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韵瑶/ 文 吴佳伟/ 图
与灭火器、消防车一样,消火栓在上海的灭火史上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经历了全进口、合作生产、全国产过程后,这种于19 世纪80 年代第一次出现在上海的消防器材,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1883 年 最早的自来水厂与第一批城市消火栓
1858 年至1860 年间,上海南市城厢内外发生了几场大火,有两起尤为惨烈。第一场烧毁了苏州河南岸90 幢房屋,第二场烧毁了沿大马路(今南京东路)的150 间棚屋。1865年,大马路上又发生大火,因供水困难,火势大面积延烧,救援人员只能通过破拆来截断火势延烧去路。
如果说大马路第一次发生火灾时工部局还未在意,可当大马路再次起火时,终于引起了工部局的重视,于是一项新建议被提出——在考虑组织机构问题以前,应解决充分供水问题,因为能获得的水实在太少了,除了从河浜中抽取以外,只能从小水道抽取。
消防水源问题起先是通过消防井来解决的。公共租界是上海最早开掘消防井的,这在1867 年工部局工务处的预算中有据可查,预算中有一笔“挖掘消防井的专门拨款”项目。
而在《上海史》里说得更明确:“防火的最早记载是在1856年,那时在教会路(今福州路)与界路(今河南中路)的拐角处造了一个消防池。那年又造了6 个那样的消防池,每个池的造价为90 元大洋。”这类消防井到1897 年已有61 口,当时各个救火队的队长都随身带一份绘制好的标有消防井的分布图。后来,随着道路的开辟,建筑群的耸立,河浜减少并干涸,而蒸汽机泵的吸水量却倍增,消防井捉襟见肘。
消火栓的出现弥补了消防井的不足,它在上海的运用,得益于自来水公司的建立。
1875 年(光绪元年)5 月6 日,《申报》记载:“近来西人已设立自来水公司,其法与自来水仿佛,居民皆如法取用,则非但水清洁可以除病,即或遭火患亦可为一大助也……”报道中所提的自来水公司是由洋商格罗姆、立德尔、华脱司、邱裕记四人发起征募股金3 万两白银,在上海杨树浦购地115 亩建造的自来水厂(在今杨树浦水厂南部厂区的旧址),这是我国城市第一次出现自动供水设施。
然而这家自来水公司开业6 年后就难以为继了,1881年3 月4 日,水厂以1800 两白银转售给了英商。当年8 月开始,英商在原址上新建自来水公司。工程建设耗时近3 年,耗资12 万英镑,于1883 年6 月全部竣工。1883 年6 月29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莅临水厂,亲为启动进水阀门,以示水厂机器开始运行。1883 年8 月1 日,英商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又称上海英商大英自来水公司)正式开始供水。
杨树浦路自来水公司建成的同时,英商在江西路苏州河处建了自来水桥,在桥下江西路处建了一个大型的自来水塔,租界内的自来水管道也相继建成。为了方便消防用水,8 月31 日,新成立的自来水公司在租界的主要马路的道旁建设了消火栓。
消火栓使用之初,水压不稳,工部局要求警务处每两小时测一次消火栓的水压。为此,杨树浦路的自来水厂泵站还装了一只电铃,与虹口消防队相连。1884 年年底,消火栓水压渐渐稳定,火政处向英国订购了一批消火栓,安装在自来水管道经过的每条街道,这是我国城市建设中出现的第一批消火栓。
1914 年 消火栓与消防水源的变化
在上海消防博物馆的陈列大厅里,收藏着几支当年的消火栓,其中年代最远的是一只1881 年英国生产的丙种式消火栓。这只消火栓仅有一个口径为两英寸半的出水口,呈黑褐色,像生铁铸的疙瘩,外形饰以莲花纹,据传是当年工部局火政处考虑中国人的习惯,要求生产商特别定制的。上世纪20 年代,这种丙式消火栓渐渐被功能更强大的消火栓取代,到上世纪60 年代,上海个别偏僻街角可能残存着几只,其他同类消火栓在历年城市改造中,被拆下送进了废品回收站或炼铁厂。
当年这些消火栓第一次出现在租界时,很多中国百姓给它们取了各种名字,如水桩、太平龙头、灭火龙头等等。清末至民国期间,消火栓的官方名称是“海亭”,hydrant 的音译,日伪统治上海之后,有了统一并沿用至今的名称——消火栓。
当时的自来水和消火栓都是专为租界洋人服务的奢侈品,供水范围持续向越界筑路地区扩展,地处华界的南市上海县城厢居民及商家,只有极个别中国百姓居住的弄堂才能
接入自来水,安装消火栓。
1895 年,法租界公董局开始筹建法商自来水厂;1902年6 月,上海内地自来水公司建成并开始出水……在杨树浦路自来水公司建成后的几十年间,上海又有了其他自来水公司。到解放前,上海有英商、法国和中国共6 个水厂,但它们之间互不沟通。
清末至民国初年,借着地方自治运动,上海中国百姓居住区开始改造,接入自来水和安装消火栓的地方逐渐多了起来,部分中国百姓也开始享受到现代化城市的便利和安全。
