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队新青年 铁血也柔情

王澄劼 / 文

工作日早晨 8 点,当大部分上班族还在步履匆匆地赶往公司,却有一群人早已开始了自己的工作。还未踏入坐落于中山南一路的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黄浦支队卢湾中队,就能遥遥听见队员们队列操练的声音。
卢湾消防中队是在 2012 年 3 月正式组建并进驻现址的。它的前身是上海世博会四分队,当时专门负责浦西世博园的消防安保工作,世博会结束后,消防官兵们便从世博园区搬到了新驻地,开始担任执勤战备工作。
与上海大部分的消防队相比,卢湾中队的成立时间并不算长,虽然组建时间不占优势,但它的精神和作风却是不输给其他任何中队的。

卢湾中队,他们的成长与坚守

一进入卢湾中队,映入眼帘的便是消防官兵们严苛训练的身影。刻苦,便是我在他们身上看到的第一个词。随后,在中队指导员史雅俊的介绍下,我对卢湾中队渐渐有了了解。
史雅俊,卢湾中队指导员,2009 年 12 月入伍,2013 年加入卢湾中队。这五年间,卢湾中队的点点滴滴他都看在眼里。
卢湾中队组建初期,一切人员、秩序都还在磨合阶段,特别是官兵的体能素质和战斗力,都还暂时赶不上其他中队。但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发展,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各项秩序都开始变得正规起来,官兵的体能素质和战斗力也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在近几年黄浦支队举办的春季消防运动会上,卢湾中队基本都能
保持在团体前三名,个人项目也斩获过数个第一。
从初出茅庐不如人,到如今的辉煌成绩,卢湾中队的变化可谓十分惊人。
卢湾中队保卫着 4.2 平方公里的辖区,其中横跨了五里桥和打浦桥两个街道,每年接到的火警数约为400 多次。
“爬绳上四楼”“400 米疏散物资”“5 千米携带空气呼吸器跑”等等,这些光是听名字,就让人感到疲累的项目,却是卢湾中队官兵们每天的日常课目。
除了日常的出操训练外,卢湾中队还要对辖区内的重点场所、单位进行调研熟悉,官兵们需要深入场所的
重点部位进行勘查,检查内部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无火灾安全隐患等,因为一旦发生火灾,对这些情况掌握越熟悉,处理火灾的能力才会越强。
而如此繁重的工作,就落在了这个仅有 39 人的团队身上。卢湾中队官兵的年龄结构基本是以 95 后为主,年龄最小的战士才刚满 18 岁。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他们训练却是相当刻苦,从不喊苦怕累。战斗一班副班长郭璐先,便是其中的代表。
郭璐先,1997年出生,在去年的夏季岗位练兵中,训练项目多,人员又少,郭璐先作为副班长,对训练十分积极,主动参加了多个训练项目。但也因为这样,郭璐先因训练量过大,在训练中晕了过去。
甫一恢复,他却丝毫没有给自己休息的机会,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的训练之中。据说,晕倒过的官兵不止郭璐先一个,但他们每一个人都咬牙训练,坚持了过来。
在卢湾中队官兵们的身上,丝毫没有我们常说的95后的娇气,取而代之的是作为军人的毅力。

直面危险,是他们的日常

2017年2月某日凌晨4时许,瞿溪路上的一家水果店突发火灾。
卢湾中队在接到火警后,立即出动。当消防车刚驶到附近路段,就看到事故地区上方升腾起的阵阵黑烟。在到达现场看清状况后,连消防官兵都有些懵了,只见水果店的三间门面房都已被熊熊大火所吞噬,谁都没有想到水果店的火灾竟然会如此猛烈。
随着火势情况的报送,火灾等级的上升,之后前来应援的车辆也逐步赶到。大家分头行动,一部分消防官兵出水炮、出水枪,争取在第一时间出水灭火。另一部分消防官兵,借助梯子进入着火房屋的二楼,查看有无人员被困的情况,所幸,所有人员均已安全逃离。
水果店的隔壁是一家宠物店,火灾发生后,宠物店内的许多宠物都已被浓烟熏得昏倒。消防官兵进入店内,将宠物店内的所有小动物都安全搬离。
当火势完全平息时,天早已大亮。而在随后的收尾工作中,消防官兵又在现场搜出了 4 个煤气钢瓶,他们发现后第一时间将其抬出来,并迅速进行水枪浇水降温,这才避免了更严重的事故。若是这 4 个煤气钢瓶在火灾中发生爆炸,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但这些都是后话了,身处在救火工作中的消防官兵根本无心思考这些,在他们心中只有灭火救人的责任。

