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23 时 30 分,400 米高空巡逻的警务直升机传回的实时画面在上海市消防部门指挥中心内的大屏幕上持续更新,监控区域未见任何烟花燃放迹象;全市“110”未接报任何外环内烟花爆竹燃放警情。新年钟声敲响时,只有星星点点的霓虹在这个雨夜安静地闪烁着……《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的第四年,在各方努力下,禁燃区域零燃放已然是市民的“默契”,成为守护这座城市平安的重要砝码。
张晓虹 / 文 吴佳伟 / 图
“大年初一、初五的工作量甚至比平时更少。”这是上海保洁员刘士清近四年的直观感受。
刘士清回忆说,2016 年之前,每年大年初一、初五,她都要比平时早起一个半小时,不间断地清扫小区内的鞭炮残渣,碰到雨雪天气,垃圾就会粘在地上,需要使劲儿地扫,“一般会需要来回两大垃圾桶装下这些烟花爆竹垃圾,以前年三十晚上就想,哎哟明天早上又要累了,要扫好多的烟花爆竹”。
刘士清提到的变化来自上海 “禁燃令”的推行。
“禁燃令”的前世今生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而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移风易俗,法治是根本保障。
1994 年,上海制定了《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部法规通过限制部分重要地区的燃放,统一烟花爆竹的采购和销售,起到了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作用,对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具有明显作用。
不过,二十多年过去了,上海人口密度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社会治理逐步精细化,消防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愈发得到重视。
“在新时代,更严‘禁放令’ 具有强大的现实基础,”上海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薇表示,无论从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程度来看,还是从市民对控制燃放烟花爆竹、改善空气质量的呼声来看,修订更严的“禁燃令”凝聚了最大社会共识。
2014 年,上海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厉明等 138 位代表联名倡议:春节期间市民少放、不放烟花爆竹。2015 年,上海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金永红等58 位代表再提议案,建议用更严立法管控烟花爆竹燃放。
由此,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快速行动,提前介入,全力确保立法进程。2015 年,修改《条例》就正式列入人大立法预备项目。
与此同时,全面的立法调研早已拉开大幕。紧锣密鼓的调研、走访、座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多种形式,听取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的意见,与公安、消防、市政府法制办等部门协商,探讨禁放区域、禁放时间等细节问题,并从一线执法人员和烟花爆竹经营企业负责人处了解情况。
就这样,史上最严“禁燃令” 顺利出台了。
严格执法 确保成效
一部法律制定好了,要确保落地成效,严格执法至关重要。
从新修订《条例》正式施行那一刻起,上海启动了有史以来最严的烟花爆竹安全管控模式。2016年 1 月 1 日凌晨,《条例》施行后1 分 31 秒,第一张行政处罚单便开出来了。
“‘禁燃令’出台后,一系列高规格的执法措施立即就跟上了,” 时任上海市消防局副局长顾金龙向媒体介绍,为了多方位查管控罚,公安消防机关织密多层管控网格,对非法运输、储存、经营烟花爆竹行为实施全环节打击、全过程管控。
