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黎平与长征

王 岚/ 文图

红军长征在贵州期间,发生了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1934 年12 月18 日党中央在黎平召开了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在政治上、军事上和组织上奠定了基础。1935 年1 月15 日召开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1934 年12 月18 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图为“黎平会议”会址。

“黎平会议纪念馆”于2009年12月18日正式开馆,保留了原江西会馆的建筑风貌,与古城翘街明清古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成为翘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纪念馆展厅面积2000 平方米,设序厅及“战略转移北上抗日”“伟大转折的起点——黎平会议”“走向胜利,红色记忆”“今日黎平”等五个单元,采用声光电等现代多媒体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黎平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重大贡献和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
穿过纪念馆,后门对面即是“黎平会议”旧址——东二郎坡(旧称翘街)52 号,这里原为胡顺荣商号,是一个富有盐商的家,1949 年后全家去了台湾。现在,白墙门面两侧有壁书“苏洋广货、京果杂货、各种名酒、绸缎布匹”等行书大字。会址门匾为陈云手书“黎平会议会址”六个大字,整个建筑高大宽敞,属典型的明清朝四合院式风格建筑。其中,第二进为一栋5 间两进两层木板建筑,两侧抵墙。就是在这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等召开了“黎平会议”,拉开了历史转折的序幕。这里有当年朱德与周恩来的住处,小小的床,单薄的被,当年的艰辛可想而知。
1934 年12 月14 日,中央红军三军团先头部队六团一营首占黎平县城。随后中央纵队、红军总部先后进入黎平县城,分别驻扎于县城内外各处以及翘街的宽裕民房。12 月18 日党中央在此召开了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黎平会议”解决了中央红军的转兵问题,做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的根据地的决议》,即“战略方针之决策”。
“黎平会议”从根本上扭转了红军自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也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在政治上、思想上、军事上做了必要的准备,从而揭开了伟大历史转折的序幕。
翘街全长600 米,有600 多年的历史,已经成为去黔东南红色旅游必经之地。现黎平古城内仍然原样保存着“黎平会议”会址,福音堂李德、博古住处,中央红军干部休养连旧址,中央红军教导师旧址,毛泽东住处,陈云住处等13 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
翘街中部的福音堂,原为德国传教士郁德凯在黎平传教和行医的地方,是立本责信义会设在贵州省的一个教堂。郁德凯一家是德国人,1928 年来黎平传教行医。
李德也是德国人,语言、习俗相同,沟通方便,又因福音堂与“胡荣顺”号店铺仅一墙之隔,且有后花园侧门相通,对于参加会议的人来说既安全又方便,所以李德、博古在“黎平会议”期间选定了福音堂作为他们的住处。
“黎平会议”期间,福音堂是博古和李德的住处。

翘街尽头的德凤镇第一小学内,是原中央红军总政治部黎平驻址,这里原为黎平府学宫。1934 年12 月16 日至18 日,红军总政治部和红军总政治部《红星报》主编邓小平在黎平期间就驻扎在这里。当时从这里通过学宫可以很方便地去到马家巷14 号的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的住处。
2009 年11 月,原中共中央军委委员、98 岁高龄的红军长征亲历者曾思玉老将军为黎平古城题写了“红军长征入黔第一城”九个大字,表达了对伟大的长征英雄壮举的缅怀和对侗乡人民的敬意。
黎平县境内,有多处红军长征时期留下的桥,被称为“红军桥”。在距黎平县城北部22 公里的高屯镇高屯村上少寨入寨处,有一座红军桥,是通往少寨的必经之路。1934 年12 月,“黎平会议”后,中央红军向遵义进军,在北上经过高屯少寨时,看到桥面破烂不堪,不仅难以保证后面中央红军大部队的通行,还严重影响 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于是中央红军立即安排人员在少寨驻扎,负责完成整修横跨于少寨寨前的这座木板桥。
少寨村民见红军真正是为贫苦农民着想的一支队伍,扛自家木板、木枋等,冒着严寒与红军战士跳进冰冷的河水里一起建成新桥。为了纪念红军的爱民恩情和义举,1995 年高屯镇人民政府立碑将这座木桥命名为“红军桥”,此后每年按红军修建时的模样整修一番。
黎平县城北部25 公里的高屯镇八舟村的红军桥,是高屯镇通往敖市镇等地的必经之路。当年八舟村民吴延真、吴之运、吴之焕等人亲见红军战士清廉守律,于是扛上自家的枋板,带上工具帮助红军架桥固桥,确保红军安全通过。后人为纪念军民鱼水深情,称之为“红军桥”并加以保护至今,目前仍是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主要通道。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