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getimagesize(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5/02/唐鋆签名-300x156.png): Failed to open stream: HTTP request failed! HTTP/1.1 404 Not Found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1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4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apps/webapps/zazhi/wp-content/themes/visualize/inc/template-tags.php on line 25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http://www.orientfire.cn/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5/02/唐鋆签名-300x156.png);" data-width="0" data-height="0">

信息时代为什么还需要消防杂志

2018年11月28日,有同事问我,《申江服务导报》休刊了,你知道吗?虽然我不买报纸已经有一段年头了,但我还是知道,这份20年品牌的都市报纸曾经陪伴了众多市井百姓的青春岁月,也见证了摩登城市的发展、潮流文化的更替,如今却到了它自己被替代的日子。纸媒关张的事情,这些年听得多了,但我还是生出些许兔死狐悲的感觉。就拿消防杂志来说吧,曾几何时,消防杂志在全国各地处处开花,而进入新世纪后,却也都逐渐凋零。被新媒体替代,难道就是它们的宿命吗?

联想到手边的消防杂志,信息社会还需要消防杂志吗?

用保护视力来回答这个问题,似乎有气无力。的确,电子墨水也不伤眼睛。那么消防杂志存在的意义,应该就在于它内在的需求。作为传媒,归根到底,比拼的还是它所能提供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内容为王,是唯一标准。

从形式上来说,消防杂志相较于新媒体,更加保守。它不如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能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快速反应,它需要采访、写作、编辑、排版、印刷,乃至邮寄等多道步骤,才能最终展现于读者面前。然而这世上有一利往往也有一害,反之亦然。新媒体由于其入行门槛低,往往就良莠不齐,比如在微信朋友圈中就充斥着宣扬伪科学的鸡汤文。前不久有位年轻人在家庭群中转发了辟谣文章,力证没有塑料做的大米、土鸡蛋和其他鸡蛋没有差别、不存在食物相生相克的说法、隔夜水不会致癌等科学结论,结果反被踢出了群。在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网络环境中,纸媒的保守性却也让它的内容更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时间可以沉淀渣滓,编辑就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消防杂志在传播正确的知识上,是有其作用的。

在推送手段上,新媒体可以时时推送,一次还可以好多篇,只要你的服务器够劲带宽够大,信息容量几乎不受限制。消防杂志却有其出刊周期,每期的内容又都是有限,一共也就是这么几页的容量,只能放这么多的文章。文字多了,图片就少了,图片大了,文字就排不下。不过,从另一方面想,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经过编辑,我们能够去芜存菁,为读者节约下很多时间。像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起初那些新媒体一忽儿说是女司机犯错,一忽而说是小车逆行,充满着不确定的揣测之词,这些在消防杂志上都被省略了,因为它们非但无关宏旨而且都不准确。总之,编辑花时间,读者省时间。

当然,话说到这会儿,其实并不是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立起来。从本质上来说,媒体的任务和目标都是一致的,区别只在于呈现的方式不同。电视机的发明也没有让电影走上绝路,相反却分流了观众,让电影艺术走上更高层级的发展。作为一个越来越多元的世界,各种形式的媒体并存,正是人类社会发展壮大的必然现象。与此同时,读者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不论哪种媒体都不可能独霸每个读者的视野。喜欢看各种新闻的反转“剧情”,请去新媒体。喜欢节约时间、节省目力的,来份消防杂志。加之杂志姓“杂”,一期中容纳的文章也尽可能多种多样。不感兴趣,大可以一翻而过。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幸甚至哉。

  

  

  

防灾减灾 民众参与热情高

吴佳伟/图文

为切实推动防灾减灾工作,上海黄浦区红十字会联合有关部门深入社区开展 “防灾减灾,关爱生命”——防震减灾人道主义救援宣传活动,通过现场演示和发放“市民急救手册”等宣传资料,普及和传授火灾、地震等各类应急救援知识,使社区民众受益匪浅。图为活动现场,民众参与热情异常火爆。

