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大王庙”的历史文脉

钟韵瑶/ 文

2016 年11 月30 日上午9 点多,静安区大田路500 号皮革市场前人头攒动:各执法部门人员准备就绪,市场内的业主们对各自的货物进行清点,还有特地赶来的“老上海”们拿起手机记录着最后的景象……熟知市场历史的人,还是喜欢称皮革市场为“大王庙市场”。
形成于上世纪80 年代的大田路皮革市场,记录了那个年代的生活方式,正因为每一天都过得辉煌,市场似乎更容易老去:占满过道的物品渐渐从畅销品变为滞销品,狭窄过道里掉落的石灰粉预示着它将成为被翻过去的一页。
11 月30 日上午10 点30 分,熙熙攘攘的皮革市场正式关闭,所有经营商户被查封。人去楼空的市场,唯有那块金字匾额“大王庙”依然挂在正中央。

大王庙的辉煌与没落

要说大田路皮革市场,“大王庙”的历史不可不说。历史上,大王庙并不只是一座庙,而是一片区域,成都北路靠新闸路以北地区有“大王庙”之称。《静安区地名志》记载:“昔为浜,称陈家浜。北段先填筑成大王庙路。”又据大王庙路条目记载:“大王庙路为今成都北路之北端一段,因路西侧有大王庙而得名。1905 年被公共租界工部局接管,筑为成都路之一段。今系成都北路之北段。”1940 年版《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上,大王庙的地址为成都北路1041 弄。

苏州河新闸桥大王庙的门楼

抗战胜利后,大王庙路附近陆续开设了交通钢精厂、上海钢精厂等一些冶金小厂。上世纪80 年代,大王庙皮革市场渐渐形成,两百余个皮革、鞋料(五金)摊位集聚在成都北路东西两侧,南起新闸路北至成都北路1037 弄附近,成为当地知名的大型市场。老上海们打趣说,大王庙皮革市场最红火的时候,方圆几里外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中混杂着锤子钉子“叮叮当当”的修鞋声,还有那一股股的皮革味道,日复一日多少有点厌烦,可没了这些,又觉得冷清,少了点烟火气。
大王庙皮革市场的没落起于1993 年,那一年,受南北高架路建设影响,大王庙一带拆迁,大王庙皮革市场不得不另寻它处。此后,市场内有的商户关停了生意另谋他行,有的商户摆起小摊做起了“游击队”,有部分摊位设置在南苏州河恒丰路桥下两侧,不久又移至恒丰路桥洞内,生意有一搭没一搭。2000 年,大王庙皮革市场最终落户大田路500 号,然而彼时只剩下商户16 家和那块金字牌匾,令人可惜又无奈。

不一般的16 家商户

2016 年,大田路皮革市场被列入市政府督办的一级安全隐患场所,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为全面清退非法经营商户,拆除存量违法建筑,彻底消除消防安全隐患,石二街道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多次与商户沟通关闭工作。说起皮革市场的安全隐患,石二街道办事处主任沈虹介绍,皮革市场沿街店铺窄而深,市场内各店铺均堆满了货物,有的自称店铺内货物价值过百万,实在放不下只能里三层外三层地堆着,甚至扩张到了外街沿,市场内的电线一根根耷拉在半空中,昏暗的灯光飘飘忽忽。
皮革怕火,可市场内经营户、客户随意抽烟的情形比比皆是,更让人担忧的是,一到春节等假日,周边居民们都喜欢到大田路燃放烟花爆竹,这无疑增加了皮革市场的安全隐患。在上海“禁燃令”实施前,石二街道只能给市场二楼的所有窗户钉上铁皮,防止烟花飞溅入户。
在皮革市场开业经营的日子里,关于皮革市场的信访投诉似乎从没停过。“周边居民多次反映皮革市场太吵闹,味道又大,更关键的是不安全。”分管社区安全稳定工作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毅坦言,皮革市场的先天防火等级低、经营管理混乱,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是街道最大的担忧。“皮革市场紧贴着居民区,如果火蔓延过来,后果真不敢想。”2012年皮革市场所在的东斯文地块动迁后,投诉少了,但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更何况住户少了,处置初起火灾的力量也就薄
弱了。
问题多了,就成了难题,难题一点点累积便积重难返,具体到大田路皮革市场,事情就更麻烦。整个市场内所剩的16 家商户都是有故事的“非等闲之辈”,商户之间人员结构复杂、裙带关系交织,得知市场即将关停,纷纷抱团对抗,还开出了各自的价码。
老常是皮革市场的老业主,市场成立之初,他的店铺就开始营业了,虽然近几年的生意大不如前,可好歹能维持生计。
市场要关停的通知让老常一时无措,但仔细想想,市场隐患根深蒂固,街道几番整治并不能完全根除,自己又身患残疾,万一哪天起火,遭殃的指不定就是自己。其中危害,老常也明白,但他希望街道能给予一些补偿,以解后顾之忧。
有配合整治的,也有偏激应对的,做皮革商品生意的王老板曾为了拒绝搬迁写下遗书扬言要放火烧了店铺……几番约谈,商户们提出两点要求:一是为他们寻找场地继续经营,二是享受动迁待遇。
要求反馈到街道,成为又一个难题。沈虹表示,商户提出的两点要求既不合理又不合规。自2010 年起,皮革市场内商户便陆续停止缴纳房租,且营业执照均已到期,街道不可能再重寻场地重新安置商户们。另外,市场关闭不同于旧改动迁,租借该处场地经营的商户们不可能享受同征收地块居民一样的补偿待遇。考虑到部分商户确有生活困难,街道将从帮困资金中,给予一定帮助。

