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话消防

无标题

谭婧 钟韵瑶/文图

每年“国际博物馆日”前后总能掀起一股强烈的“观博热”,今年这股热潮继续升温。博物馆日当天,沪上有10 万人走进了文博场所,103 家博物馆、纪念馆向公众免费开放,3 家博物馆半价开放,其中35 家文博场馆延长开放时间,部分博物馆还开出了“博物馆奇妙夜”这样的夜场活动。
长期以来,上海消防博物馆作为展现消防魅力的一个窗口,常年都在免费开放之列。不少市民也会借此机会来到这里,与消防来一次亲密接触。其实,消防早已渗透进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行走在上海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都能和各种消防元素不期而遇。它们有的藏在动漫人物的专属技能里,有的印刻在一枚小小的邮票上,有的呈现在过往电影院的大银幕……也许你错过了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别担心,本刊特在博物馆开放日当天实地探访了上海消防博物馆的5 个好“伙伴”,与你一起换一种方式打开消防。博物馆日只有一天,消防安全却无处不在。
无标题

上海公安博物馆

场馆地点:上海市黄浦区瑞金南路518号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6:00
门票信息:8元/成人
推荐展区:消防馆
从明清时期的消防水龙,到建国初期传递公安信息的警鸽标本;从侦探用的钢笔枪、手杖枪到不同年代的警察服装……以全国建馆最早、规模最大、藏品最多闻名的上海公安博物馆,虽然已经开放了17 年,但依然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消防部队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的一个警种,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能部门,所以上海公安博物馆专门用了一个场馆的篇幅,来展示上海消防变化、发展的历程。
上海公安博物馆中的消防馆就是一部消防器材的进化史,展出了明清、清末民初、民国时期、新中国消防、现代化消防各历史时期消防器材由简陋至完备的演变,反映出上海是我国近代消防兴起最早和最发达地区之一的历史概貌。其中清代上海的绅士从日本引进的“双桶水龙”也被称为“洋龙”,它长4.2 米,宽1 米,高2 米,由木制内桶和金属内桶制成,后人将其装在推车上,这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人力救火车。
随着近代消防员的头盔由斗笠发展成铜制,安全系数也大大增强。到了现代,形似太空服的专业防火战斗服,能隔3000度高温,更进一步保障了消防员的安全。
上海公安博物馆中的英烈馆则是一部申城警察的奉献史,六十多名公安英烈的英勇事迹和珍贵遗物陈列在此,其中包括32 名消防民警和战士。这些消防英烈大多是在灭火救援中,为抢救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而光荣献身的。看着这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感悟他们无私无畏的英勇气概和高尚情操,让人倍感珍惜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一楼的雕塑大厅里五根立柱装饰分别代表了刑事警、治安警、交巡警、消防警、看守警五个警种的警察形象,他们从各个方面守护着城市的安全,有他们在身边,我们放心。
无标题

上海邮政博物馆

场馆地点:上海市虹口区
北苏州路250号、天潼路395号
开放时间:周三、四、六、日,9:00-17:00
(16:00停止进馆)
门票信息:免费
推荐展区:邮票与集邮展区
邮票素有“国家名片”的美称。看似纤薄小巧的邮票,不仅在人们鸿雁传书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更蕴含了无数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社会发展、科技人文……它们在方寸之中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形成百科全书式的图片概括。上海邮政博物馆“邮票与集邮展区”展出着我国各个邮政阶段和世界著名邮票的实物,这些精美珍贵的邮票饱含天文地理、自然万物的倩影,也不乏消防元素的运用。
消防安全类邮票是一个行走的“宣传员”,它的发行大多以宣传教育为目的,或展示部队形象,记录重大消防事件。
上海邮政博物馆中有两枚“森林防火”的邮票,其中一枚制作工艺别致的邮票是巴西1999 年发行的,这张邮票采用再生纸印制,纸张中还特别加入了木头烧焦味;另一枚形状奇特的邮票是阿根廷2004 年发行的,邮票当中被设计成一个烧焦的洞,以此来提醒人们关注森林防火,提高防患于未然的意识。
救火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从救火会到消防队,消防邮票也浓缩了我国消防发展史。1982 年,我国曾发行过一套《消防》邮票,第一枚为“水灭火”,主图为一座中心有明火的高塔,消防组织正用水枪向上浇水灭火。第二枚“化学灭火”,则以灭火器为主体,灭火器的喷雾正将火苗扑灭。水灭火到化学灭火也表明消防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救援手段的更加细化。
1998 年我国发行了一套《中国人民警察》特种邮票,表现了不同岗位的警察的工作风采,其中第五枚《防火灭火》表现的就是现代消防力量在突发火险前的应对。从图案中消防部队灭火作业还可以看出,当时我国摩天大楼的数量还较少,消防车只配备了云梯,消防作业服装也还没改成更加醒目的橘红色。
虽说现在通信方式越来越便捷,邮票更多地成为了一种情怀,但它依然用强大的记录能力,在方寸之间大展红门英姿。
无标题

