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火攻大师”——诸葛亮

徐明中/文

提起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自然会想起他笔下灿若群星的风云人物。论足智多谋的军事奇才,当首推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出身一介布衣,曾隐居南阳,躬耕陇亩,号卧龙先生。在罗贯中的生花妙笔下,诸葛亮满腹韬略,神机妙断,为一代旷世奇才。
公允地说来,诸葛亮并不是惯于坐而论道的帷幄军师,而是一个胸有大局的政治家、一个具有卓越指挥才能的军事家。诸葛亮不但善用兵,更擅长使用火攻,说他是三国时代的“火攻大师”实不为过。
其一,诸葛亮的火攻妙在善用地形,诱敌深入,寻机聚而围歼。书中的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及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就生动地描写了当时的战况。诸葛亮出山不久,曹操就派重兵进犯。当时,诸葛亮手中仅有数千弱兵,但他不畏强敌,指挥若定,利用火攻奇谋大战曹军。先烧博望坡,后烧新野城,把曹操的数十万精兵烧得抱头鼠窜、狼狈溃逃。难怪罗贯中在极力铺陈之后,赋诗赞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只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其二,诸葛亮的火攻妙在善借天时,相辅相成,完胜强敌。这在书中描写“火烧赤壁”的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亮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及前后的相关章节中表现尤为突出。“火烧赤壁”是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著名战例,虽然诸葛亮和东吴都督周瑜都主张“火攻”,但在作战层面上诸葛亮更胜一筹,他充分意识到在大江上火攻百万曹军必须借风助火,方能成功。于是,深谙天文气象的诸葛亮亲自上阵作法,出现了“借东风”的今古奇观。姑且不论历史的真伪,罗贯中这样的精心铺垫效果奇佳。不仅采用“风火相济”的手法突现了“火烧赤壁”的无比威力,更以曲笔暗喻诸葛亮才是“火烧赤壁”的真正主帅。其三,诸葛亮的火攻妙在善察人心,借火显威,以建奇功。诸葛亮深知火攻的军事威力,更懂得火攻的政治意义。这在书中九十回“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得以充分体现。当时,诸葛亮为了蜀国的安宁,亲率大军平定南疆。面对气候炎热、瘴疠盛行、少数民族强悍不驯的巨大阻力,诸葛亮及时采取了恩威并举,收服人心的策略。他一方面用计火烧藤甲兵,彻底摧毁对方的军事实力和战斗意志,另一方面对敌酋孟获七擒七纵,充分表达了和平的诚意,终于使对方心悦诚服。在这次征战中,“火烧藤甲兵”只是一种军事手段,并不是取胜的决定因素。聪明的诸葛亮将严厉的军事手段和宽大的政治方针巧妙地结合起来,收到了永靖南疆的奇效。
罗贯中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的完美形象。在他的浓彩重墨之下,诸葛亮的火攻是充满着奇谋的智慧结晶,是闪耀着浪漫、神秘光辉的艺术精品。当然,由于罗贯中对诸葛亮的偏爱,历来也存在夸张失实之诮。诚如鲁迅先生所言,“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尽管如此,毕竟“瑕不掩瑜”,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依然受到后人的喜爱和崇敬。

《三国演义》的火

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节选)