每一位百姓的安全,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消防官兵奋斗的场所不仅在火场,但凡是百姓寻求救助的地方,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2015 年 7 月 21 日,打浦桥隧道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车辆追尾事故,涉及包括多辆公交车、私家车。接到命令后,时任副中队长的史雅俊带领着数名消防官兵前往事故地点进行救援。
由于事故涉及的车辆众多,伤员情况也是十分严峻,特别是公交车上的乘客,受伤人数之多,令人心惊。而史雅俊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公交车上的伤员进行救助。
其中,有三名伤员的状况,令史雅俊至今记忆犹新。
有一位伤者是孕妇,发现她时,她的脚已经被变形的座椅挤到不能动弹。消防官兵们当机立断救出了孕妇,并用担架将孕妇一路从事故地抬到了隧道外的救护车上。因为孕妇身体情况的特殊,加之其体重又较重,几位官兵在搬运的过程中,不得不多次休息,即便是这样,他们却没有一句抱怨。最终,孕妇成功得到了救治。
另一位伤者是一位年轻的女士,消防官兵初步判断她为内出血,不能随意搬动,同时,作为唯一出口的车门早已被撞得变形,这也为救助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消防官兵只能通过拆除车窗进行救援,将女士救出后,还需要用担架小心地搬运,无论是拆除,还是搬运,都可谓是十分艰辛。
最后一位伤者是公交车司机,他的双腿被完全卡在驾驶座椅上。在救助过程中,既要思考如何将其救出,又要考虑怎样将司机的痛苦降到最小,这既是一个技术活,又是一个胆量活。经过一番苦战,消防官兵最终用破拆工具成功将其救出。
这场事故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所幸救援及时,事故中并没有人员死亡。

“鸡毛蒜皮”,他们也要管

不仅是大型事故,有些在我们看来可能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却也是卢湾中队官兵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2017 年某日深夜,卢湾中队接到任务,说是某居民区内有男子跳楼。迅速赶赴现场后,发现跳楼男子是一名醉汉,而男子的衣服恰好挂在四楼居民家的晾衣架上,另外也多亏热心居民及时发现,并拉住男子,才防止了悲剧的发生。可跳楼男子的身形足足是正常男性的两倍,如此重量,居民们也支撑不了太久。
看到这样的情况,战斗一班班长华宇第一个便冲了上去,替换下居民。其他消防官兵兵分两路,一路人员架起梯子,试图从下托住男子,但可惜官兵爬上梯子后,只能勉强碰到男子的脚,无法实施救援。另一路人员则是从楼上展开救援,他们拿着绳包上楼,试图从隔壁居民家的窗户进行救援,可因为老式住宅的窗户十分狭小,消防官兵只能先进行破拆,再从窗户爬出。在靠近男子后,消防官兵迅速用绳子将其套住,最终合力将其成功拉至屋内。
而由于长时间对跳楼男子的拉拽,手臂一直压在窗沿上,救援完成后,华宇的咯吱窝已是一片青紫。
无论是大灾难,还是小事故,这些英雄举动,对我们来说都意义重大,而对卢湾中队的官兵们来说,这些却是再平凡不过的日常。

铁胆英雄,也有别样柔情

卢湾中队的辖区内有两家敬老院和多所中小学校,而这也正构成了卢湾中队在战备工作之余的另一份使命——走进百姓。
卢湾中队与辖区内的多所学校签约共建,每年都会为学校学生进行军训,一些官兵还会前往学校进行消防宣传。寒暑假期间,卢湾中队还会邀请学生走进中队进行参观,给学生展示消防官兵平时的生活作风,让他们实地感受军人的素养。
每逢节假日,卢湾中队的官兵们还前去敬老院为老人们敬送水果、油、米等生活用品,陪老人们聊天,为老人们打扫,这些都是卢湾中队官兵们的常态。敬老院的老人们大多行动不便,但看到如同自己子女一般的卢湾中队官兵,总是格外亲切。
都说军人的职责是守护老百姓,那关心着这些需要照顾的群体,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守护呢?
去年,在街道组织的日托所内举办了一场特殊的仪式,两位耄耋老人的金婚典礼。听闻这个消息,卢湾中队的官兵们腾出休息时间,前去为两位老人庆贺。
在仪式上,官兵们为老人献花、献唱,还和其他宾客们一起包了汤圆,共享欢乐。看着两位老人相守一生的甜蜜,官兵们也觉得这场仪式别具意义。这场金婚典礼不仅见证了两位老人的爱情,也展示了官兵们在严苛训练之外的温柔的一面。

