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一线的安保员
冬至前后,上海各墓区的防火安全工作十分繁重。为防止祭扫用火引发火患,管理方调动大量安保力量,定人定岗,死看死守,确保绝对安全。
亚洲第一高木塔失火了!
12 月10 日,一段高塔熊熊燃烧的视频在各种“朋友圈”里疯传。当日中午13 时许,位于四川绵竹市九龙镇的灵官楼突发大火,火势非常猛烈。视频中,寺庙的塔式建筑已经燃起熊熊大火,伴有黑烟四起,如一个巨型火炬般燃烧。随着火势越来越大,塔顶开始出现垮塌。据了解,这座寺庙还未完全建成,起火地点位于大殿,起火后引燃旁边的高塔。绵竹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称,受损的是毗卢塔。该塔是新建的16层木塔,有着“亚洲第一高木塔”之称。木塔采用中国传统卯榫结构,共16 层高,耗时8 年修筑,在当地是一个地标性建筑。资料显示,灵官楼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据传是当时宰相首辅刘宇亮为纪念天官——王灵官而建。几百年来,香火旺盛。在2008 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中,灵官楼几乎全部损毁。后来在震后原址上重建,占地20 余亩,由七重金殿组成,今年才刚刚竣工。经此次祝融光顾,该塔木质部分全部被烧毁,只剩石基。
这个意外事件,让人们对高层建筑,尤其是木建筑的消防安全,再度绷起了紧张的神经。谁都知道,千百年来,木头一直是被当作廉价高效的燃料来使用的,木建筑是不是一种生来就具有火灾隐患的建筑呢?在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现代社会里,再建造木建筑是否有必要呢?
木建筑听着不可思议,可它的优点不容忽视。首先,木质建筑的建造速度更快,因为钢结构的摩天楼需要使用混凝土地板,它会需要几周的时间才能烘干,每层都需要。另一方面,木质材料的切割更方便、迅捷,耗时更短而且尺寸更加精确。其次是重量问题,当今世界上最高木质大楼的设计师安东尼·迪斯特里顿说:“如果用混凝土建造,需要用900 辆重型卡车运送所有材料。然而最终,我们只用了100 辆重卡。”
木质建筑对环境的好处也是无需多言,使用混凝土和钢筋所产生的排放量占据全球的8% 和5%。而树木却可以积极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锁在木材中。对于我们的生活环境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释迦塔是我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在精湛的工艺和坚固的设计支持下,这座宝塔在900 年后仍然屹立不倒。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 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 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 级景区。它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释迦塔塔高67.31 米,底层直径30.27 米,呈平面八角形。
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 立方米,2600 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2016 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意想不到的是,释迦塔前后至少经历了7 次大地震袭击,其中一次发生在1556 年,该地震导致近100 万人丧生。
但是释迦塔因为木材本身具备的弹性,当地面开始摇晃时,木质结构在不倒塌的情况下摆动,所以仍然能完好地站在那。类似新西兰地震易发地区,大多数房屋都是木制的,也是因为这一特性。几千年来,木材始终是首选的建筑材料。在中世纪的英格兰,房屋、办公室、堡垒、工厂、教堂,甚至城堡都是木制的。原始木材的弹性令人难以置信——除非处于潮湿环境下导致腐烂。所以许多古老的木质建筑都经历了特殊的加工,利用别的材料将木结构包裹起来,起到保护层的效果。
但是既然是木材,那最大的弱点肯定是怕火了。大量木质建筑没能保存下来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火灾。曾几何时,木材横行的时代,世界各地几乎每个城市都发生过大火。再繁华的城市也躲不过火灾的侵袭,甚至在伦敦因为一场大火摧毁了成千上万的建筑,导致伦敦的建筑风格发生重大转变,整座城市在石头砖块中重建。这不禁让人恐慌,岂不是待在木质建筑中便没有了安全保障?
