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虹/ 编辑
一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的初春,似乎比以往更冷一些。
已经是二月了,洛阳城里都不曾见一点春色。这一日,北风狂起,黑云翻墨,笼罩在城池之上,雷声闷闷,预示着一场暴风雪的酝酿。
铜驼大街上,行人们行色匆匆,在纷起的沙尘碎叶中走脚寻找庇护所。大街旁的皇家寺院永宁寺里,高耸入云的永宁寺塔铃声大作。原在洒扫的小沙弥们,也在执事僧的声声招呼下,放下手中活计,回到僧房里,闭上门窗。
风更猛烈了,如野马一般在空旷中奔驰。木门被冲撞着,门闩发出吱吱的声音。几个小沙弥抵住门,而另几个则紧张地守着方格窗,透过瑟瑟发抖的窗纸,看着窗外。
乌云已经笼盖了四野,天地昏暗。
一道闪电撕裂了天空,立即,炸雷隆隆。小沙弥们都闭上了耳朵,不禁口中念起佛号。
闪电密集,如同阿鼻地狱中窜出的条条银蛇,阿修罗擂起战鼓,鼓声震天。
“啊!”突然有人惊叫一声,小沙弥们齐齐看向窗外,只见一道闪电击中了永宁寺塔,如同毒龙噬咬般,火焰腾空而起。
“不好!”小沙弥们乱成一团,年长的僧人们都已经冲出僧房,有人提着水桶,有人举着长竿,冲到塔下,他们看见那火是从第八层开始燃起的,火焰远在数十丈高处。
有僧人冒险冲至塔上,却再也没有下来。呛人的浓雾已经弥漫整个塔身,让人无法接近。
不久,皇帝派遣南阳王元宝矩、录尚书事长孙雅领着一千名禁卫军来救火了。
可是风助火势,此时整座永宁寺塔已经成了一片火海。
整个洛阳城都骚动起来。贵族、官吏、僧侣、百姓,纷纷闻声赶来。
雷声已经止了,霰雪纷扬。就在满天雪花的曼舞中,古代世界最伟大的永宁寺塔在燃烧,仿佛一朵绚烂无比的烟花。
禁军和僧侣仍然在努力,在无数桶无济于事的水泼下后,他们最终放弃了。
永宁寺塔的火光在所有人的眸子里闪亮,所有人都泪流满面,哀声动地。有三位僧侣不能自禁,摆脱众人的阻拦,投身于火海中。
大火在永宁寺塔上蔓延了三个月,而一年之后,它的废墟仍有烟气冒起。
如同不散的幽灵般。
二
洛阳人似乎长久地不能相信,这座举世无双的宝塔,竟然毁于一旦。
在五月时,还有这样的传说在人们中口耳相传:有东莱郡来的人声称在海上看到了这座宝塔,宝塔“光明照耀,俨然如新”,但不一会儿,海上雾起,宝塔又隐遁难寻。
然后,征战杀伐,野火频烧,沧海桑田,在许许多多个世代后,《魏书》里的洛阳城成为了难以考究的陈迹。
而永宁寺塔,也不过是古籍里的只言片语。
“浮图下基方一十四丈,自露盘下至地四十九丈。”(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永宁寺浮图九层,高四十余丈。”(《魏书·释老传》)
后世的人们已经不再相信有那样一座高耸入云的木塔的存在了。北魏的1 丈相当于2.79 米,四十九丈的建筑,约高136 米,相当于现代40 多层的高楼!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塔应县木塔,高度不过67.13 米。人们摇头,觉得关于永宁寺塔骇人高度的记载,不过是文学家好为大言的艺术夸张。
直到20 世纪60 年代,考古学家在一个巨大土堆进行考古发掘,根据对汉魏洛阳故城遗址进行的田野勘查,探明了这个土堆就是永宁寺遗址所在之地。
考古发现显示永宁寺的规模是惊人的。它南北长301米,东西宽210 米,而位于寺院中心的木塔基础修筑在东西长101 米,南北宽98 米,厚达6 米的夯土基础之上。木塔基座以青石包镶,边长38.2 米,这恰恰符合了郦道元所说的下基方一十四丈。
郦道元的记载被证明并非虚言!