保卫百姓安全,不只是嘴上功夫

平日里,卢湾中队会主动与街道、团工委、上海市公安博物馆、五里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等地方进行沟通,询问最近有无文化活动,只要有时间,卢湾中队一定会参加。例如,刚刚过去的“学雷锋主题日”
公益活动,卢湾中队官兵们纷纷响应活动号召,看望孤寡老人,进社区进行义务消防宣传。
消防安全宣传不只是嘴上说说,卢湾中队更会身体力行,前往辖区内安全隐患严重的场所进行查看。
永年路就是一个例子,永年路上以棚户区居多,极易发生火灾,卢湾中队会在宣传消防知识的同时,进行实地演练,以确保消防工作落到实处。
在卢湾中队的辖区里,田子坊是又一处火灾隐患重点区域。作为上海著名的旅游景点,田子坊每天的客流量十分巨大,而田子坊都是老式建筑,这样结构的房屋极易引发火灾。所以,每逢节假日或重大活动,卢湾中队都会前往田子坊,将场所内所有重要设施巡查一遍,确保设施的完好,而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守卫辖区的一方平安。

一声感谢,便是最好的嘉奖

消防是一份辛苦的工作,需要消防官兵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和努力,但在这样高投入的工作背后,官兵们希望得到的回报却很少,他们想要的只是老百姓的一声感谢。
卢湾中队内的一面面锦旗,就是对他们努力工作的最好证明。其中有一面锦旗是一位阿姨送的,事情很简单,阿姨出门忘了带钥匙,发现这个状况后,阿姨便慌了神,因为家中还有卧病在床的老人,而老人还需要定时吃药,情急之下,阿姨便给消防打了电话。卢湾中队接到报警后,连忙赶到现场,并迅速做出判断,从邻居家翻窗进入室内。进到阿姨家中后,发现老人已经摔倒在床下,幸好发现及时,老人并没有发生其他意外。阿姨非常感谢卢湾支队官兵们的及时救助,于是,便有了这面锦旗。
每面锦旗其实都是一个故事,有些故事可能久远到连消防官兵自己也记不清了,但他们曾经的付出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史雅俊回忆起执行任务的过往,其中最让他觉得开心的便是,每当任务完成后,老百姓的一句:消防员辛苦了。仅仅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语,却能让消防官兵们感受到无比的温暖。因为救援工作,消防官兵们往往会汗流浃背,脸颊也早已被烟熏得漆黑,但只要有这样一声感谢,他们的心便会是明亮的。

卢湾的荣誉,与下一个六年

今年是卢湾中队建队的第六个年头,这六年的成长与蜕变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
2017 年 5 月 3 日,在上海市黄浦区公安分局举行的“五四”表彰大会上,卢湾中队荣获 2016 年度共青团上海市黄浦区委“青年文明号”称号,这正是对他们一路成长的最佳见证。
在其他方面,卢湾中队参加了公安分局组织的五四青年节“一学一做”主题演讲比赛,并荣获了分局金奖。在“我心目中的战斗英雄”演讲比赛中,也夺得了一等奖。
卢湾中队的中队长与副中队长都是篮球专业毕业,因此,每年的文体联赛,卢湾中队都会积极参加,成绩更是名列前茅。每逢周末的休息时间,卢湾中队的官兵们都会自发组织文化活动,像是篮球、乒乓球、下棋等等。有时间,他们也会和别的中队交流互动,进行足球、篮球的切磋。
作为一支现役部队,卢湾中队的官兵们全天 24 小时战备,不能私自外出,仅有周末才能拿到手机,与家人联系。在战备工作中坚守,在思想上也毫不松懈。每周二、五,卢湾中队都会对官兵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知识的学习,战斗精神的培育,官兵心理的疏导等。
未来,卢湾中队的目标是争创先进中队,这是中队所有人一致的愿望,大家都努力着,并朝着这个方向奋力迈进。
消防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对卢湾中队来说,消防是一份责任,是一份十分有意义的工作。而说着如此朴实话语的他们,却在做着最不平凡的事。
让我们共同期待卢湾中队的下一个六年。