其实木材有很多的类型,有一种最新的材料,被称为交叉层压木材(CLT),越来越受欢迎。CLT 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材料。它由多层薄层木头纵横交错压成,并使用防火胶黏合在一起,这种“类固醇胶合板”被认为与结构钢的坚韧性相当。它还改变了任何板材的弱点,如果被弄湿,木材也不会翘曲。它被做成巨大的、扁平面板,宽达6 米、厚约50 厘米,可以整块使用以形成整面墙、地板或屋顶的一部分。好比在野外生火,总不会抱着巨大的树干去生火。
因为点燃它们需要很长的时间,而炭化现象实际上保护了下面的木材不受火的威胁。
今年早些时候高层木质建筑委员会做过一项研究。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用工程木材搭建了两套一居室的公寓。
公寓中按真实的生活场景布置了各种家具。实验中,点燃了这两套公寓,只见大火熊熊燃烧,直到烧毁了所有家具才熄灭。公寓里的东西都变成了灰烬,但木结构本身却只被烧焦了,并保持着原样。这也意味着其实建筑物的木结构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脆弱。
虽然木质建筑仍有问题需要攻克,但是在未来或许会因为木材的特殊性质使得木质建筑成为生活中最安全、最环保、最具观赏性的建筑物。在我国“五行”文化中,木的寓意颇高:木,象征着生长发育,象征着欣欣向荣,繁荣茂盛。在我们的世界里,木,好比是一个人拥抱着一棵树,两者的结合又像是共同的存在,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可塑性以及无与伦比的韧性。要想生活在更安全环保的环境里,就需要每个人重视爱护我们的环境,这也是我们的职责,让这中华文明对人类自然的美好的象征永远地流传下去。
11 月18 日18 时15 分,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发生火灾,消防部门调派14 个中队34 部消防车赶赴现场开展灭火工作,21时许明火被扑灭。火灾共造成19 人死亡,8人受伤。经调查起火建筑是典型的集生产经营、仓储、住人等于一体的“三合一”“多合一”建筑。目前事故原因在进一步调查中,公安机关以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立案侦查,共查获18 名涉案人员,均已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
12 月13 日1 时18 分许,北京市朝阳区一村民自建房发生火灾,指挥中心调派2 个中队9 部消防车赶赴现场进行处置,火灾造成5 人死亡,8 人受伤。经现场初步勘查火灾由电动自行车引发。
12 月10 日13 时51 分许,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一洗浴中心桑拿房发生火灾事故, 2 人当场死亡,4 人送医抢救无效死亡。事故相关责任人被采取强制措施。
12 月9 日凌晨3 时30 分许,广东省海丰县公平镇日兴社区发生火灾,造成1 人当场死亡,1 人送医院途中死亡,6 人送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12 月9 日凌晨2 时20 分许,江苏省连云港灌南县一化工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爆炸并造成周边车间厂房坍塌。事故造成4 人死亡,6 人被埋,成功救出伤者1 人。
12 月1 日凌晨4 时许,位于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与平江道交口城市大厦38 层发生火灾,造成10 人死亡,5 人受伤。警方查获涉案人员11 人,均已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
11 月29 日上午,广西钦州市一食品厂发生一起气体中毒事故。一名工人下腌制池开展清理作业时中毒,先后4人下池施救,结果相继倒在池底,4 人当场死亡,1 人经现场抢救无效后死亡。
11 月22 日20 时许,台湾省新北市中和区一栋5 层公寓发生火灾,2 人当场死亡,救出的9 人送医后有7 人宣告不治,还有2 人轻伤。该公寓为木造出租套房,住户有十多人。
11 月20 日上午8 时47 分许,广东省佛山市大沥镇一床上用品仓库发生火灾。消防接报后迅速展开救援。火灾过火面积约200 平方米,造成6 人死亡,5 名涉案人员被刑拘。
11 月11 日3 时12 分许, 辽宁省沈阳市焦煤股份有限公司红阳三矿发生事故,造成4 人死亡,6 人被困。相关责任人被控制。
12 月3 日,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一个村落发生火灾,造成5 名儿童遇难,另有2 名成年人伤势严重。
11 月24 日晚间,格黑海城市巴统一家酒店发生火灾,造成至少12 人死亡,另有20 余人受伤,伤者中有10 人因吸入浓烟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11 月24 日早上,印度北部发生列车脱轨事故,导致至少3 人死亡,13人受伤。铁路官员表示,脱轨事故似乎是由断裂的铁道引发的。
11 月20 日,印度旁遮普邦一家塑料工厂内发生火灾,造成10 人死亡,另有超过15 人受伤。据了解,火灾主要原因是企业及工人在生产中缺乏消防安全意识。
近日,英国男子安东. 尼布里顿挑战了一项非常刺激的世界纪录:在全身着火的情况下进行百米冲刺。他一共跑了213 米,创下2 项世界纪录。他说冒着生命危险都是为了慈善事业募集资金。
近日,在南加州的森林大火中被拍摄到一幕很暖的画面。一个小哥把车停在路边,试图去救一只被火困住的小野兔。刚开始不知道如何下手,焦急地在路边抱着头,后来终将小兔救下。小哥哥很暖……
近日,美国一名消防员兰迪·施密茨设计了一款比钢铁还强上5 倍的神奇手套,不仅能够承受任何东西的切割,甚至可以承受1371 摄氏度的高温!真是太棒了!
