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以胜利大会师而宣告结束。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一个民族苦难辉煌的心路见证,谱写了中国共产党人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
2016 年9 月7 日,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以“弘扬长征精神,决胜全面小康”为主题的“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在江西瑞金启动。重走长征路,感悟新长征精神,从本期开始,我们特邀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党史信息报》王岚为读者讲述长征故事……
王 岚/ 文图
瑞金被誉为“共和国的揺篮”
地处江西南部的瑞金,被誉为——红都。上世纪30 年代初,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建立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进行局部执政实践,首都就设在瑞金。这里也因此被称为“共和国的揺篮”。
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老远就看见它的楼顶上矗立着“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十个大字。共和国的摇篮,这是瑞金人最引以为傲的。如今的瑞金,有116 处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物、35 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52个中央国家部委到这里寻根,维修旧址,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1934 年,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遭到严重失败,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党中央领导人博古和李德被迫放弃抵御敌人的计划,决定撤出中央苏区。9 月,因瑞金遭到国民党军轰炸,中央党政军机关都迁到了云石山。10 月11 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项英在云石山梅坑签署发布了关于将中央主力红军组成野战军实行战略转移的命令,这个战略转移后来被称为长征。
云石山山崖上“长征第一山”五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特别耀眼,这是杨尚昆题写的。1996 年11 月,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长征出发时担任红三军团政治委员的杨尚昆重回云石山,回忆当年,感慨良多,应当地陪同人员要求,欣然题写了这几个字。也是这一次,杨尚昆还为瑞金题写了“长征第一桥”。在瑞金城东南的武阳镇上有座武阳桥,是当年红九军团从长汀撤出战斗,经瑞金到会昌集结路过的第一座桥,因此被誉为“长征第一桥”。
当时担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担任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张闻天等就居住在云石山的云山古寺。
毛泽东那时已被剥夺了军事和政治决策权,而且还身患疟疾,精力很差。但严峻的局势让他心急如焚。后来毛泽东坚持要与张闻天一起长征,然后有了长征途中毛泽东对张闻天、王稼祥的争取,再后来有了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的遵义会议。索尔兹伯里在他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说:毛泽东和张闻天住在一起,这使他们俩有机会进行密切的交谈,后来发现这些交谈是非常重要的。遥想当年,毛泽东和张闻天也可能曾在这条路上商谈局势,长征路上的交心、遵义会议的酝酿,也可能就肇始于此。
不过毛泽东在这里并没住多久,9 月下旬,他就到于都去搞调研了。
10 月上旬开始,由中革军委、红军总部各直属机关组成的军委纵队和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政府以及全总、团中央机关、卫生部门、后勤部门等组成的中央纵队,从云石山出发到于都集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中央红军一起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还有这样一组数字:跟着红军走上长征路的瑞金儿女有3.1 万余人,其中1 万余人牺牲在了长征路上。而重新占领瑞金的国民党对这里实行最疯狂、最残酷的报复,全县被残杀的达1.8 万多人,许多地方成了“血洗村”“无人村”。
赣南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瑞金就是一个代表。
长汀有个“红军长征第一村”
福建省长汀县,当年是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因商店林立,市场繁荣相似上海,有“红色小上海”之称。
长汀县南山镇的中复村,是个和长征有关的地方。村口一块刻着“红军长征第一村”几个字的大石碑,特别醒目,这是2006 年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时,长征前在红九军团当主治医生的长汀籍少将涂通今为中复村题写的。
1934 年9 月,国民党大军向离中复村不远的松毛岭进逼。留守在松毛岭的红九军团和红二十四师及地方武装据险与数倍于己的敌人血战七天七夜,以牺牲数千将士的代价,为中央红军长征赢得了宝贵的集结和转移时间。松毛岭保卫战也是红军在中央苏区打的最后一场大仗。9 月30 日,接到中革军委命令撤出阵地的红九军团,在中复村观寿公祠前的大草坪上集合出发,经瑞金到会昌再到安远集结,踏上长征路。
红九军团是最早开始转移的中央红军主力,因此,中复村被誉为“红军长征第一村”。当年,中复村里“家家无闲人,户户无门板”,全力以赴支援红军作战,还有很多青壮年跟着红军走上了长征路。
以前中复村是叫钟屋村的,村民大多为钟姓。观寿公祠建于明末清初,是钟家的祠堂,每年钟氏家族的祭祀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松毛岭战役指挥部就设在这里。现在祠内设有展陈室,陈列了朱德、罗炳辉、蔡国藩等人的办公室和松毛岭战斗的部分遗物、作战图;村里还在这个旧址前树立了红九军团长征“零公里处”石碑,“零公里处”源于斯诺的《西行漫记》一书,书中,斯诺写道:“红军谈到它时,一般都叫‘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福建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北部道路的尽头为止。”这个福建最远的地方,指80 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以胜利大会师而宣告结束。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一个民族苦难辉煌的心路见证,谱写了中国共产党人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
2016 年9 月7 日,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以“弘扬长征精神,决胜全面小康”为主题的“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在江西瑞金启动。重走长征路,感悟新长征精神,从本期开始,我们特邀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党史信息报》王岚为读者讲述长征故事……的就是中复村。
当年红军出发时,在祠堂门前大草坪上,召开告别群众大会,村赤卫模范连、少先队及群众两千多人和红九军团部分指战员参加。红九军团参谋长郭天民向到会群众做告别讲话。
红九军团离开钟屋村时,钟屋村赤卫模范连、少先队也跟着部队一起转移,后来全部加入红九军团。其余全村男女老少向附近村庄疏散。国民党军于10 月21 日进占钟屋村时,那里早已坚壁清野,十室九空,变成个无人村了。国民党军为炫耀“战绩”,以谐音将钟屋村更名为“中复村”,即中央军光复之意。解放后,人民政府觉得“中复”这个村名寓意挺好,有“中兴、复兴”之意,就沿用下来了。
作者简介:
王岚,生于上世纪60 年代。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海派文化研究会会员。在编辑岗位上默默耕耘了数十年,现供职于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党史信息报》。自1984 年以散文《路》获“文学报”命题征文三等奖以来,数十年来写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发表于《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劳动报》及《世纪》《档案春秋》《上海滩》《浦江纵横》等报刊。出版有《电影往事(上下)》《曙光初照》(与人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