上海电影博物馆

场馆地点: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595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停止售票)
门票信息:60元/成人
推荐展区:光影印记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银幕上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再现和反映我们的生活。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工商业最繁荣的城市,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是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也是华语电影的根脉所系。在上海电影博物馆的“百年发行放映”展区,展示着老上海电影海报与报刊,以此回顾上海电影文化的历史轨迹,这其中既有运用火灾元素改变剧情走向的,还有直接以消防员形象为创作主题的等等。
由联华影业公司上海第二制片厂摄制的《渔光曲》是上世纪30 年代中国电影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它在情节发展中设计了两位人物角色碰翻桌上油灯引起大火,最后葬身火海的悲惨遭遇。火灾的出现为这部悲情电影增加了凄婉而压抑的氛围,这样的剧情安排也是中国早期电影关注社会底层,将他们凄惨的生活艺术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手法。
从有些老电影中,还能看到某一历史时期采用的消防安全工作方针。我国第一部消防法规《消防监督条例》诞生于1957 年,当时确立的方针是“以防为主,以消为辅”。一年后,上海电影制片厂便拍摄了我国第一部国产消防影片——《消防之歌》,影片全方位地展现了消防队宣传防火的各种工作,故事中队员们还自行设计创造了自动发动机器,大大缩短出车时间,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上海电影以长盛不衰的文化魅力,诉说着老上海的风情,记录着一代代的社会发展。它早已把火的元素运用得炉火纯青,充分地为电影表现力服务。徜徉在光影的世界里,如馆内前言所说:回首百年,沧海桑田。人生易老,电影却依然年轻。
无标题

上海动漫博物馆

场馆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路69号
开放时间:10:00-17:00
(16:30停止售票)
门票信息:30元/成人
推荐展区:动画馆
动漫迷们,上海动漫博物馆绝对是一个好去处,那里收藏了各个时代的各类珍贵原作800 多幅,汇集了中、美、日、法等及港、澳、台等近40 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品、展项,还有包括程十发、贺友直等数十位画坛巨匠的近80 幅原作,国内著名的30 多位画家手模组成的国内最大的手模墙等。无论是儿时的漫画故事,还是经久不息的英雄人物,抑或当今红火的美式童话,这些足以让人兴奋不已。
要说火和漫画的关系,首先必然是漫画人物对火的应用。在二次元中,用火当武器的角色战斗起来总是格外的帅气和强大,在网络排名中,《海贼王》里的艾斯是十大“火系”漫画人物之最。艾斯可以将身体任何部分变成火,甚至可以通过身体制造火焰,制造出的火焰能自由地变化成任何形状,例如形成火炎网或是火拳攻击等等,亦能在爆炸或是火海之中开辟一条火焰通道让里面的人不受到伤害。因为强大的火系攻击能力,艾斯被称为“火拳艾斯”。此外,榜单中的《通灵王》麻仓好、《火影忍者》宇智波佐助、《最游记》红孩儿、《少年阴阳师》红莲也都是用火高手。
漫画家也常常通过火的场景来表达对抗,例如《西游记》中《铁扇公主》。据漫画博物馆资料介绍,1941 年9 月,万氏兄弟根据“三借芭蕉扇”的故事编导了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影片上映后,国人震惊,票房收入超过当时上映的所有故事片,《铁扇公主》成为比肩世界动画电影的杰作,万氏兄弟也被称为中国美术片的开拓者。
漫画家爱火也怕火,台湾知名漫画家曾建华因火而遭到无可弥补的损失。2012 年3 月,台湾新北市土城,一司机酒后驾车直接撞进位于路口的铁皮屋,并引发大火。漫画家曾建华的工作室被大火殃及,不少手绘原稿与画册被烧毁。
无标题
无标题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场馆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
(上海中医药大学内)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00
(国庆节、春节期间,周一照常开放)
门票信息:15元/成人
推荐展区:医史综合馆
中华医学历史悠久,自有文字起就有了医学的记载。远古时代,我们的先祖尝试利用火、水、草、木、石等自然物质祛病疗伤,医药而萌生,人们也逐步形成了敬畏与崇尚自然的意识。尤其是火的利用,对于人类的进化和卫生医疗具有划时代意义。
火在医学中的运用,最早从中药炮制而起。远古时候,人们为使药物清洁和服用方便,采取了洗净、劈块等简单的加工方法,这就是中药最早的炮制。当人类发现火以后,受到用火加工食物的启示,便用火来加工药物,这对降低药物的毒性和调整药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中药的炮制前人称为炮炙,但“炮炙”二字仅代表了中药整个加工处理技术中的两种火处理的方法,并不能概括其它中药炮制方法。为了保存古代炮炙的原意,又能更确切地反映整个中药处理技术,现统称为炮制。其中“炮”字代表各种与火有关的加工处理技术,而“制”字则代表各种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技术。现代医学的发展,病患更多青睐于食用方便的西药,需要用火熬煮的中药渐渐被用于养生调理。
中医养生的内涵广博而深邃,不仅涵盖药物和气功等方面的实践,许多理念与方法早已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及中国医学防病保健的过程中。香薰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养生疗法,将药物放在薰炉内,通过燃烧散发香药的气味,驱虫消味、醒神怡情。中医药博物馆的医史综合展区内,陈列着各式香薰工具,由此反应了“香熏疗法”从古至今的发展更替。
说完火,再来说水。中医药博物馆有一块仿宋“平江(今苏州城)图”碑刻。原碑刻于南宋绍定二年(1299 年),图中有中国实证可考的最早“医院”名称。图上绘出的水体有十种:运河、护城河、城河、湖、荡、江、塘、湾、池,其中以城河最多。城河分布在城内,密集排列,相互垂直。河网交错是江南水城——苏州的一大特色。从医学角度来说,护城河的出现是城市环境卫生发展的一大特征。此外,当时的集市被分为东市和西市,以防止人员过度密集。对消防而言,护城河以及集市的区分,都有利于城市的防灾工作。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