近日,山东滕州一新郎去接亲,接到新娘后与接亲队伍8 人被困电梯,现场一度十分尴尬。多亏了消防员及时赶到,确保了婚礼按原定计划进行。
近日,湖北竹山县一居民家厨房着火,燃烧着熊熊大火的煤气罐阀门被烧化,竹山消防中队两位消防官兵接力拎着煤气罐冲下了7 楼。点赞勇敢的消防兵!
近日,美国一名13 岁的少年看到家里有只虫子,于是掏出打火机想要放火灭虫。不想不慎将整栋公寓都引燃,造成至少30 万美元的经济损失。真是个“熊孩子”!
近日,浙江温州,一女子过马路时翻越隔离护栏,不料身体失衡,头卡进栏杆缝中。女子多番努力仍无法拔出,周围群众报警。消防员到场后剪断栏杆将其救出。
一张小小的地铁车票,一段短短的温馨提示,一趟特殊的地铁专列,满含着“全民消防我代言”数十位代言人对消防工作的关注和期待。11 月1 日,上海市“119”消防宣传月暨上海地铁消防专列启动仪式在地铁人民广场站隆重举行。
仪式活动上,上海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市公安局副局长俞烈,上海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市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张兴辉,申通集团董事长俞光耀,上海市公安局轨道交通总队总队长曹声伟共同启动上海地铁消防专列和消防宣传月活动。
张兴辉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指出,党的十九大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消防工作指明了方向。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从推动消防责任制落实、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依法治火水平、强化消防宣传教育等方面开拓进取,努力提升城市消防安全综合实力,更好地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防安全需要。
申通集团副总裁邵伟中、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防火监督部部长谈迅为第四套百万份消防地铁常乘票发行揭幕。
为全面发动社会各界关注消防、参与消防,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公安部消防局决定,在2017 年“119”消防宣传月期间,开展“全民消防我代言”大型公益行动。经公开招募和各行业推选,上海共有28 位(组)代言人最终入选,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从社区工作者到幼儿园小朋友,共同传递“关注消防,平安你我”的活动主题。地铁第四套百万份消防宣传票和消防专列由全国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全民消防我代言”活动所选出的多名代言人进行代言,旨在进一步浓厚地铁消防宣传氛围,提升广大市民乘客消防安全意识,夯实上海轨道交通火灾防控基础,创造一个更和谐的轨道交通乘坐消防安全环境。
来自市公安局、市公安消防总队、申通集团、市公安局轨道交通总队相关人员、“全民消防我代言”部分代言人、市民乘客代表等共80 余人参加了仪式活动。仪式开始之前,市公安局轨交总队派出所消防专管民警会同广场警务区在人民广场换乘站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其间还通过发放“119”消防宣传手册、纪念品,接受群众咨询,达到宣传消防安全的预期目标。
地铁消防安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此次活动上启动的地铁消防专列是继1 号线19 号列车、11 号线9 号列车后上海轨道交通第三趟消防宣传专列,由2 号线65 号列车整车打造,车辆外包、车内拉手、车门贴、横幅广告以及海报等部位均进行了消防代言人和代言标语的包装。
据悉,自2014 年起,上海轨道交通已经连续4 年印制并投入使用100 万份地铁消防宣传常乘票,此次揭幕的第四套地铁消防宣传常乘票共5 种,主题分别为: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4 个代言人的代言宣传。
11 月17 日上午,上海东方渔人码头建筑群中的一幢高楼四周腾起滚滚浓烟,楼内逃生人员的呼喊声此起彼伏。旋即,公安、供水、供电等多支应急救援专业队伍、200 余名队员和30 余辆抢险救援车辆赶到现场,救援与灭火战斗同时展开。
