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森林”里的“啄木鸟”
上海音速青年服务中心的消防志愿服务之路

丁 雨/ 文

“安全不是别人给予的,安全首先是自身营造的”

“我们是志愿者。”他们被问时会这样解释。
但他们又不是普通的志愿者。
这个名叫“音速”的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原是一个军事爱好者的俱乐部。如今,是上海第一支民间应急支援队。成员们各自的“主业”五花八门,“副业”是关注城市安全运行。

“音速”参与2017年世界献血者日活动。

在他们的机构介绍中,是这样表述的:上海音速青年志愿服务中心(Shanghai sonic youth volunteer service center)是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上海市消防局等指导下的民非社区综合减灾机构,是由一大批专业背景和专业资质的充满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的青年人组成的社会组织。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110、119、120 到来之前,减少危害发生的可能。”音速青年服务中心负责人严洪这样对我们说。
“我发现很多大型活动需要安保人员,可是安保公司的费用太高,专职人员太少,这还有社区人员的培训等等,政府根本忙不过来。”于是,严洪成立上海音速青年志愿服务中心。“有很多事情,很杂且繁多,政府忙不过来,我们民非组织应该挺身而出,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直到2010 年那场大火,震撼了严洪,让他认识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大部分普通人在遇见火灾时根本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于是,严洪开始将“音速”工作的重心转向了消防保障方面。
严洪多次领着居民在小区里做风险评估的巡查,他们见到群租房私拉电线,消防通道的堆物积满灰尘,打开楼道里的消防设备箱,里面的灭火器却不见踪迹……问到解决办法,有人下意识就说,这得找管理部门。
严洪就问:“那大家说,如果遇到小偷偷你的钱包,你是让他偷,然后打110,还是先管好自己的包?”
“那当然是管好包啦,不然打110 哪来得及?”
“对呀!”严洪说,“安全不是别人给予的,安全首先是自身营造的。你要对身边的风险有认知,才能规避风险。我们主动发现小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解决建议,可以有效避免这些小问题发展为大问题。”

“希望教会更多的人规避危险”

一个健康的社会,必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自身的作用不可小觑。不少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志愿者在应急力量中的作用:在澳大利亚,18 岁以上志愿者占全国同龄人口的比例达到近40%;美国13 岁以上人口中平均每两人就有一人是志愿者。美国不少居民都参加过免费的应急培训项目,居民在社区接受10 周密集培训后通过考核,就可成为“社区紧急应对小组”志愿者,进入社区的专业急救人才库,一旦社区有灾情出现,可迅速发挥作用。
我国也建立了 “一、三、五、十”灭火应急救援响应机制,就是要做到现场点对点监护人员对发生的问题在一分钟内进行处置,场馆巡查及驻勤人员在三分钟内到场处置,辖区力量或流动执勤力量五分钟到场,现场力量无法满足作战需要时,增援力量十分钟内到场处置。五分钟,说时迟,那时快,可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在专业人员赶到之前,又该如何自救呢?
严洪在某区一次消防安全讲座上,向场下200 多位社区安全人员做调查:“有多少人实际操作过灭火器?”连问3 次,才有两位举起了手。问起灭火器的使用,大家都很了解,“不就是除掉铅封,拔掉保险销,在距火焰两米的地方,压下压把,拿着喷管喷射干粉覆盖燃烧区嘛!”可是,在后来的演练当中,大家手忙脚乱,能打开灭火器的人寥寥无几,好不容易成功打开灭火器的人,却因为没有正确使用,一瓶喷完,火也没能灭掉。严洪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在火灾真正发生的时候,越紧张,越容易错。这就是要全真演练的原因。”
“音速”刚成立的时候,有一次,大楼里的一户居民家油锅着了,窗口冒着黑烟,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着火了!可是,当时大家都惊慌失措,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如今,成员们经过反复的演练,再遇见这样的事情,大家都井然有序,一拨人先去组织人员紧急疏散,保证楼上的人先疏散,一拨人协助保安查找着火原因……现在,“音速”里有50 个教官,400 个志愿人员。教官负责在社区开展消防知识的培训,以及各种演练,成为真正有救援能力的人员;志愿者负责协助教官工作,以及一些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这些成员中有公司白领、退休工人、大学生等等。

“希望能将危险的种子扼杀在萌芽状态”

经过多年对学校、社区、商业大厦的消防演练,严洪发现社区是较薄弱的地方。老百姓对消防知识不了解、居委会的不理解等等,造成了明明最需要保障安全的地方,却不那么安全。
有些社区即使配备了设备,但居民往往不会使用这些消防器械,消防安全意识普遍缺乏,消防专业人员短缺。所以,对社区进行专门的消防演练、对居民进行消防知识普及相当重要。
“火灾发生了,每个人该去干什么?谁去报警,谁去拿装备,谁去组织人员撤离,包括社区的特殊人群,聋哑人、卧病在床的人、老人谁去帮助。这就需要一份很完整的预案,所有信息要精准定位。我们要做的就是完善预案,将预案发挥到最好。”严洪说。
“如果在学校给你们规定的逃生路线上正好着火了,你们还会不会走那条路?”严洪每次去学校总会给孩子们这样一个假设,“我们的消防演练没有紧张感,大多走过场。火灾不可能按你预演的样子发生,不可能按你规定的逃生路线走。”
在今年的地震演练中,严洪发现很多孩子的手势都不标准,将口鼻捂得严严实实的,这样怎么呼吸呢?正确的姿势,不仅要能阻挡部分烟雾对自己口鼻的伤害,同时,也要留出空隙给自己呼吸。严洪和孩子们说:“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安全课很重要,现实不是打游戏,不可能死了一次又一次,你还可以满血复活。”
在“音速”办公室的墙上,整整一面都是各类奖状。
“全国119 消防奖先进集体”“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热心消防事业先进集体”……创办人严洪还被评为“优秀社区消防宣传大使”。从一个纯爱好的军事俱乐部,到一个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音速”的几次转型都相当成功。团队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壮大起来,从军事俱乐部转变为青年志愿服务中心。
不仅仅是要应对大型活动,还要关注城市的安全运行。
“音速”目前大多数的活动,依然是义务的志愿行为。
一年要组织上百场演习。每次演习,都是动真格。先上课讲解,然后体验,最终实战演练,一年消耗灭火器1400 多个、钢化玻璃约800 多片……
“灾难发生时,总会有很多英雄的出现,但我们不要当这样的英雄,我们要将一些危险的种子扼杀在萌芽状态。”有些地方人手紧缺时,一个电话打来“支援一下吧”,严洪几乎从不会拒绝。
对“音速”来说,严洪的心愿是“有更多人知道,有更多人认同,有更多人参与”。对于我们来说,“音速”就像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森林”里的“啄木鸟”,时刻关注着城市的安全,为城市的健康默默地做着贡献。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