老主任的消防”山海经“
上海市消防协会金山联络处访问记


缪国庆/ 文

金山有山,有大金山、小金山还有浮山,虽说现在是岛,在此地曾为陆域时却是山;金山有海,金山卫位于杭州湾北岸,而杭州湾是东海最大的海湾,金山有“山海经”也是自然而然。不过,对于上海市消防协会金山联络处主任顾全昌来说,他则用自己的一生经历,写下了一部属于消防的“山海经”。

1

顾全昌并非是金山当地人,他的老家在南汇祝桥镇。
1973 年,他应征入伍,当上了消防兵,在当时的上海市消防局三大队真如中队服役,由于在一次扑救民宅火灾中表现出色,受到嘉奖,第二年就被提为防火班班长。
说起那次扑救,他至今记忆犹新:那是长征村的一家村民家失火,消防车到达现场时,火势已经蔓延,眼前烈火熊熊,耳边只听得呼呼生响,还有就是在情急之中逃出火场的村民的呼天抢地。他刚跳下消防车,他们就拉住了他,说是屋里还有老人,一个躺在床上的老人,让他无论如何要救救她,哭喊着就给他跪下了。他的心猛地一惊,拉过逃出火场的村民披出来的一床棉被,让战友们用水枪浇湿了,顶在头上就冲进了火里。好不容易摸到床,摸到一个人,不不,应该说是一具尸体,一具已经被烧得有点炭化的蜷缩的尸体,拖是肯定拖不起来了,怕散了架,他似乎连想都没想,就用作为防护带进来的棉被把老人包裹了,抱在胸前,返身冲了出来……在他身后,梁断了、屋顶塌了、屋架散了,他亲眼目睹了这一幕,而在他奋不顾身地冲进火场时,他连想都没想……
1978 年,正在发展中的金山石化城需要消防骨干,他被选中,去到了地处金山的上海市消防局六大队直属中队,从此与金山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其间曾经调去奉贤消防任职,但缘在缘不断,稍后便又回到了金山。在六大队直属中队,他历任副队长、队长、指导员;后来在六大队当参谋、副参谋长、参谋长、副政委;在金山撤县建区后,他从奉贤公安消防局消防科科长任上直接调任金山消防防火处处长。
对于在金山消防任职期间的一次次火灾扑救,他同样记忆犹新,指挥扑救金山石化热电厂火灾是其中的一个场景:那时,他刚刚就任六大队副参谋长,那天夜里,他担任总值班,接到火灾报警后,他根据火情,迅速调集了8 辆消防车,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施救。由于平时对金山石化的整个布局了如指掌,在派出8 辆消防车赶赴现场施救的同时,他又在热电厂周边设置了4 个备勤点,部署了备勤力量。果然,当现场需要增援时,这些备勤力量即刻就派上了用场……事后,上海消防总队领导特地来进行总结,并颁发了嘉奖令,授予了3 个三等功,他是其中之一。
即使时过境迁了,但金山的山、金山的海还在他的眼前,不思量,自难忘。

2

顾全昌的办公室墙上的三幅照片,已经挂了近16 年。他是在2002 年退休的,那年,他50 岁。这是消防部队的规定,谁也不能改变,但退休后“颐养天年”的想法却不容存在,身为消防人,还得干消防事!这是亲自前来送他退休消防局领导亲口对他说的话。
其时,由上海市消防协会金山分会改制而来的上海市消防协会金山联络处正在筹建。
对于金山消防,上海市消防局历届领导始终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因为位于金山的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既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综合性石油化工企业,又是中国重要的成品油、中间石化产品、合成树脂和合成纤维生产企业,也是中国发展现代石油化工工业的重要基地,绝对容不得有半点差池。而金山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对消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金山消防的专业力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对于上海市消防协会金山联络处的设置,上海市消防局领导也同样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因为作为社会化消防工作的一种补充,金山需要有这样一个联络窗口,来针对消防工作开展管理指导、交流推广,多渠道地进行消防宣传,普及消防知识,提高社会的消防意识,并积极参与消防科技项目评估,提供配套的消防服务,传播消防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应用,协同各职能部门展开指导、交流等工作,以促进消防行业的持续发展。让一直扎根在金山消防、又当过防火处处长的顾全昌去到金山联络处工作,怎么说都是一种最好的安排。
上海市消防协会金山联络处挂牌了。
上海市消防局领导、金山区分管区长、金山区公安分局领导都参加了仪式,并同参会人员合了影。这三幅照片,成为了上海市消防协会金山联络处成立16 年来最为珍贵的一组历史镜头,而在这三幅照片中,顾全昌是笑得最为阳光灿烂的一个。