此外,执法部门采取停止向外省市采购烟花爆竹、严格审批外环以外临时销售点、严格执行购买实名登记制等多项措施,有力确保了执法效果。
史上最严,看数据便一目了然。2016 年,上海市烟花爆竹市场投放总量为上一年度十分之一,流向得到有效控制,此后逐年递减。三年下来,上海共查处烟花爆竹案件1624 起,刑事拘留 142 人,行政拘留 349 人,罚款 455.22 万元,收缴入库非法烟花爆竹 61182 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收缴的非法烟花爆竹,也呈现出递减的趋势。第一年消防部门收缴了 4 万多箱非法烟花爆竹,到了今年就只有 2700 多箱了,市民守法意识越来越好。
最严“禁燃令”的背后,多个部门已形成协同作战的密切关系。每年元旦春节期间,环卫部门每天上报产生烟花爆竹垃圾的区域,医疗单位时刻留意着是否有人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受伤,环保部门则监测着城市的空气质量变化。多策并举之下,自然没有“漏网之鱼”。上海市人大代表厉明则对“禁燃”四年来的成果表示肯定:“没想到这么成功,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希望能够保持。”
加强宣传 深入角角落落
“桃符爆竹一年新,佳节元宵得未曾。尽力争奇无别事,侬家扎得采茶灯。”嘉庆年间的上海士人李松林,曾撰写这一首竹枝词记录家乡年俗。上海地区燃放爆竹的习俗传承已久,“爆竹声中一岁除”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欲通过一部地方性法规,改变人们多年固守的风俗习惯,“一步到位”地实现烟花爆竹“零燃放”,这个可行性有多大?难不难?上海的答案是:不难。
“我以前每年也会买很多烟花去放,现在也是说不放就不放了。” 家住静安区的市民陈林生记得,从2016 年开始,他在自家小区的宣传栏、地铁屏幕、电视新闻中看到越来越多的烟花爆竹“禁燃”宣传,几乎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宣传很到位,这些规定已经家喻户晓了。”
在 2016 年,上海实施新修订的《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外环线以内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如今,“禁燃令”的宣传已深入上海的角角落落。在南京路步行街和淮海路商业街,如果你选择点击“eHuangPu-Free Wi?”无线网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八个大字“禁放禁售烟花爆竹”以及相应的举报电话。这是黄浦消防支队借助无线网络技术,将烟花爆竹“零燃放”宣传进行虚拟化延伸的一部分。宝山消防支队则与宝山区“社区通”平台积极合作,借助“社区通” 平台信息推广优势,面向全区 550个居村委、32 万户家庭推送烟花爆竹安全管控宣传资料和相关政策。
2017 春节前,静安公安分局还推出了沪语童谣版禁燃禁放主题曲《不放不放 2》,从居民社区唱到了商务楼宇,不仅社区阿姨爷叔会唱,连外籍志愿者们也用“洋泾浜沪语”唱起了“勿放勿放做榜样”。
“现在的宣传已经蛮通透了,大家也都达成了共识。” 2014 年的上海“两会”,138 名上海市人大代表联名倡议,春节期间市民少放不放烟花爆竹,作为倡议的发起人,厉明对禁燃禁放的宣传工作印象深刻,“过去两年形成的有效措施还需要继续坚持,宣传工作不能松懈。”
“工作一年比一年好做,我们身上压力也小了。”浦东公安分局潍坊新村派出所社区民警陈玉琦这样概括自己四年来的禁燃禁放工作。
他所在的潍坊二村是一个老旧小区,约有居民5000人。每到年底,陈玉琦都会“走小区”,挨家挨户去敲门,跟住户签订《不放烟花爆竹承诺书》。“居民基本都很配合。” 陈玉琦说,但之前对商业楼宇宣传遇到过障碍,“以前进商务楼宣传,很多员工在办公、出外勤,效果不大好。”
潍坊地区是浦东新区商务楼宇最多的街道,现有各类商务大楼66 栋,涉及公司万余家。相对于居民小区,楼宇内的宣传工作有着进门难、落地难的阻力。为确保宣传发动“全覆盖、无死角”,潍坊新村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尝试借助快递、外卖员,帮助他们深入楼宇进行宣传。民警走访了解到,外卖配送品牌饿了么在潍坊地区拥有骑手近 400 名,日均派单量数以万计。而一些快递公司在潍坊地区的日派件量同样可上万。
