到现场。
据多名亲历者说,火灾出现后火警的报警器没有响,喷水灭火器也没有工作。有的人说,大楼本身没有装这两套系统,但也有住户说,装了但没有响……有很多人是听到窗外的尖叫,还有邻居“砰砰砰”的砸门声,才知道发生了火灾。有的人被救出来,但更多的人被困在里面……因为火势太猛,楼道里都是浓烟,大量的住户无法穿过楼道逃下楼。他们站在窗口呼救,尖叫,挥手,希望能被楼下的消防官兵注意到。有的人在精神极度紧张的状态下,跳楼逃生;有的人拿着衣服,对着楼下拼命挥舞。还有的人打开自己的手机或者手电筒,试图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让他们知道哪个楼层的哪个位置有人,前来营救……
后来,伦敦市长Sadiq Khan 表示,因为大楼内部的火势太严重,消防官兵也只能到达12 层。
从晚上到白天,这场火烧了几乎12 个小时才慢慢被扑灭。 因为整座大楼几乎被烧穿,人们怀疑它有倒塌的危险,于是封锁大楼周围的街道,还将附近居民楼的住户紧急转移。

亲历者深切的无助

一位火灾现场目击者表示,大火蔓延的速度简直太令人吃惊。“午夜时分,大火还在2 楼烧。 但大家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火势顺着就往上烧了上去。 迅速蔓延到了23楼。到处都是哭喊着求救的人,还有人从上面跳下来……很多户人家的窗户上到处都是人,孩子,老人,残疾人……我的家人本来也在里面,幸运的是,他们逃出来了。”
火灾目击者Samira Lamrani 讲述了她看见的现场情况。“被困的人出现在窗户边上,疯狂地尖叫捶墙,到处都有人在求救。我们站在楼底下安慰他们,说我们已经打了999,做了能做的一切,但他们脸上的表情,还是写着死亡。”
当火势开始继续蔓延,在窗户边也已无法躲避大火。
有人在下面看到有母亲把娃举在窗外,呼喊着“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娃,我要把她扔下去了”。楼上有一位女子向路人打手势,表示她要把小宝宝扔下来,希望有人帮忙接住。
当时宝宝身上的衣服已经着火,一位男士冲上前,接住了可怜的孩子。也有人看见一个男人,背着自制的简陋降落伞,爬出窗户……
“如果我们按公寓管理员的要求,继续等待救援,可能全都没命了。”37 岁的Michael Paramarsivan, 是幸运的逃生者之一。火灾发生时,他就住在大厦的7 层。
房间里还有他的女友Hannah,以及她5 岁的女儿TheaMichael。他们闻到浓烟的味道,知道发生了火灾,他当机立断,决定带着女友和女儿逃离现场。
“虽然公寓管理员曾经告诉我们,如果发生火灾,就立刻用湿毛巾堵住门缝,先等待一小时然后再做打算。但火势实在太大,如果我们继续等待的话,可能就都没命了。”
他的果断救了他们三条性命。虽然全部家当都被大火吞噬,但他表示自己已经很幸运了。“所有的东西都没了,就连手机也丢在了大火中,我们如今一无所有。但我们还活着。”
火灾中,有一位带着6 个孩子住在21 楼的母亲。由于楼层太高,迟迟没有等到救援,这位勇敢的母亲拉着6个孩子在浓烟中摸索逃生。最终,他们下到了底楼。遗憾的是,当他们冲下楼后,她往回清点,6 个孩子只剩下4 个。 还有2 个在浓烟中走丢,可能已经遇难。
最先抵达火灾现场的消防员接受BBC 采访时说道,“我们首先到那儿,我拿着消防斧跳下车,现场一片混乱。
顺着起火的大楼跑了一圈,想找到防火通道,结果都是徒劳,一圈下来并没有找到有明显标志的防火逃生通道口。这时,各种起火的碎片漫天飘落。最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入口,当我踏上走廊时,才发现里面的烟有多大!根据当时的烟量估计,我觉得几乎没人能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跑出来。我在楼外喊话,让他们下来。他们说,根本出不了家门,走廊里的烟实在太大了……”

早已被预言的灾难

这起火灾的原因现已查明:大楼火灾缘于4 层一家住户的冰箱起火,而这栋高层居民楼的外墙材料也未能通过安全测试。
其实,在格兰菲塔小区中,有一个叫做“格兰菲行动小组(Grenfell Action Group)”的组织。这个组织由住户自己建立,他们这些年来不断地提醒大楼物业,大楼里的“火灾隐患”很多。

早在4 年前的2013 年2 月,行动小组发现大楼里的灭火器超过12 个月没有被检查能否使用,甚至有的灭火器自从2009 年后就没有被检查……
在2016 年,他们还向物业警告,在翻新施工的时候大楼里有很多垃圾,这些垃圾随意摆放,也可能造成火灾。
 
