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棉的时尚安全之路

0 min read
言西/文图

近来烦心事比较多,为了能有效排解自己,“走路”成了我舒缓情绪的一种锻炼方式。但走路本身是挺无聊的一件事,特别是穿行在拥堵的城市道路上,反而让人倍感疲惫。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在走在江边的步道上,吹着缓缓的江风,听着潺潺的水声,体会着一天下来少有的静谧之感,似乎身体和心理的疲累也得到了温柔的抚慰。

作为这两年新开发的重点区域,杨浦滨江一带成为我新的江边打卡点。在这之前,位于杨树浦路2866号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一直是我的首选,这里不仅拥有绵延几百米的无敌江景,还是个逛街买买买的好去处。当然,这座国际时尚中心的魅力不仅于此,近百年来,这片土地上见证了上海纺织业的兴衰,也目睹了时尚创业产业的华丽蜕变。

改造性再利用,老建筑对接新需求

杨浦区长达15.5公里的黄浦江岸有着辉煌的历史,承载了上海工业的起点,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长廊”。在这片被联合国称为“工业锈带”的江岸线上,有一片上海市区保存最完整、最具规模的锯齿形厂房建筑群。远远看过去,锯齿形的清水红砖建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字排开,简约中透露着工业风的余味,这就是当年著名的上棉十七厂。1921年,日资裕丰纱厂在这里建立,以生产“龙头细布”而驰名中外。1945年,裕丰纱厂更名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第十七棉纺织厂”,1949年,再次更名为“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是全国第一家批量生产棉型腈纶针织纱的企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上海纺织业面临转型发展,曾经辉煌的上棉十七厂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2007年,上棉十七厂关闭了位于上海杨树浦路的厂区,迁往了江苏大丰上海纺织产业园区。三年后,在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提升下,这片百年老厂房迎来了新的身份——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一座集时尚秀场、商业、餐饮和办公于一体的商业中心。

我喜欢来这里走路闲逛,除了被它的各种大牌特卖吸引,还有很大程度上是喜欢它的环境本身。据资料显示,国际时尚中心园区总占地12.08万平方米,内有原十七棉建筑群中共七栋上海市历史保护建筑,保护等级分别为三类和四类建筑。在“修旧如旧”的修缮理念支持下,整个园区高度还原了老工业建筑的原貌,也对老厂房的建筑功能进行了改造创新,为传统产业注入了年轻活力。当你走进园区内,就能明显感觉到这里的楼无论是联排还是独栋,都没有某些新建地标的那份紧迫感,反而显得相当从容得体。一排排锯齿形红砖厂房改造而成的精品仓为整个园区增添了一份独有的岁月风韵,让人零距离体验近百年历史沉淀后的老工业气息。

从老厂房到时尚地标,十七棉的转型道路走得稳健。经过近十年的成长,如今的它已经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最专业的秀场之一,也是“东外滩”地标中的重要成员。在业态调整的推动下,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以高效的安全管理,为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上了一堂宝贵的实践课程。

安全措施再升级,折射出转型成功

我一直认同,保护历史建筑是现代社会的永恒课题。特别是工业遗产建筑,其保护利用通常不外乎维护、保存、修复、重建、改建这几类手段。过去,老厂房只需要满足生产功能,如今为了适应其商业功能,对安全的管理要求也必然增高。虽然没有了原始纺织业中可能出现的纺织机器过热、工人违规操作等隐患,但消防安全依旧是如今国际时尚中心园区里的重中之重。园区管理方不仅在江边观景台等特定区域安排专人巡逻管理之外,还定期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培训。即使最近一段时间的观景平台封闭施工,“严禁烟火”“严禁吸烟”等标识仍高高在挂。

从弹得了棉花到走得了时尚,国际时尚中心的安全管理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过去为了杜绝安全隐患,硬是把厂区内人人都“逼”成了安全员、消防员,而现在的防控手段则是人防的同时再加上技防,利用先进的消防系统达到监督和排查的作用。从开门营业起,国际时尚中心的园区内就安装了完善智能的消防安全系统,拥有整套自动化的报警、烟感和喷淋等专业的消防设施设备。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时尚秀场、商业空间及休闲餐饮空间,陆续入驻了众多中高端品牌。虽然数量众多,但园区管理方从未松懈过出租管理,比如他们在与每一个入驻企业签订合同的同时,还会一并与其签订安全协议。询问某个正在装修的门店得知,考虑到各个品牌和门店方可能会在厂房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装修,国际时尚中心的园区方还拥有二次装修的相关规定,特别针对动火作业等高隐患行为进行了规范和约束,并在整个装修期间给予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和指导。

作为上海文化创意的时尚高地,国际时尚中心享有“亚洲第一秀场”美誉的多功能秀场,每年都会承办时装周、音乐节、品牌发布会等各类国内外文化时尚活动。密集的展台、炫目的灯光、巨大的人流……都给园区安全带来不小的挑战。对此,园区方严格把控每一场活动安排,将消防通道畅通、安全空间足够等标准作为展台布局的首要考量因素。当活动开始后,园区方还会加大人员巡逻力度,做好相关预案,确保密集场所的人员分流工作。

除了这些相对显而易见的安全措施,园区方还充分考虑到了历史建筑本身的安全性。为了保留老上海工业文明的历史年轮,又巧妙融入当代绿色节能理念,老厂房的改造升级中还专门选择了轻便的布袋风管来代替传统的中央空调金属通风管,通过特殊织物纤维织成的空气分布系统达到均匀送风的效果,从而解决老建筑和现行绿色理念之间的冲突,也确保原本的木制建筑结构完全可以负荷管道的重量。

末夏的夜晚,走在长长的木质廊道上,回望当年的生产车间成了世界时尚品牌陈列销售处……眼前十七棉老厂房的修缮与再利用,正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风貌的缩影。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