潍坊新村派出所与辖区内寄递物流行业联手合作,对辖区内寄递物流行业站点的每一件货品上都附贴上有明亮醒目的公安图案和“禁燃烟花”宣传字样的贴纸标签,让每一件送进大楼的快递、外卖都变身成“禁燃”宣传品,让每一名快递、外卖小哥都变成了“禁燃禁放” 烟花爆竹的义务宣传员。
“我自己都已经收到三张卡片了。”陈玉琦说,“根据他们收到的反馈,大家认为覆盖更全面,印象也更深刻了。”
2019 年的禁燃禁放公益宣传依托各类户外广告设施,特别是大型广告牌、建筑工地外墙、道路两侧广告牌等,以及基层文化活动共同开展。同时,轨道交通车站、公交车站广告栏,以及公交车、地铁列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宣传媒介也进行了覆盖。
此外,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协调上海市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在 2 月 4 日(除夕)至 2 月 19 日(元宵节)期间,向进入上海市境内的手机用户发送禁燃禁放提示短信,扩大宣传告知范围。
市民配合 上交烟花爆竹
在宣传和引导下,市民们主动上交烟花爆竹。
“我是舟山路 391 弄住户老戴,今天在家中大扫除时发现鞭炮,请问贵所如何处置,求教。”1 月23 日,上海虹口公安分局提篮桥派出所的微信公众号上收到这样一条居民留言。
显然,这位戴先生被家里翻出的鞭炮给难住了,一来知道应该主动上交,但是又怕带出门引起什么误会而被处理,这才通过留言的方式求助于辖区派出所。收到这条留言后,负责运维提篮桥派出所微信公众号的民警立即根据地址联系了负责该片区的社区民警张晓君。
获悉该留言后,张晓君立即上门进行了核实。看到民警主动上门,戴先生从床底下拖出一个大箱子,里面放着 200 多支高升炮仗。
“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戴先生表示,三年前自己还在做小生意,所以买了点鞭炮准备“请财神”,但是得知不能燃放后就一直堆放在家中角落里。后来家中东西越堆越多,直到今年大扫除才发现了这一整箱鞭炮,“如今不用出门,这箱鞭炮就完整地交到了民警手里,自己也放心了。”
虹口区提篮桥派出所社区民警秦锡忠日前也收到了一包匿名上交的鞭炮。虽说是匿名,但是秦锡忠表示其实自己大概知道是辖区的哪位居民上交的。
因为就在收到这包鞭炮的前几天,一位老伯前来咨询禁燃禁放的政策。秦锡忠和居委干部不仅认真接待了这位老伯,还告知他如果家里发现有鞭炮存货可以上交到居委换取小礼物。当被问及家中是否还留有烟花爆竹时,这位老伯并没有回答就离开了。
秦锡忠说,上海外环以内禁燃禁放政策实施以来,偶尔会有居民前来问询政策有无变化,其中大部分都是 70 岁以上的老年居民。因为老年居民常常会有留存旧物的习惯,而由于烟花爆竹已无处可买,老年人往往会留存着这些“陈年” 的烟花爆竹以防“不时之需”。针对这类情况,在日常走访时,社区民警们也会专门加强对这个年龄段居民开展禁燃禁放相关宣传。
四年坚持 优化数据
2019 年是上海实施“禁燃令” 的第四年,也是继续“零燃放”“零事故”的第四年。
2 月 4 日除夕夜,全市公安民警、应急消防部门在岗在位、严阵以待,进一步加强社会面治安防控和烟花爆竹管控等各项工作,有力确保了社会治安平稳有序,实现了烟花爆竹禁放区域“零燃放”和烟花爆竹引发“零火灾”的工作目标。
此外,上海公安民警带领“平安马甲”等志愿者,结合外环线以内、外环线以外、远郊区等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分时段、分区域、分强度开展对居民小区、重点线路的巡查巡防,及时发现制止非法燃放烟花爆竹行为。截至大年初五凌晨(2 月 9 日),上海市禁燃区域全面实现烟花爆竹“零燃放”目标。
这样的成功离不开前三年的坚持。
2016 年除夕夜,上海全市公安民警走上街头,30 余万“平安马夹”守护。春节期间,上海外环以内区域基本实现烟花爆竹“零燃放”,外环线以外区域烟花爆竹燃放明显减少。