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循者、坚定捍卫者
应急管理部党组专题学习宪法

王澄劼/编辑

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一个“宪法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更加注重发挥宪法重要作用,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

为进一步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形成热潮,12月7日,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主持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视频报告会,专题学习宪法,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和全面掌握宪法修正案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扎实做好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中国地震局、国家煤矿安监局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各司局、驻部纪检监察组、消防救援局、森林消防局、直属事业单位处级以上党员干部,省级地震局、煤矿安监局党员干部等参会。

司法部党组书记袁曙宏应邀到会作专题辅导报告,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和这次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核心要义和我国宪法的鲜明特点作了全面深入的讲授。

黄明在主持报告会时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阐述精辟,构成了科学完整的宪法理论体系,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特别要深刻领会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准确把握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要带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力量。

黄明指出,深入推进宪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坚决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循者、坚定捍卫者。要尊崇宪法,坚定宪法信仰,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善用法治思维想问题、作判断、出措施,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方式做好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学好宪法,将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在吃透宪法精神、宪法原则、宪法规定上下功夫,重点学习这次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重要内容。要用好宪法,研究构建大国应急法治体系,推动形成完备的应急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应急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应急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应急法治保障体系,推进严格规范文明执法,促进行政执法活动依法有序、科学规范、便捷高效。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意在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此次应急管理部开展专题学习宪法报告会,更是进一步为与会人员与广大百姓传递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对全社会起到了良好的带头模范学习作用。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上海应急管理局挂牌成立

张晓虹/编辑

11月29日,上海应急管理局召开挂牌成立大会。大会上,上海市委组织部领导宣布了关于市应急管理局领导班子任命的决定,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俞烈和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马坚泓代表领导班子做了发言,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周波出席并讲话。

周波在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政治决策,地方机构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决定组建市应急管理局,是着眼于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市应急管理局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着眼大局,深入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应急管理机构职能体系,切实提高城市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大力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周波要求,加快推进机构改革,努力使机构职能更加符合应急管理事业的需要。聚焦机构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细化任务,周密部署,精准实施,有序推进。要对标上海超大城市应急管理特点,以着力转变职能为重点,以推进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抓紧研究制定“三定”规定,全面梳理职能职责关系,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理顺职责关系,提升行政效能。要切实做好转隶组建工作,抓紧推进集中办公,细化落实规章调整等综合保障,做到“转”得出、“接”得住、“融”得好,为科学高效履职提供坚实保障。要强化应急意识,提高应急能力,做到机构改革和日常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全力完成好今年任务、统筹谋划好明年工作。

周波强调,要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应急管理铁军在机构改革过程中,要引导各级干部积极支持改革、拥护改革、参与改革,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要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着眼应急管理事业需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选好用好干部,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认真学习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各方面知识,打牢全面、系统、专业的知识根底,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要把学习教育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让应急管理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经受考验,在处急事、破难题中经受磨炼、增长才干。要营造团结奋斗的干事创业氛围,把各级应急管理干部团结起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形成推进应急管理事业的强大合力。

截至12月10日,上海市应急管理局挂牌成立已有12天,为了深刻吸取河北省张家口市“11·28”重大爆燃事故教训,上海市应急管理局集中组织对上海危险化学品企业内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气柜、罐区等关键部位进行了突击检查,已对4家中央在沪和地方国有企业集中下达了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对其中3家企业安全生产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立案调查。

“岁末年初,各企业人员流动开始加大,赶工期、拼产量、思想不稳定、工作交接不畅等现象易发多发,我们将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检查一批、整改一批、处罚一批、警示一批,坚决遏制事故多发势头。”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曹俊介绍说,今年前11个月,上海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1.5万家次,督促8055家化工、医药、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行业企业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共对2323家企业行政处罚7935.9万元。

