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法律救济“地久天长”

0 min read
张鑫烨/文

笔者在三月中旬陪妈妈去电影院看了场获奖电影《地久天长》,在叹服男女主角精湛演技的同时,对剧情本身,却实在是无法恭维。也许笔者应该用比较委婉的说法,但是实在是很难理解或认同。这并不是对那个时代的不了解,而是基于对道德和法律原理的认识。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他们都在哪里?

让我们从故事本身说起。

这个故事,可以简单地梳理一下:一位名叫沈浩的未成年人在明知他的小伙伴刘星不会游泳、害怕去水库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了言语刺激或儿童的戏谑,如“你是胆小鬼”“不下水,以后就不带你玩了”“你走开,不要拉着我”等,实施了一个表述为“推”的动作,最终导致刘星溺水身亡。另外,从沈浩的父母多次提醒过沈浩“水库危险,不要带刘星去玩水”的情节可以推测,沈浩是明确知道水库存在溺水风险的。

发生了事故后呢?两家人20多年不往来了,法律追责的缺失、道德(最基本的当面的赔礼道歉)的缺位让人无法理解。

很多人都说,孩子不是故意的,又是未成年人,不能追究什么刑事责任。的确,但是就因为不追究刑事责任,就可以因为“无法面对”当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了?自己内疚、内心折磨自己,就足够了?肯定远远不够。这是从道德的角度出发的。

所谓的道德,也起到了调整社会、调控人们行为的作用,它调控人们的行为主要包括“涉己行为”和“涉他行为”。“涉己行为”可以通俗地称为自省,比如自己良心过不去、过不了自己这道坎;“涉他行为”是对他人的,比如不对他人做违背道德的事情,不给孕妇让座、插队加塞等。做了错事就要认错,并尽可能的弥补过错,这就是“涉他行为”,“涉己行为”是可以内疚、自责等。回到这个故事,观众通过“上帝视角”,看到了沈浩和他父母“涉己”的行为,比如内疚了一辈子。但看不到“涉他”的行为,对当事人来说,他们没有“上帝视角”,也就是事发后,两家人不往来了,他们不知道对方的“涉己”,也没有感受到对方的“涉他”行为,什么都没有表示,连孩子都没有当面来道歉,这是正常的吗?也不是某些评论所谓的什么中国人的宽容。

上述这些其实都是道德问题,既然道德缺失,那么法律就是最后救济的方法。

未成年人犯错,监护人担责

令人遗憾的是类似的案例真的发生过。孩童之间的玩耍酿成了一场三家人的悲剧。

案例:2009年,从重庆前往广州打工的黄姓夫妇的年仅4岁的女儿黄欣在小伙伴的家中与另外两位孩子玩耍时,被火烧死。据调查,黄欣与两个小伙伴在阁楼玩耍时,其中一个小伙伴点火烧糖纸,引燃可燃物致使房屋发生火灾。火灾发生时,房屋内除了3个小孩并无其他人。火灾发生后,两个小伙伴下了阁楼离开了着火处,而黄欣由于年龄小,无法下阁楼,被困住。待一个小伙伴告知其父母后,其父报警,民警赶到现场发现火灾房屋内没有消防设施,无法救火,遂等待消防人员支援。待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扑灭大火,黄欣已被当场烧死。

事发后,广州市消防局作出的《火灾责任认定书》认定其中一名孩子在玩火过程中引燃可燃物致火灾发生,该名孩子对该起火灾事故应负直接责任。事发后,受害者家属将两个孩子的家长告上了法庭,提出应由该名孩子的父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换位思考下,那位孩子的父母肯定不愿承认自己的孩子伤害甚至间接害死了其他人,他们提出了一个理由:“火灾的房屋没有任何消防设施,致使火灾发生后,无法对火灾进行紧急消防处理,致使黄欣无法及时得到救援,因此物业公司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这真有可能,物业公司作为业主委托管理小区的机构,比如任由楼宇消防通道阻塞、楼道内堆积的易燃物较多,结果引发了火灾。那么物业失责,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赔偿。

根据《消防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当然,物业如果能够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的证据如日常消防设施维护、安全巡查等记录,消防安全管理台账、应急预案等,其实也就说明它是尽到了安全管理责任的。

这个案例中,法院调查发现,物业公司定期派人进行安全巡查,而当发现问题时,也对房屋进行了维修,同时房东亦同去维修。并表示“本次火灾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不是涉案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或缺乏消防器具,而是三名小孩的父母对自己小孩疏于监管、照顾,小孩玩火引燃房屋所致”。这也就排除了物业公司的责任。

因果关系:有加害、有损害,要归责

很多读者会问,既然涉事房屋没有必要的消防设备,比如消火栓,可能会延误消防队员的救援,为何还是认为物业或者房管部门没有责任?这就涉及到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就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来看,这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实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用上述的案例而言,是谁引起黄欣死亡的,是火灾,火灾是谁引起的?是因为楼宇之中没有消防设施导致黄欣死亡的吗?不是吧,所以物业在这个案例中与孩子的死亡并没有因果关系。

再从侵权法的因果关系看,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所具有的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若加害行为与损害间无因果关系,则侵权责任不成立。假设这个案例,三个孩子在楼道内玩火,突然楼道内堆放的物品倾倒砸死了其中一个孩子,孩子玩的火又烧了起来。此时,玩火与死亡并没有因果关系。如果因为物品倾倒砸中了孩子,致使孩子被烧死,那就是物品堆放的人与孩子的监护人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了。因为他们与孩子的死亡是有条件关系的,是可能成立因果关系的。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很清楚这个案例的最终结果了,两个家庭的父母分别支付受害者父母一定比例的经济赔偿。当然,金钱是无法弥补父母失去孩子的伤痛的,但既然道德、宗教等都无法宽慰或调整这样的矛盾,法律作出的经济赔偿的判决也算是对受害者家属最后的宽慰。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