统筹合力除隐患

皮革市场关停筹备工作,由静安区副区长周海鹰牵头,整合石二街道、区公安分局、区消防支队、区安监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法制办、维稳办、信访办、新闻办等单位及相关部门的力量,成立了大王庙皮革市场依法关闭联合领导小组。经过多次会议缜密讨论,确定了《关于大王庙皮革市场依法关闭的实施方案》及《大王庙皮革市场关闭工作现场方案》。街道依靠各职能部门,明确了各部门的任务安排和力量分配,兵分三路同步整治:第一组开展违法建筑拆除;第二组进行消防安全隐患整治;第三组查封、取缔市场内的无证经营户。
正是屡次开展的联合整治和一次次的上门走访,让老常觉察出了市场的清退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老常的年岁不小,市场关停后不准备再继续经营,于是同意限期搬离。看着一起经商了近二十年的“亲朋”同意清退后,“激进派”们也都放软了态度。
2016 年11 月29 日晚,市场关停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初冬的夜晚,打烊后的商户们在市场内整理着包裹,老常的货物不多,没几下就整理完了。站在马路边上,老常点着一根烟,

2016 年11 月30 日,经营了20 年的大王庙皮革市场正式被关停。

眼前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店铺渐渐模糊起来……11 月30 日早上,大田路皮革市场前拉起了警戒线,联合整治组对市场进行强制查封,逐门逐户张贴封条、进行防火分隔。看到店铺被贴上封条的那一刻,老常偷偷地背转了身体,喉咙口被什么东西哽住了。那一刻,所有工作人员都松了一口气,“二十多年的市场就这样关了,此前我们一直担心这一刻真的到来时,商户们会接受不了,没想到大家都很配合,情绪很平稳。”
在全市开展“五违四必”的浪潮下,大田路皮革市场的整治成为了当下“举全民力除患”的典型,在市场整治的总结报告中,如此描述这场整治行动:大田路皮革市场关停工作节奏快、效果强,体现了高位部署、标本兼治。在对皮革市场的依法关闭过程中,街道始终按照管理自主、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原则,努力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调查摸底,情况清;坚持依法行政,依据明;坚持统筹作,合力强;坚持全力以赴,不畏难。建立了“一户一表”“一人一表”工作档案,同时,依托网格中心对皮革市场及周边全面监控,以执法记录仪记录执法全过程。
查封后的皮革市场冷冷清清,唯有保安在市场前一遍遍巡查,从日落到日出,24 小时不间断,防止人员及隐患反弹回潮。
 
清退后的大田路500 号将何去何从,还未明确,根据新静安“一轴三带”规划,大田路区域或将成为苏州河两岸人文休闲创业集聚带的一部分。“无论怎样,市场上方那块牌匾定要保护好,这可是历史的文脉啊。韩书记之前不就说过,必须下决心采取最严格的措施,去保护好延续好这座城市的文脉和记忆。”沈虹一边想着,一边在自己的记事本上重重地写下了“大王庙”。
大田路皮革市场的故事或许就在2016 年的11 月30 日画上了句号,“大王庙”的历史还等待着下一次的传颂……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来自资料库,请原作者与本刊联系以便领取稿酬。)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