image-1199正商议间,探马飞报曹兵已到博望了。玄德慌忙发付伊籍回江夏整顿军马,一面与孔明商议拒敌之计。孔明曰:“主公且宽心。前番一把火,烧了夏侯惇大半人马;今番曹军又来,必教他中这条计。我等在新野住不得了,不如早到樊城去。”便差人四门张榜,晓谕居民:“无问老幼男女,愿从者,即于今日皆跟我往樊城暂避,不可自误。”差孙乾往河边调拨船只,救济百姓;差糜竺护送各官家眷到樊城。一面聚诸将听令,先教云长:“引一千军去白河上流头埋伏。各带布袋,多装沙土,遏住白河之水,至来日三更后,只听下流头人喊马嘶,急取起布袋,放水淹之,却顺水杀将下来接应。”又唤张飞:“引一千军去博陵渡口埋伏。此处水势最慢,曹军被淹,必从此逃难,可便乘势杀来接应。”又唤云:“引军三千,分为四队,自领一队伏于东门外,其三队分伏西、南、北三门,却先于城内人家屋上,多藏硫黄焰硝引火之物。曹军入城,必安歇民房。来日黄昏后,必有大风;但看风起,便令西、南、北三门伏军尽将火箭射入城去;待城中火势大作,却于城外呐喊助威,只留东门放他出走。汝却于东门外从后击之。天明会合关、张二将,收军回城。”再令糜芳、刘封:“二人带二千军。一半红旗,一半青旗,去新野城外三十里鹊尾坡前屯住。一见曹军到,红旗军走在左,青旗军在右。他心疑必不敢追。汝二人却去分头埋伏。只望城中火起,便可追杀败兵,然后却来白河上流头接应。”孔明分拨已定,乃与玄德登高瞭望,只候捷音。却说曹仁、曹洪引军十万为前队,前面已有许褚引三千铁甲军开路,浩浩荡荡,杀奔新野来。是日午牌时分,来到鹊尾坡,望见坡前一簇人马,尽打青、红旗号,许褚催军向前。刘封、糜芳分为四队,青、红旗各归左右。许褚勒马,教且休进:“前面必有伏兵。我兵只在此处住下。”许褚一骑马飞报前队曹仁。曹仁曰:“此是疑兵,必无埋伏。可速进兵。我当催军继至。”许褚复回坡前,提兵杀入。至林下追寻时,不见一人。时日已坠西。许褚方欲前进,只听得山上大吹大擂。抬头看时,只见山顶上一簇旗,旗丛中两把伞盖:左玄德,右孔明,二人对坐饮酒。许褚大怒,引军寻路上山。山上擂木炮石打将下来,不能前进。又闻山后喊声大震。欲寻路厮杀,天色已晚。曹仁领兵到,教且夺新野城歇马。军士至城下时,只见四门大开。曹兵突人,并无阻当,城中亦不见一人,竟是一座空城了。曹曰:“此是势孤计穷,故尽带百姓逃窜去了。我军权且在城安歇,来日平明进兵。”此时各军走乏,都已饥饿,皆去夺房造饭。曹仁、曹洪就在衙内安歇。初更已后,狂风大作。守门军飞报火起。曹仁曰:“此必军士造饭不小心,遗漏之火,不可自惊。”说犹未了,接连几次飞报,西、南、北三门皆火起。曹仁急令众将上马时,满县火起,上下通红。是夜之火,更胜前日博望烧屯之火。后人有诗叹曰:“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征到汉川。风伯怒临新野县,祝融飞下焰摩天。”曹仁引众将突烟冒火,寻路奔走,闻说东门无火,急急奔出东门。军士自相践踏,死者无数。曹仁等方才脱得火厄,背后一声喊起,赵云引军赶来混战,败军各逃性命,谁肯回身厮杀。正奔走间,糜芳引一军至,又冲杀一阵。曹仁大败,夺路而走,刘封又引一军截杀一阵。到四更时分,人困马乏,军士大半焦头烂额;奔至白河边,喜得河水不甚深,人马都下河吃水:人相喧嚷,马尽嘶鸣。
却说云长在上流用布袋遏住河水,黄昏时分,望见新野火起;至四更,忽听得下流头人喊马嘶,急令军士一齐掣起布袋,水势滔天,望下流冲去,曹军人马俱溺于水中,死者极多。曹仁引众将望水势慢处夺路而走。行到博陵渡口,只听喊声大起,一军拦路,当先大将,乃张飞也,大叫:“曹贼快来纳命!”曹军大惊。正是:城内才看红焰吐,水边又遇黑风来。

(栏目编辑:谭 婧)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