北魏人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中告诉我们:永宁寺是北魏熙平元年灵太后胡氏所立的,在皇宫前阊阖门南一里的御道西侧。
这位胡氏,不仅容貌出众,而且多才多艺。从小依附姑母、在佛寺中耳濡目染,她对佛经大义颇有见解,且文采斐然。并且,胡氏还好骑射,据说可以射中针孔,可谓是文武兼备,因此,备受宣武帝的宠爱。入宫不久后,她生下了儿子。宣武帝十分高兴,将这个儿子取名为元诩,并在他三岁就册立为太子,也令宣武帝的高皇后妒火中烧。
为了保护仅有的儿子,宣武帝对高皇后倍加警惕,将皇子在密宫抚养,亲自选择乳母,不许高皇后探视。这个孩子,幸运地活了下来。延昌四年,年仅33 岁的宣武帝去世。太子元诩继位,为孝明帝。胡贵嫔被尊为太妃。紧接着,她又联合亲信,打击了虎视眈眈的高皇后的势力,将其送入佛寺为尼,而自己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当太后胡氏领着蹒跚学步的儿子登上辉煌的宝座,面对万千臣民的如海高呼时,“阿弥陀佛”,她默诵佛号。
她想起了当自己还是孩童时,在姑母指导下,学习了对佛陀的庄严礼拜,她想起了在宫斗的腥风血雨中,夜深时佛前的祈祷。“阿弥陀佛。”无数次她默诵佛号,度过了凶险的关口。她相信她是被佛陀所眷顾的。如今她已经荣登女人在世辉煌的顶峰,站在宫阙之上她向下眺望,她的目光停驻在御道边孝文帝预留的那片土地上。永宁寺——她想着永宁寺,她决心,要在这里,建造一座前所未有的、光辉无比的伽蓝,以作为对佛陀的献祭。
当永宁寺的地基开挖时,又有一个吉兆出现——有三十尊铜佛像被发掘出来。这令胡太后大喜过望,认为是神眷的表示。为此,她再次下令修改蓝图,要让永宁寺的大殿,超乎想象。
而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是永宁寺塔,它高耸入云,世所未见。妆金敷玉,骇人心目。
胡太后在侍者的扶持下,一步步登上高塔,一直登上最高层,她凭轩眺望,塔下的民众微如蝼蚁,洛阳城缩如棋盘,而她则如登临五彩云中,高高在上,日轮闪耀,祥云腾卷,仿佛要指引她直入真境。她意识到自己已经建造了世间最伟大的佛寺,成就了最伟大的功德。佛光照耀在身,她相信自己永为神爱。
是的,一切都显示着佛陀的垂爱。经过几代君主的励精图治,当时的北魏,国力强大,疆域广阔,仓廪充实,与汉末以来漫长的战乱年代相比,恍如乐国。而成为了这样一个国度的最高统治者,胡太后似乎可以为所欲为了。
三
欲望渐渐攫取了这个女人的心。她挥霍无度,纸醉金迷。大量的金银玉帛被施舍给寺院、分发给群臣,或消耗于日夜笙歌的宫廷生活。洛阳城里兴起了千余座寺院,数不尽的楼台轩阁,衣着华美的贵族醉生梦死,在声声梵唱中,纵情着声色犬马的花花世界。
而在这花花世界之外,土地渐渐荒芜,人民渐渐面有菜色。不满与怨恨如野草般蔓生。
永宁寺塔建成不过五六年后,正光四年(523),位于北魏边陲的怀荒镇民愤慨于镇将于景不发粮廪,杀死于景,开始造反。不久,沃野镇民破六韩拔陵聚众杀镇将,攻占沃野镇,改元真王。战火爆发,六镇俱反。
尽管天下已乱,边报紧急,胡太后似乎有些疲惫了,宁愿将天下大事置之脑后,而沉溺于宫掖柔情之中。郑俨、徐纥成为太后的红人而扶摇直上。各种宫闱秘史的流言纷如蜂蚁,不少传入了业已长大成人的孝明帝耳中。母子之间嫌隙日深。之后在这几人的谗言之下,胡太后利欲熏心,认为儿子孝明帝是自己最大的威胁,竟然狠心地将毒药赐给了年仅十九岁的皇帝。
这时,镇压六镇起义的秀容首领尔朱荣也听说了孝明帝的死讯,非常愤怒地率领大军前来讨伐弑君者,所向披靡。
不久,兵临城下。
胡太后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但是满朝文武竟然无人出谋划策,她所宠信的郑俨、徐纥则在大难临头时各自奔命而去。孤家寡人的胡太后只好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佛陀,她命令孝明帝的嫔妃全部落发,自己也剃光头发,请求出家,企图以自己建造的永宁寺作为最后的庇护之所。
这是武泰元年的四月,永宁寺塔修建的第十二个年头,胡太后从僧房中被揪了出来,在凶恶的兵士的押解下,离开洛阳。
她再一次回头,望见永宁寺塔,风过金铎,声声在耳。
兵士推搡着她,不许她再多逗留。马蹄踏在御道上,扬起阵阵黄尘。在频频回首中,永宁寺塔渐行渐远,消失于烟霾中。
在死的那一刻她最后回望,她已再也见不到永宁寺塔。
四年后,孝武帝永熙三年,永宁寺塔为雷火所焚。
曾拥有无数繁华的北魏洛阳城,渐渐荒芜。
许多个阴雨的傍晚,在旧伽蓝之下,仿佛仍有诵经声在回荡。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