生活在“它”处

“它”这个字是死过又活过来的字。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说文解字》中,把“它”解释为“虫”。注意,这个“虫”的意思可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小虫子,因为那个意思的字在当时写作“蟲”。这个“虫”其实是“蛇”的本字。上古时候,因为毒蛇较多,人们怕被蛇咬,所以往往见面时就问“无它乎”以示平安。后来这个字被借作代词使用,它的本意被新造的形声字“蛇”取代。但作为代词,“它”的使用频率远及不上“他”来得多,渐渐就快退出使用领域了,哪知“五四”以后,却又翻身成了热字。只因西语里第三人称代词是区分男、女和物的,于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就提出使用三个不同的字来分别对应男、女、物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他”是毫无争议的,“她”在与“伊”竞争之后胜出,而“它”遥遥领先于“牠”。

如今,当我们在谈起安全领域的“它”时,不妨也来个返璞归真。代表危险隐患的那个“它”,其实就潜藏在我们身边,一旦有个疏忽大意,“它”就会来狠狠肆虐一番。与此同时,我们也拥有一系列的手段和相当完善的科学方法来与“它”作斗争。那些与“它”作斗争的人们,时刻警惕着“它”, 有效遏制“它”,让“它”无处遁形。

因为有“它”
上海市消防协会助力行业发展纪实

王澄劼/编辑

消防工作对城市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今,越来越繁荣的消防行业,面临的问题却也越来越复杂。作为行业助力者的上海市消防协会,自然也是被赋予了愈加重要的责任,自成立至今,协会始终在消防领域内不断探索、不断调整、不断发展,力求为消防事业促发展,创新绩!

构建产业合作的桥梁

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300余家国内外厂商,30000余平方米展出面积,40000人次参展人数。上海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第13届上海国际消防保安技术设备展览会于2018年12月12日至14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隆重举行。

上海国际消防保安技术设备展览会每两年举行一次,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2届,历届展会的规模、观众、科技含量、覆盖面、成交额都受到了国内外消防界的普遍关注和好评。而此次展会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都是远高于往年,它为消防科技的推广,消防知识的科普,消防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内外消防行业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为保障展会的顺利进行,作为主办方的上海市消防协会自然也是倾尽全力。自年初起,协会便开始了紧锣密鼓地招商工作,共吸引了300余家国内外知名厂商参展。在开展前夕,协会共向行业发放了20000张参观券,同时,更是紧跟科技的在微信公众号中推出了电子门票,参观者凭门票截图即可入内参观,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行业人员的参观需求。

展会期间,协会各单位、会员单位、区消防支队、安监局、应急办和各街道镇安办等部门和领导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前来参观,参观人数达到了40000人次。

走进展会,现场不乏有霍尼韦尔集团、西门子、泰科集团、3M等国际消防跨国公司,亦有上海金盾、松江电子、青鸟集团、利达集团、上海格拉曼等国内知名企业。展品更是囊括了消防领域的各类产品装备、系统设备、消防公司、传媒刊物、应用软件等,几乎是做到了消防产品无所不包。

12日,展会现场还举办了消防科技论坛,共有8位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在现场进行交流,与参展者探讨各类与消防相关的话题。

此次展会不仅向国内外推介和宣传了最新的消防技术和先进的消防产品,更为消防产品生产、销售、开发和使用者之间架起了展示、交流和贸易洽谈的桥梁与纽带。展会的圆满落幕离不开广大行业人士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协会充分的筹备与保障工作。

落实安全知识的宣传

长期以来,上海市消防协会都发挥着良好的消防安全社会宣传职能,努力消除安全隐患,为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作出了积极努力。

为进一步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2018年12月3日下午,上海市消防协会派员为上海文峰国际集团进行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来自文峰国际集团全国500多家直营美发美容门店的100余名总管、区域总管、区域行政总经理参加了此次培训。

在文峰国际集团总部11楼的多功能会议大厅内,消防教员将理论知识和生活中一个个真实的火灾案例结合起来,就如何消除安全隐患检查、正确报火警、扑救初期火灾、疏散逃生和使用消防器材等内容进行了讲解,并现场指导学员练习了灭火器使用和水袋铺设等消防基本技能。