这是“119”消防宣传月主会场活动暨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综合演练中惊险又精彩的一幕。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陈寅等领导出席并观看了演练。演练结束后,市政府召开全市冬春火灾防控动员部署工作会议,动员全市各部门采取强有力措施,瞄准靶心防大火,夯实基础控小火,全力抓好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确保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这次演练模拟了高层楼宇第13 层一处装修施工场地突发电器短路起火,引燃装修材料的场景。装修工人没有采取任何灭火措施,就匆忙逃离。因施工原因,楼内的消防泵处于手动状态,喷淋未及时启动,烟雾触发了烟感报警器,消防控制中心联动设备报警。工作人员尝试使用灭火器灭火,却因为火势蔓延无法灭火。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员立即手动开启大楼固定消防设施,拨打119 报警,启动火灾应急预案,指令微型消防站出动,将消防电梯降至首层,同时,打开消防广播和疏散通道门禁,通知楼内人员尽快撤离。伴随着滚滚浓烟,楼内人员慌乱无序地逃离。与此同时,消防部门一次性调集5 辆举高车、8 辆压缩空气泡沫车、4 辆高层供水车、2 辆抢险救援车、6 辆大功率水罐车以及高层专业队等优势兵力赶赴现场。市应急联动中心调集公安、医疗、供电、绿化等联动力量到场协同处置。消防指挥中心与微型消防站保持不间断通信,了解灾情发展态势,指导微型消防站做好初期处置和人员疏散工作。多路出动的消防救援力量正快速赶赴现场。指挥员通过指挥信息终端,查看灭火作战预案,掌握周边道路、水源情况。此时,为防止人流对造成相互踩踏,工作人员手持发光指挥棒引导人流沿一侧疏散,最大限度创造人员逃生条件。这时,现场火势开始向上蔓延,烟雾越来越浓,火势突破外窗直接威胁14 层。
大楼外,消防作战力量已经到达到场。行驶在第一位的是90 米曲臂登高平台车,这种型号的消防车在上海只此一辆。
大楼工作人员立即上前接应,第一时间向消防指挥员报告灾情。
指挥员下达战斗展开命令,1 个战斗小组进入消防控制室进行侦察,1 个战斗小组乘坐消防电梯登高实施内部侦察, 1 个战斗小组连接水泵接合器补水。随后,第一侦察小组已经到达消防控制室,了解固定设施启用、火势蔓延及人员疏散情况。内部侦察小组乘坐消防电梯抵达着火层下层,建立分水阵地。根据侦察信息,在大楼阳台、室内通道和避难层均有人员被困待救。此刻消防队员正组织攻坚组进行内攻搜救并使用无人机、举高车、救援气垫展开救援。消防无人侦察机正在进行高空侦察,通过无人机的扬声器喊话依稀能听到消防人员正在稳定被困人员情绪,提示不要跳楼。楼外,两辆举高消防车正在进行举升作业,由于周边树木高度影响作业,指挥员下令园林绿化部门紧急锯断行道树,为灭火救援开辟通道。此时内攻力量已经到达13 层着火层,搜救组在12 层发现2 名受伤的被困人员,立即通过担架实施转移,移交医疗救护力量。他们现场判断伤员伤情,开展院前急救,并根据受伤类型和伤情程度,确定候送次序和送达的相关医院。
大楼内,内攻队员正在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火场行动安全。据侦察信息反馈,被困人员主要集中在着火层,内攻搜救小组通过单兵热成像仪在13 层烟雾弥漫的走廊内发现2 名晕倒的被困人员,紧急实施救助。与此同时,多个搜救小组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区域和行动路线,多路、多向进入充烟区域同时展开搜救行动。为减小浓烟对被困人员的侵害,赢取救援时间,指挥员决定利用无人机快速运送防毒面具,进行定点投放,为被困人员提供呼吸保护。在13 层着火层,内部沿楼梯蜿蜒敷设的移动供水线路已经建立完成,多支水枪同时出水,全力打击着火层火势。水柱在空中相互交错,可火势仍有向上蔓延趋势,急需增加灭火供水强度。指挥员下令,沿大楼东、南侧两侧外墙,增设垂直移动供水线路。这时在大楼外,无人机正在爬升,接近目标位置。消防员用无线遥控机载抛投器投放防毒面具。此时,另一组搜救队员正前往避难层,安抚被困人员情绪,组织有序疏散。随着外部移动供水线路的建立完成,着火层上层设防力量全部部署到位,水枪全部出水,火势得到初步控制。由于建筑夹角处火势隐蔽,水枪及举高车射流无法扑灭,需要无人机进行高空灭火。
当灭火无人机升空,靠近目标位置,能看见一片雪景,那是灭火无人机正在喷射干粉进行灭火。火势渐渐被控制,避难层10 名被困人员已经安全疏散到地面。此时,大楼内被困人员已经全部疏散、救助完毕,消防救援力量在大楼内外发起全面总攻。水枪、水炮以及举高车已经全部出水,强大密集的射流在着火楼层区域形成了强有力的攻势。如此一来,大楼内、外部火势已经全部熄灭。东方渔人码头高层建筑火灾得到成功处置。
此次演练有效检验了各级政府机构、相关联动单位应急队伍建设成效,进一步深化了城市综合应急联动响应机制,提升了高层建筑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