2017 年春节期间,上海按照 “目标不变、标准不变、措施不变、效果更好”总要求,全面落实各项管控措施,成功实现了外环线内“零燃放”、外环线外燃放量明显减少的工作目标,全市没有发生因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事故。
2018 年 1 月,上海公布《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加强 2018 年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通告》,从严从紧划定了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禁放区域。其中,除外环线以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之外,外环线之外各区在 2017 年划定的禁放范围基础上,增加“使用易燃可燃外墙保温材料的高层建筑、耐火等级较低的建筑物”作为禁放场所。
对于为何将“易燃可燃外墙保温材料高层建筑”列入禁放范围,上海市消防局防火监督部重点保卫处处长谢佳解释,在耐火等级低的建筑附近燃放烟花爆竹,极易因操作不当引发火情。而由于建筑外墙采用的是易燃可燃保温材料,火势会迅速蔓延,形成大面积立体燃烧,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19 年除夕夜,上海对往年违法燃放较为集中的区域采取无人机进行取证,继续实现烟花爆竹在禁放区域“零燃放”。
此外,上海 2019 年烟花爆竹市场投放总量上进一步减少。 2019 年,上海在外环线以外或大部分区域在外环外的 9 个区按照 “一区一点”的原则,设置 9 个销售点,除此之外的销售和购买行为一律视为非法。所投放的产品仅限鞭炮和高升,并且每个点不超过 300 箱,全上海总共投放2700 箱。
并且,市生态环境局也发布消息说,大年初四至初五早晨,在全市公安民警、应急消防部门、平安志愿者、各级政府部门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本市烟花爆竹禁限放成效进一步得以巩固,全市及各区空气质量始终保持优级水平。初五凌晨 1 时 PM2.5 浓度仅 9 微克 / 立方米,2 时至 7 时 PM2.5 浓度均维持在 6 微克 / 立方米以下。市绿化市容局说,近年来,大年初五外环线内爆竹垃圾持续“零报告”,外环线外爆竹垃圾清扫量也在逐年下降,爆竹垃圾已经不再是春节期间环卫道路保洁的“重头戏”。
管控多了 年味却不少
禁放区域增加了,过年变得愈发安静,但是上海的年味儿却并未减少。联欢会、茶话会让年味更浓,合唱团、戏剧表演、汇报演出等活动纷纷助阵,让市民不燃放形成习惯,零燃放形成自然。
“社区组织的活动非常多,” 陕北社区居民李纪琴介绍,其所在社区有居委会的团队来操办,居委会也有场地,可以说是各个艺术团队的汇报演出,跳舞、唱歌、唱戏。联欢会、茶话会的形式让年味更浓了,邻里之间不仅促进了感情,还能欣赏到不同形式的艺术表演。
陕北居民委员会主任叶琳说,每年的禁燃禁放工作都是年底居委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考虑到陕北社区住有不少文艺工作者,他们为此专门准备了迎新春写对联、合唱团、戏剧表演等活动,“这些活动普遍收到了很大的反响,氛围很好,我们也会一直办下去。”
“空气更好,更安全了,我们也更安心。” 李纪琴表示,自己已经习惯没有烟花爆竹过年,“现在觉得放烟火也没什么好处。”
而李纪琴的邻居陈先生则已经开始琢磨,2019 年的元宵节自己家要出一个什么菜了。原来,陕北社区每年都会在元宵节组织每家每户带一个菜到社区来进行评比分享。“大家多聚一聚、吃吃饭就很好了。”陈先生说,“不让放烟花爆竹之后,空气更好了,原来就是从十二点钟至少放到一点钟,外面满是烟雾,窗户都不好开。”他也表示,现在不放烟花已经成为习惯,家里人也很支持。
2016 年,上海外环内的市民度过了头一个没有爆竹声的春节,空气里不再弥漫火药味和爆竹声。而这一环保成果延续至今,上海已经连续四年实现了元旦春节期间禁放区域“零燃放”“零事故”的管控目标,市民们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到后来的主动配合,也理解了安静过年也是一种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