3

金山的山必须阳光灿烂,金山的海必须阳光灿烂,这是顾全昌阳光灿烂的心愿。
顾全昌开始了他的新一轮忙碌,包括协同消防安全培训机构开展消防职业技能培训、消防重点岗位培训、消防重点单位负责人专项培训和社会消防志愿者培训,包括配合金山消防支队和消防中队为中、小学和市民开展义务宣传教育,包括配合消防部门发放消防张贴画、宣传海报、小型灭火器,包括组织企业和社区开展灭火演练,也包括向政府、企业赠送、征订消防宣传杂志,为促进金山地区消防行业健康发展、确保社会消防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获得了社会单位、消防行业和政府部门的肯定与好评。在三年时间里,会员单位从最初的40 多家发展到212 家。
让金山居民记忆深刻的是金山联络处参与组织的“‘平安你我、平安金山’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按金山话来说,竞赛题“贴肉”,譬如“火灾发生时如何拨打火警电话”“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如何举报”“遇到消防车执行灭火或抢险救援任务, 社会车辆及行人如何避让”等,不仅把消防知识普及到了千家万户,让广大居民了解、掌握了基本消防知识,具备了自防自救、小火扑救、逃生等基本能力,而且懂得了发现火灾隐患、举报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和配合消防救援的重要性。
而让金山中小学教师们感慨万千的是金山联络处与金山区教育局、金山区消防支队每年组织的学生消防活动。“自古英雄出少年——暑期‘消防小英才’中小学生消防知识网络大赛”就是其中的一次。
《金山报》曾以“朱行小学构筑暑期‘安全网’”为题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
近日,朱行小学学生家长会收到校长叶佩文有关暑期安全的温馨提示,提醒学生在家加强安全教育,特别是加强防溺水、防坠楼、防触电以及交通、消防等方面的教育,切实保障学生暑期安全。同时,为进一步增强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火灾逃生能力,学校要求有条件上网的家长陪同孩子共同登陆上海市消防协会网(www.sh70119.com)参加“自古英雄出少年——暑期‘消防小英才’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网络大赛”,各班通过班级飞信等途径告知了每一位学生家长。
在炎炎暑期,架起了学校和家长安全教育的桥梁,让暑期安全警钟时刻敲响,让暑期的孩子们更多一份安全。
大赛内容丰富,分为四个阶段:一是防火基础知识比赛(火眼金睛赛),二是灭火原理与逃生知识比赛(避险达人赛),三是动手制作家庭消防安全计划(锦囊妙计赛),四是全能消防知识大比拼(夏令营终极对决)。其中,最让学生家长大感兴趣的当然是制定家庭消防安全计划,贴近生活、贴近家庭的计划,让消防安全就在身边。
而让顾全昌感到欣慰的是,大赛的参赛对象虽然是中小学生,意在让孩子们学到的消防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从而“了解消防、懂得消防、支持消防”,而且,通过中小学生的带动,让父母、长辈,以及整个家庭一起参与比赛,最终达到了“孩子比赛、父母参与、全家受益、共创平安”的比赛目的。

4

家在浦东,心在金山。
每周一早上6 点半,从浦东驱车赶往金山,直到周五下午才回浦东,这已经成了顾全昌的生活常态。一周在金山5天,吃的是食堂饭,住的是当年金山消防分给他的宿舍楼。
老婆不禁纳闷:你的家到底在浦东还是在金山?埋怨归埋怨,常常也会随车去金山,为的是可以照顾这个难舍消防的老公,老公前年心肌梗死过,虽说不严重,但她总是不无担心。
这样,一晃16 年过去了,“有困难,找老顾”,成了上海市消防协会金山联络处会员单位的口头禅,也成了顾全昌自我鞭策的座右铭。
信念是山、情感是海,消防协会金山联络处的“山海经”里,也有“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的故事,不过,不是神话,前者是它为企业提供消防服务、弥补消防缺陷的努力,后者是它对推进社会化消防事业持续发展的追求……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