与此同时,消火栓的品种也渐渐丰富了起来。1914 年后,很多由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产的功能更强大的双出口、三出口的“万国”消火栓被安装在上海市区的大街小巷,它们下面连接着地下自来水管道。自来水与消火栓的出现,使消防水源发生了划时代的巨变。消火栓的口径虽小,但对消防来说,已是如虎添翼,救火时只要把水龙带接上,就可借助自来水厂泵站的压力,把水喷射出去灭火。原来的“洋龙”已经用不上了,但仍可在缺乏消火栓的地段或有河浜池塘等天然水源的地方发挥作用。蒸汽机消防车与消火栓,相得益彰,可将水喷得更高、更远。
1958 年 全市水厂联网消火栓随之一新
1949 年上海解放,上海的消防事业重新回到人民手中。5 月29 日,上海市军管会派军代表张克生到河南中路280号上海警察局消防处、消防总队实行接管。6 月2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成立后,消防处又成为其下属七个处之一。在“整套接管、逐步改造”的方针下,新上海的消防事业重整旗鼓,呈现出一派崭新局面。
解放初期,市政消火栓损坏严重,加上地下管子不大(不超过1000 毫米,还有大量尽头管),冬天还常结冰。为保障消防用水,完善消防水源,1950 年7 月1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公布了《保护消防龙头的通令》,要求全市各消防队务必加强对辖区消火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1953 年起中国进入到工业化、现代化阶段,一直到1978 年,上海始终以工业发展为主,城市向西、向北不断扩展,新工业区、卫星城镇不断增加,市政消火栓也随之添增。1958 年上海全市水厂联网,并改造管道形成循环网络管道,干线换上2000 毫米,消火栓也随之一新,淘汰古老失修的200 余只,添装1446 只,当年上海共有市政消火栓4918 只。
到了1976 年4 月,全市共有市政消火栓6185 只,比解放前增加了近一倍。
到了上世纪90 年代,上海的消防事业突飞猛进,各类先进的消防装备被用在城市的防灾工作中,政府对市政消火栓投入力度减缓。按照当时的规范,上海的市政消火栓一般是市区或工业区每隔90 米设一只,市郊建筑物稀少地段每隔120 米设一只。据1990 年统计,全市共有市政消火栓10236 只。从发展的眼光看,市政消火栓的添装已跟不上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速度。新兴的工业区、住宅区的消火栓不仅
密度不够,而且还有区域未装设的;虹桥机场、桃浦、吴泾、黄浦老城厢区等地水管小,流量小,而用水量却大幅上升,水压明显不足;郊县消火栓稀少,水压不足,天然水源日益减少。
2016 年 古董消火栓何去何从
如今,租界时期添置的消火栓在上海黄浦、徐汇、虹口、杨浦等老城区的马路上,还能看到。在巨鹿路820 弄景华新村小区门口,坐落着一只形式古朴的消火栓,高度约50 厘米,顶端两头有两个管状弯头,铸铁材质,灰头土脸。景华新村是老上海地产商周湘云于1937 年在周家花园划出一部分建造的,该消火栓估计也是那时建的。
如这样的古董消火栓上海只有“少量残留”。复兴中路587 弄门口也有一只形状奇怪的消火栓,类似于木偶戏中的木头人,头部是一个半圆形的帽子,有一圆形孔洞,类似人类面孔的五官的抽象集合,帽子可以拎起,沉甸甸的,可以看到里面的结构。上面还刻着“CMF”“PUMPINGCONNECTION”,分别是上海法租界的英文缩写和水泵连接器的意思。
不同国家的消火栓造型各异,在外滩6 号原中国通商银行大厦外的人行道上,有一只低矮粗壮,像个打火机一样的消火栓,旁边还残留着铁链。据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王毅介绍,这款消火栓是英国出品,具体年代无从考证。
每只形态各异的消火栓都述着一段历史。“租界时期,不仅是外国消防设备搬到了国内,外国的消防意识也影响了国人,例如景华新村门口的消火栓见证了居民消防意识的提升。”王毅对古董消火栓的关注是从2014 年开始的,当年10 月,他在《新民晚报》上呼吁加大对消火栓的保护。王毅介绍说,古董消火栓的保护可以分两种情况,如果不影响城市建设和通行的,可以原地保护,如果有影响的,可以移位或者由博物馆收藏。但要把一个消火栓搬到博物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涉及市政、路政、消防、水力等多个部门,颇费周折,经济成本也很大。据悉,目前市历史博物馆正在联系相关部门,准备将复兴路上的“木头人”消火栓收藏进博物馆。
消火栓是镶嵌在城市道路上的救灾之宝,随着时代的进步或者道路的重建,这些形状各异的消火栓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们就像一个历史纪念碑,是城市建筑进程中的文物。王毅呼吁,这些对城市消防工作发挥重大作用的“功臣”,值得更好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