他们还提到大楼的逃生通道设计糟糕,只有一个,如果真的出事,人们很难逃出去。除了底部新改造的几套公寓以外,往上都是每层4 户,每户4 个卧室,4 户共用一个楼梯,总共也就只有一个楼梯。 低楼层起火就跟烟囱一样,楼梯不可能走人,逃生极其困难。
尽管提到诸多弊端,但在2016 年,政府检测后仍然给这栋大楼“中等火灾危险”的等级,这个等级意味着正常,不必过多担心。
行动小组在官网的博文上绝望地写道,也许“只有真的来一场灾难”,才能让人们知道格兰菲大楼有多危险!
灾难真的来了……

罪魁祸首竟是家家都有的这个电器

2017 年6 月14 日英国伦敦市格兰菲大楼火灾烧毁了151 个家庭,造成至少80 人死亡,这是二战以来伦敦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火灾!这起火灾的原因现已查明:大楼火灾缘于4 层一家住户的冰箱起火。
这简直让人不敢相信,我们居家常用的冰箱竟然是这起灾难的罪魁祸首!
 
其实冰箱起火的事故时有发生,中国也曾发生过多起!2016 年8 月21 日下午,福建南安美林邱洋村发生一起冰箱爆炸事故,造成两名儿童(分别为8 岁和6 岁)死亡。
当时,房内冰箱的上半层已被烧掉,顶部被炸飞。
2016 年7 月19 日凌晨,江苏一民居客厅忽然传来一阵爆炸声。经查看发现是冰箱起火造成的,并已引燃沙发,所幸无人受伤。
2014 年7 月29 日,湖北丹江口市一村民家中冰箱爆炸
后起火,整栋房屋被烧毁。
2014 年7 月4 日上午10 时左右,江苏盐城市建湖县高作镇一家电维修店内,正在维修的冰箱突然爆炸,修理工被炸身亡。
千万不要小看了冰箱,如果使用不当,好比家中放了不定时炸弹,一不小心就可能爆炸!

冰箱起火、爆炸,常常是这些原因造成的:

1. 制冷剂泄漏
冰箱制冷剂沿着箭头指示的方向在密闭的管道内不断循环,实现制冷功能。制冷剂在回路中正常循环制冷时并不会发生爆炸。但是,如果制冷剂泄漏,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遇到明火就容易发生爆炸,威力相当于半个手雷。
2. 上方或四周堆放物品
冰箱上方、四周堆放物品,不利于散热,也不利于压缩机运转,时间久了,容易引起火灾。
3. 靠近带有电磁感应的电器
在冰箱顶部和周围放置和使用微波炉、电饭锅等带有电磁感应的电器,会对冰箱的制冷系统产生电磁性干扰,从而导致冰箱的温控器产生混乱,不能正常运转。
4. 储物不当
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能放进冰箱,比如以下这些:干冰:冷冻库的温度容易导致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冰箱会因为气压突然增加引发爆炸。
碳酸类液体或啤酒:碳酸类液体或啤酒存放在冷冻室内,有爆炸危险,它们有大量气体物质,而盛装容器是密闭的,结冰后体积膨胀,容易在开启瞬间发生爆炸。
酒精:冰箱内存放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时,由于冰箱内体积小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启动时打出火花,很可能发生爆炸起火。
玻璃瓶或玻璃容器:不能放在冷冻室或冷藏室风道系统出风口,否则会导致瓶体炸裂,进而对人身造成伤害。

那么,除了注意上面的这些,还有哪些方法能避免冰箱起火、爆炸呢?

1. 冰箱应摆放在环境温度低且通风良好的位置,要远离热源,避免阳光直射。摆放冰箱时,其顶部左右两侧及背部都要留有适当空间,以利于散热。
2. 家中的电路必须有漏电保护器,在电器短路时,电路直接跳闸避免火灾,另外有些地区电压不稳,忽高忽低,这种问题也要咨询当地的有关部门或物业,想法解决。
3. 有些冰箱的温控器意外失灵,造成不必要的电消耗,甚至造成火灾。如果平时发现冰箱长时间连续工作不停机(可以从有无声音判断),就可以证明冰箱温控器失灵了,此时必须更换温控器。
4. 一旦出现反复停电的现象,要拔去电源插头,防止烧坏压缩机;要经常检查冰箱内壁是否有水滴下淌、电器部位是否受潮漏电的情况。
5. 冰箱背部、侧面容易积灰尘,建议每半年清洁一次,避免灰尘导致散热器散热不佳。除了冰箱外围,如果发现冰箱不冷,很可能是滤网或散热鳍片卡太多灰尘,导致压缩机效能不好,内部可能会逐渐起火燃烧,此时最好尽快请专业人士检查。
6. 冰箱的使用年限一般在10-15 年。很多冰箱在十几年之后还能继续用,但是噪音和耗电量都会加大,这是电路出现老化造成的,部分虚化的线路无故消耗了很多电,造成耗电量增大。这部分消耗的电会转化成热量,也是造成火灾的隐患。压缩机老化、密封不严,也能造成噪音、耗电量的增大,甚至有发生爆炸的隐患。

(本文图片来自资料库,请原作者与本刊联系以便领取稿酬。)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