通过此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强化了学员们的消防安全意识,让每一位学员掌握了扑灭初起火灾和疏散逃生的方法,提高了其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和自救能力。

在协会的支持下,类似的消防宣传活动时有举行。2018年11月19日下午,在上海市消防协会和化工区消防支队的指导帮助下,上海漕泾热电有限公司举行了天然气调压站泄漏处置及消防应急疏散实战应急演练。

演习情景为公司天然气调压站引起泄漏引发了火灾,接到报警后,公司当班值长立即上报总指挥公司总经理,同时微型消防站队员接到命令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处置。总指挥下达《天然气泄漏爆炸应急预案》指令,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组、通讯组和救护组全体成员立即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在疏散引导组的指挥下,全体人员按疏散要求快速有秩序地从各楼层就近楼梯通道撤离到室外指定集合点。在泄漏事故处置现场,由于泄漏较大,一时难以控制,立即拨打962911(上海化学工业区统一报警电话)求救,化工区消防支队化二中队接到求救信号后,迅速派出4辆消防车赶赴现场,不到5分钟,消防车就赶到了事故现场并展开处置,在消防员的帮助下,不足10分钟就将泄漏区域控制住。

本次演练在协会等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此次“真枪实弹”的消防演练,不仅提高了全体员工的疏散逃生技能,也锻炼了微型消防站队员的应变处置能力,这既为今后的应急工作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也为日常生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安全基础。

把控行业运行的标准

近年来,我国电气火灾数占到了全国火灾总量的30%以上,造成的伤亡数占全国火灾伤亡总数的33%以上。究其原因在于,电气安全检测领域涉猎广泛,而电气安全检测却缺乏权威依据和统一参照标准,导致在检测过程中和出具报告时,执行和引用的标准庞杂、牵强、缺少相应依据,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更有可能导致电气方面的安全问题。

2018年7月4日,上海市消防协会召开《电气防火检测团体标准》制订工作座谈会,意在了解各电气检测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遇到的标准、规范方面的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征询针对《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的制订意见,同时成立“制订工作起草小组”,“新标”制订工作正式启动。

经讨论,与会企业代表认同制订统一的团体标准,协会牵头、企业参与,由协会与企业经验丰富的专家、电气检测资深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制订工作起草小组”,根据自身专业特点,负责各章节编写,制订不低于国家标准的《电气防火检测团体标准》,并以制订新的“电检团标”为契机,规范企业,营造良好的行业氛围,共建清朗电气安全检测大环境。

除了对行业团体进行规范标准,协会对行业的把控还精细到了个人。作为全国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组织者,上海消防职业鉴定站自然也是毫不懈怠。

为进一步提升上海消防职业鉴定站的工作成效,优化鉴定运转模式,2018年11月7日,上海组织学习调研组前往江苏省消防职业鉴定站进行学习调研。

在江苏省消防职业技能鉴定站,学习调研组一行人员实地参观了实操考场设置、考核流程以及无纸化考核模式及运作,并在实地参观后,开展了交流研讨。通过此次交流学习调研,上海鉴定站工作人员表示收获颇丰,学习到了兄弟省市鉴定站的许多好做法,为上海消防职业鉴定站日后改进和提高鉴定工作夯实了基础。

调研归来后,协会组织召开了2018年鉴定考试工作通报会。沈林龙会长在会议中要求,既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中央、地方有关部门的工作精神,更要提升培训机构的软件和硬件水平,引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组织理论和实操考试,以切实做好严格、有序、高效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同时,培训机构与协会各区联络处需要对接好、沟通好,大家共同努力做好培训职责,全力推进鉴定考试工作。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消防人的坚守始终不变,而上海市消防协会始终在认真做好消防行业发展的引领者。因为有了“它”,相信消防行业在未来将迈向更广阔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