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教育真有趣

钟韵瑶/ 编辑

在此文开篇,先来回忆一个新闻。今年4 月初,美国一名小男孩正在睡梦中突然被浴室传来的巨响惊醒,进去发现妈妈晕倒在浴缸里。小男孩并没有哭泣或是手忙脚乱而是决定出去求救,出门前,他还带上两个月大的妹妹。
小男孩向邻居求助,在大人的帮助下拨打了911。有惊无险的是小男孩的妈妈只是因为癫痫发作,幸好救援及时没误了性命。因为小男孩的冷静和处理得当,消防局授予了他“优秀消防员”称号。
小男孩的故事虽说偶然,却也反映出了他的应急救援知识。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学生安全教育,有一整套教育体系,形成了不少的成熟做法。其中,消防教育的占比不可小觑。

美国:发现打火机向家长报告

美国的安全教育经历了“从伤痛中成长的过程”,上世纪80 年代末到90 年代前期,美国学龄前儿童的火灾死亡数居高不下,1989 年至1993 年的数据表明,儿童火灾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玩火,其中75% 是使用火柴和打火机,其次是供暖设备。
找到问题后,美国对症下药地制定了几项措施。第一项是制定法规,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在1994 年颁布法规,要求一切普通及新奇香烟打火机必须是“防幼儿使用型”,让4 岁半以下的孩子不能玩它们。所有的儿童被教育,看到火柴、打火机要向家长报告,同时要求家长把火柴打火机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这也是美国倡导的“不用恐怖教育,慎用否定法教育”,儿童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与其禁止他们碰触,不如鼓励他们告诉父母,这样既能避免危险,又能让儿童有小小的成就感。
此外,美国消防界还提出了包括课程简短,尽可能采取游戏、情景表演的形式在内的教育原则,在寓教于乐中让孩子们掌握消防知识和技能。在消防界的推动下,美国学龄前儿童的火灾死亡率大幅下降。

英国:消防教员按年龄段施教

英国对消防事业的投资不遗余力,对青少年的消防教育按年龄段施教。伦敦消防部门从社会聘请专职教师从事学校消防教育,专职教师必须每周到学校给7 至11 岁的学生讲课。为了确保这项工作落实,2003 年伦敦将少儿消防安全教育列入法律条文。
爱丁堡市的消防教员每年都与当地的教育部门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并纳入学校教学大纲,按学生年龄段划分,5 至11 岁的学生为一个教育层,讲授报警和逃生知识;12 至17 岁的学生以防火、火灾危害性、人身安全及火灾逃生知识为主。教育方式采用消防卡通画、少儿趣味答题、看图找错、消防家庭作业,与家长同答题等。

德国:体验式教学在欢乐中学习

德国幼儿教育家霍夫教授说,德国幼儿园不强制进行读、写、算等基础知识教学,而是代之以“教学活动”,通过一个个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孩子感受、体验并学会各种知识,锻炼各种能力,包括走进消防局一起学习灭火知识、火场防护常识。到了一年级,学校消防教育课程会讲解一些简单的救火知识,例如让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在黑板上写下材料名称,对易燃材料进行介绍,同时借助幻灯投影进行图解。
消防安全教育不仅限于给孩子们上课或组队参观,还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在儿童公园设置移动消防屋和消防车。
消防屋内模拟居民房屋火灾,屋内除了烧焦的木炭外,还有专门的宣传教育资料,孩子们可以在玩耍过程中接受消防常识教育。在消防车上,孩子们可以尝试穿消防服和使用消防水枪,体验消防员的工作,通过情景式体验,学习如何打电话报警,如何应对火警。

加拿大:渗透学科的教育计划

1993 年起,加拿大防火部门与加拿大儿童保护基金会合作,将美国国家消防协会(NFPA)的预防烧伤计划(LNTB)引入加拿大。在加拿大消防界的支持下,全国各地小学所有年级都开设消防安全课程,小学生入学的第一堂课,教的就是火灾时该向何处逃生。在纽芬兰省和拉布拉多,预防烧伤计划(LNTB)扩展到所有的幼儿园至小学二年级的儿童。进入高年级后,也有相应的课程讲授防火和逃生知识。
加拿大还有一个名为“学校消防教育计划”的课程教育,制定者为安大略省伯林顿镇的课程研制员汤姆·戴克。这是一个一揽子的课程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把防火安全与学校里的每一门课——美术、数学、语文、历史和几何联系起来。例如数学课致力于“热数学”,历史课学习灭火的发展史,几何课则学习城市的形状、大小与相应的防火、灭火能力的关系。汤姆希望通过在原有的防火安全计划中补充、扩展知识,提高学生对火灾及其后果的认识,让加拿大所有的学生都能从学习中有所收获,并向家人宣传。

法国:先培训后发证

法国的青少年消防教育由各省的灾害救援培训中心和灾害救授中心负责,各个灾害救援中心的官员担任教官。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4 至16 岁,主要学习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及消防常识,学习时间为每星期三和六,一般为两年;第二阶段是17 至19 岁,主要学习各种抢险救援知识和消防法律、法规及条例,还接受一定量的实际救援训练,学习时间也是两年,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后发给结业证书,可作为加入志愿消防员的依据。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