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了自己的车,怎么就犯罪了?

0 min read
张鑫烨/文

改革开放四十年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购物能力的飞速增长,买买买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买来的东西不喜欢,扔了也无妨?不不不!随意丢弃内含化学品的日常用品,可能污染环境,随意处置,比如焚烧废弃物,还可能涉嫌犯罪。近期就有一起烧自己的车,却涉嫌放火罪的案例。

10月11日晚,重庆市大足区某商圈外一辆银灰色的面包车燃起大火,旁边站着一名白衣男子,既不允许周围的人靠近,也不允许商圈的保安前去灭火,嘴里嘟囔着:“我烧自家的车,不关你们的事。”原来,事情的起因是白衣男子李某喝了酒,让妻子去停车,但是妻子发现小区里已经没有车位了,便想停在小区外的大街上,李某借着酒劲,硬是不愿意,就上演了一出不按我的意思停车,就烧了车的戏码。小区保安拨打了报警电话,又通知同事拿来灭火器想去灭火,但李某坚决不允许灭火。不一会儿,车内火势便大了起来,时不时发出爆裂声响,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随后赶来的警察将李某控制。

放火,独立的罪名

古语一直将杀人放火连在一起说,足见这两种行为的危害是极大的,自古就被认定为一种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规定,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此处的危害公共安全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并不是一个概念。放火的行为是要危害了公共安全,那烧自己的车呢?这其实不论物权,无论谁的东西,烧得是不是有危害才是关键。对于放火行为是否入刑,还是要取决于这个行为是否危害了公共安全。如果一个人在不危害他人财产安全的情况下,烧毁自己的财物,结果不会引起时间上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的,并不构成犯罪。比如,清明节在家祭拜先人烧点锡箔,或者农村里烧麦秸等。但是,即使一个人烧毁的是自己的财物,结果却引起了火灾,危害了公共安全,那仍然构成了放火罪。

为何本案例中,李某的行为并没有烧毁周围的物品,还是涉嫌违反放火罪呢?可能是他是在大街上烧毁车辆,没有任何遮挡或防护,周围有行人、车辆和商店。换句话说周围都是易燃物,一点着火,很可能殃及无辜。而且车辆内有汽油,可能引发更大的事故。

可见,放火烧自己的车并不是正常处置自己财物的简单行为,甚至会对公共安全造成侵害。进一步思考,什么行为会触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这个罪名呢?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刑法》中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特别强调了该罪是指故意使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为了排除已在刑法中有单独的罪名,如放火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爆炸罪等的犯罪行为。这也是从惩治犯罪的角度来说,如果笼统的用这一条罪来涵盖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并不合适。

从量刑的角度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时候,仅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最高可以判处死刑;而放火罪则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适用于第114条,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适用第115条,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死刑。相比较而言,以危害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更严重。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只有行为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采用的危险方法与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险物质的危险性相当且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构成该罪,比如前段时间发生在衡阳的故意开车撞击行人等行为。

至于自焚,根据2001年的司法解释《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邪教组织人员以自焚、自爆或者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规定定罪处罚。此处注意是邪教组织人员,如果是纯粹个人行为,那还是不适用的。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