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城市消防高风险之超高层

钟韵瑶/编辑

image-1105
30年后的上海是什么样子?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说,30年很长,不可控因素很多,我们未必能准确相见30年后的上海会成什么模样,但沿着世界城市及中国城市发展的大致轨迹,上海未来30年的道路依稀可见。
关于30年后的上海,专家们已经描绘出了蓝图。2014年年末,以“上海2050——崛起中的全球城市”为主题的首届全球城市论坛在沪上举行,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人士共同勾勒2050年的上海。
挑战与机遇并存。当城市热烈地向奔向国际,安全风险也随之聚集。作为现代化城市标志之一的超高层建筑给城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超高层建筑存在的火险危机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困扰。

对话——
林贤光:本刊学术顾问、原建设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专家
金磊: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市公安局奥运安全组专家
金险峰: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浦东支队司令部参谋长
廖仁福: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浦东支队一大队助理工程师
孙飞: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闵行支队闵行中队副中队长

风险

主持人:沪上新地标、高达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于今年6月试验开放观光平台,上海中心只是中国众多超高层建筑的一个缩影。未来将赶超上海中心的超高层建筑还有:高1008米的青岛天空二号、高838米的长沙天空城市、高780米的苏州中心广场南塔等等。据统计,未来5年我国超高层建筑将占据全世界超高层写字楼建成总数的71%。
超高层建筑“小身材,大容量”,不仅可以舒缓城市土地紧缺的现状,还可以发挥集聚效应,形成辐射式商圈。然而,超高层建筑开发热潮带来的隐患,也引发了一定的思考。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曾经说过:“高楼建设不能抛开实际的现实情况,不能超越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步水平,否则高楼建设将不再是纪念碑、里程碑,而有可能成为墓碑!”
金磊:人员疏散困难
如果你在大楼第63层工作,离地面200米,大楼突然发生火灾,你该怎么办?很多在超高层建筑上班的人,几乎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可这个问题却日益威胁着城市安全。
研究表明,超高层建筑存在诸多火灾事故隐患。建筑装修中使用了大量可燃性材料,建筑内部还分布着大量电线电缆,一旦火灾形成,火势会非常迅猛,电梯井和管道井就像一个个大烟囱,火借风势,蔓延很快。此外,超高层建筑中普遍使用的钢结构体系耐火性较差,内部人员疏散困难。
城市安全部门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让一名身强力壮的消防员从第33层跑到第1层,用了35分钟。如果是一名身体素质一般的工作人员或老人、小孩,所需时间更长。而火借风势,30秒内就可以从第1层到达第33层。这样算来,人们跑到楼外逃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林贤光:消防灭火问题严峻
超高层建筑给消防灭火带来了特殊的困难。高层建筑对电力系统有着高度的依赖,高层建筑有大量纵深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排气道,如果防火分隔存在问题,起火后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当火沿着建筑内空间发展时,消防人员会因烟雾的阻碍和垂直攀登距离过长而延误营救时机;当火沿着建筑外墙向上蔓延时,消防人员往往会因云梯高度不够和供水不足而无法扑灭升腾的火焰。而超高层建筑因其高度高且没有上限,因此面临的消防问题更加严峻。

防范

主持人:当超高层建筑不断丰富着城市天际线,城市管理者的综合管理能力也经受着考验。有一种说法是,对于超高层建筑,管理者如同踩钢丝,管理过程既有风险,也有惊喜。
城市对超高层消防风险并不是没有防范。2013年起,沪上所有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开始组建志愿者消防队,“十二五”规划将超高层建筑屋顶设消防直升机起降点纳入其中。
廖仁福:借用法律的威信防范风险
各级政府应制定出台《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从政策法律层面对高层建筑使用性质、规划部局、消防管理、装备配备等进行规定。例如规定每幢高层建筑必须确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明确物业管理企业消防安全责任和动用房屋维修基金维护建筑消防设施相关要求和程序,确保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有人管、有人问。《规定》中还应明确各方职责,公共部分安全由全体业主共同负责,共有部分消防安全由使用业主负责,同一高层建筑有2个或2个以上业主、使用人的,房管部门应督促其确立消防安全机构或者委托物业服务企业负责消防工作。对不履行法定职责或法定职责履行不到位的应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救援

主持人:芬兰一家电梯公司研制出了更加坚固的碳纤维绳索,可以用于电梯的牵引索,使用这种新型绳索的电梯,上升高度将超过1000米;美国一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希望运用超级钢来突破超高层建筑的高度极限。这些研究成果都预示着我们正朝着更安全的超高层建筑努力着,这份安全不仅指日常的运行,更是遭遇灾害时的快速有效救援。
孙飞:安全电梯或将可行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电梯专家就指出,完全可以通过改进电梯前室和电梯井的设计,提高控制系统和机电系统的可靠性,从而有效防止电梯前室和电梯井受到烟、火的威胁和水渍,建造出火灾时仍然可以使用的“安全电梯”,从而打破“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的禁锢。在很多高层建筑火灾中都有成功利用电梯疏散的记录,有时电梯还发挥了关键作用。“9•11”事件中,在纽约世贸中心1号楼被飞机撞击后,2号楼内约3000人在飞机撞击2号楼前从撞击点以上的楼层疏散,其中绝大多数人是乘电梯疏散的。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内最主要,而且是正常情况下唯一的竖向交通工具,既然能够在几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将人员送到四五百米的高度,也完全应当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再将人们安全、快速地输送回地面。这既符合高层建筑的特点,从技术角度上也完全可行。至少在超高层建筑以及旅馆、医院等高层建筑,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从第一时间开始尽快利用电梯组织疏散。
金险峰:消防机器人将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消防机器人主要用于排爆拆弹领域,在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浓烟等危险灾害事故现场的应用还处于发展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专门用于超高城建筑的消防机器人也能迅速代替消防救援人员在浓烟高温区进行火情侦查、火场数据实时采集、反馈,弥补消防人员在高危火场核心区的作战效能不足等问题。现场指挥员也可依据其反馈的信息,及时对灾情做出科学判断并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更有部分攀爬、横渡功能的机器人能切实解决超高层灭火救援工作中消防员力所不能及的工作。
主持人:受建筑和消防等技术手段的限制,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至今尚无良策能保证万无一失,但也不必过度夸大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她的城市高度正逐步与国际接轨,城市的防范能力也同步更新着。

信息链接:上海中心试验开放观光平台

632米的上海新地标——上海中心大将于今年夏天试验开放观光平台。届时,游客可搭乘18米/秒的快速电梯,1分钟抵达119层观光平台。观光平台设置有纪念品商店、空中邮局等,还酝酿增设世界超高层建筑史展览等内容。
此外,上海中心大厦可抵达的最高点为125—126层,设置有风阻尼器。今后这个神秘的空间内,还能举办一些小型音乐演奏会、艺术展示等。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