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致信
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1 min read

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5月1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致信。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为国际社会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
习近平强调,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科学认识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中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希望各位代表围绕本次研讨会“与地震风险共处”的主题,踊跃参与,集思广益,为促进减灾国际合作、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研讨会由应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地震局共同主办。开幕式上,国务委员王勇宣读习近平的致信并致辞。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黄明主持开幕式,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致辞。来自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1200多名代表和专家参加会议,交流最新成果,共商防灾减灾救灾对策。研讨会主题是“与地震风险共处”,下设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智慧服务、地区国际合作5个专题。3天时间里,与会代表和专家将围绕地震科学研究热点、地震安全服务、应急救援等开展深入交流和研讨。

从灾区到经济开发区
20余国外交官点赞汶川地震灾区建设新貌

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际,俄罗斯、加拿大、新西兰等20余国外交官、国际组织代表受邀走进汶川地震灾区,感受灾区新貌。
“三天前我在报纸上看到了汶川地震灾区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数据,这些数据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说,虽然从历史上看十年时间非常短暂,但对一个人的人生而言却十分漫长,他想借此机会向汶川特大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家庭表示慰问。
“面对自然灾害,有一点我们是可以做的,那就是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西班牙驻华大使卡内罗说,看完展览,他对中国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工作印象深刻,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后的建筑都是按照防灾减灾的标准修建,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自然灾害的影响。
新西兰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孔思达曾多次到四川汶川、北川考察灾区重建成果。“如果你不知道那段历史,可能你去汶川、北川都不会觉得十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地震。”孔思达说,展览结束后,他还会再次前往汶川,进一步了解十年来汶川地震灾区重建成果和重建经验。
安昌河静静地流经浅丘环绕的北川新县城,永昌大道两旁,行政服务中心、商业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医院、学校一应俱全。夕阳西下,北川人三三两两在安昌河畔、禹王桥边散步、品茗。新北川的生活,祥和而惬意。
震前北川县总人口16万多人,目前已超过24万。以北川土特产、手工艺品为特色的商业步行街“巴拿恰”一到节假日人潮涌动,今年五一更是涌入10多万人。走进街边一家铺子,醇厚的酒香扑鼻而来。羌族店主刘胜强高兴地说:“马槽酒是羌族特产,如今新县城人气旺了,马槽酒也畅销了。”
“产业大发展聚集了人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新兴产业势头较好。”长期在北川工作的县长瞿永安说,“震前全县没有一个园区,如今有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还有5个工业园,通航、新材料、智慧家居,过去北川这个山区小县想不到的新产业,如今都有了雏形。去年北川GDP已突破50亿元大关,是震前的3.81倍,北川人做梦也没想到10年间能恢复发展到这个程度。”

从应灾走向防减救灾
灾害应急救援体系日益完善

10年前的汶川地震中,救援人员彻夜奋战的画面,成为不少民众难忘的记忆。但当年救援知识、救援装备相对缺乏,救援手段较为落后,造成救援的实际效率降低。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体系,这一体系以解放军、武警部队为突击力量,以消防、安全生产、地震专业救援队为骨干力量,以企事业、社会基层救援队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说。
有这样一份数据的对比:2008年,我国共有国家和26个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总人数约4200人,其中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人数为222人;十年之后,我国已建成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1支、480人,省级地震救援队76支、12443人,市级地震救援队1000多支、10.6万人,县级地震救援队2100多支、13.4万人,地震救援志愿者队伍1.1万支、69.4万人。
变化的不仅仅只是人数,装备上的升级换代也是日新月异,并在历次地震救援中发挥了关键的“先锋”作用。
“现在的装备与之前相比要强了很多,无论是可以装载300多件救生器具的地震救援车,还是性能堪比国外悍马的猛士救援车,还有海事卫星电话、雷达生命探测仪、侦察无人直升机等,都是我们现在应急救援必备的装备。”成都市消防支队宣传科科长周才钧说。
2008年9月,中国高校首个灾难医学系在同济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2010年4月,中国救灾应急装备领域首个国家级科技平台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2011年12月,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在上海成立,并陆续组建地震、火灾、水灾、爆炸、科普等多个学组,为中国灾难医学的起步打下人才储备基础……此外,减隔震等技术在重大工程设施中得到应用。目前中国已有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等各类减隔震建筑6000余幢,约占世界的一半。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也驶上快车道。中国应急管理预案、体制、机制和能力都有了跨越式的进展。
2008年12月,中国对防震减灾制度进行完善,重点对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震后恢复重建等制度做了修改、完善,新增了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监督管理等制度。《国家地震应急预案》2012年修订。以该《预案》为核心,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结构完整的全国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已基本形成。2017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外公布。该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此外,目前国务院和31个省区市均建立了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同时建立了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具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震灾情获取、应急指挥辅助决策、信息通告和调度指挥等功能。
2018年3月,伴随机构改革推进,应急管理部成立,将分散在13个部门的应急管理相关职能进行整合,统一管理。
外界评论称,应急管理部成立也意味着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正式组成。汶川地震后,中国正从应灾走向防减救全过程、安全与发展有机融合的模式。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